分享

靶点精准,皮下给药,地舒单抗为骨转移患者带来暖心一剂

 qiangqddx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

骨是多种恶性实体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一旦发生骨转移,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困扰着患者的生活。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是临床上非常关注的课题。相比于传统的骨改良药物双膦酸盐,精准靶向RANKL的地舒单抗,具有疗效更优、安全性更佳的优势。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形下,地舒单抗皮下给药的便捷治疗方式,使得患者无需再住院治疗,在就诊困难重重的当下,为广大肿瘤患者暖心一剂。

减轻骨转移症状,有望改善晚期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带来了恶性肿瘤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让晚期肿瘤“慢病化”, 患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骨是多种恶性实体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会引起严重的骨疼痛、病理性骨折(包括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等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如何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上非常关注的课题。

图片

图1. 骨相关事件(SREs)是实体瘤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1-4]

长久以来,以唑来膦酸为代表的双膦酸盐是骨转移的标准治疗药物。既往,临床常使用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联合抗肿瘤治疗来预防或延迟SREs的发生。但唑来膦酸作为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清除主要经肾脏排泄,长期使用对肾脏负担较大,会损害肾功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因此,使唑来膦酸的使用范围和长期应用受到了限制。为进一步优化骨转移治疗,临床上亟需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的骨改良药物。

精准治疗靶点,地舒单抗为晚期

患者带来多维度获益

地舒单抗是第一个精准靶向RANKL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比较独特,通过高亲和性、特异性的结合RANKL,阻止破骨细胞的形成、增殖、存活,减少骨质吸收,降低骨折的发生率[5]。可以说,地舒单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骨靶向药物。

一项汇总分析覆盖了3个设计相同的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5723名乳腺癌、前列腺癌、其他实体肿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数据,随机接受地舒单抗(n = 2862)或唑来膦酸(n = 2861)治疗。研究显示,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显著延迟首次SRE出现时间,中位时间分别为19.45和27.66个月,并显著降低了17%的首次SRE风险 (HR 0.83; 95%CI: 0.76-0.90) [6]。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中均推荐地舒单抗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类型晚期骨转移患者的治疗。

图片

图2. 三项研究汇总分析结果证实地舒单抗相比于唑来膦酸

可以显著延迟骨首次SRE出[6]

安全性方面,地舒单抗也显示出非常好的优势。作为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地舒单抗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7],不经过肾脏清除,不会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试验数据亦表明,肾功能对地舒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无影响,提示我们不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地舒单抗剂量调整[8]。同时,在急性期反应(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上,地舒单抗也较双膦酸盐更低[9]

皮下注射给药,地舒单抗使用方便

我们知道,唑来膦酸是采用静脉滴注,通常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与之不同,地舒单抗采用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门诊即可执行,患者治疗更方便。在目前的疫情常态下,患者就诊较为困难,地舒单抗便捷的治疗方式使得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可以说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暖心一剂。同时,地舒单抗较双膦酸盐,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更低[9],这在疫情期间尤为关键,可以减少患者因治疗不良反应带来的额外核酸检测等非常规的就医流程,大大增加了就医流畅性。

图片

总结

总体而言,地舒单抗是首个精准靶向RANKL的抑制剂,作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新选择,已经有充足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较传统抗骨转移药物双膦酸盐,效果更佳,还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10](仅限于临床前研究数据),同时安全性好、用药便捷等特点。地舒单抗皮下给药的模式,可以在门诊快速实现用药。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让患者不用在医院过多停留,使其在临床实践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Coleman RE. Cancer 1997;80:1588-94.      

2. Gralow JR, Biermann JS, Farooki A, et al.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09;7(suppl_3):S1 35.

3. Malviya A, Gerrand C. Palliat Med 2012;26:788 96.

4. Furstenberg CH, Wiedenhöfer B, Gerner JF, et al.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9;91:2404.

5. XGEVA®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last revised June 2017.       

6. Lipton A, Fizazi K, Stopeck AT, et al. Eur J Cancer 2012;48:3082-92.

7. Tabrizi MA, Tseng CM, Roskos LK. Drug Discov Today 11:81-8, 2006

8. Block GA, Bone HG, Fang L, et al. J Bone Miner Res 27:1471-9, 2012

9. Stopeck AT, Lipton A, Body J-J,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0, 28, 5132-5139.

10. de Groot AF, Appelman-Dijkstra NM, van der Burg SH, et al. Cancer Treat Rev 62:18-28, 2018

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