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 | 俄军如何打仗?——​进攻实施

 hercules028 2022-05-10 发布于四川省

●编译/wilson

●取材/俄营连战斗条令


按照上级的信号,对防御之敌的进攻以实施进攻火力准备开始。

进攻前,在己方地雷场中开辟通路。在形势条件有利时,彻底解除己方地雷场。通常,在进攻火力准备过程中在敌前沿前工程障碍中开辟通路。此时,装备了扫雷器的坦克和步战车冲击时,在敌地雷场中开辟的通路按每个冲击的连队1-2条计算,为没有扫雷器的装备沿通路通过。在其余情况下,为每个冲击的排开辟一条通路。

在进攻火力准备过程中,没有按照上级计划参与完成射击任务的营火器。消灭发现的敌火器,首先是在前沿和浅近纵深的反坦克火器和装甲目标。

营(连)长观察射击结果,对分队和火器部署消灭幸存的和新出现的敌目标的补充任务,检查在工程障碍中开辟通路、配属(协同)的坦克推进的及时性,并向上级报告冲击准备情况。

配备滚轮式扫雷器的坦克以旅(团)长规定的序列进至指定位置。

处于与敌直接接触的分队使用自己的火力消灭和压制敌在第一道阵地支撑点的火器和有生力量。当敌实施反准备时,所有人员除了观察员和值班火器组,按指挥员的指令在堑壕和其它掩体中隐蔽。

在从纵深行进间进攻时,分队在规定的时间或按上级信号从初始地区开始行进。行进以最大速度进行。第一梯队营(连)通常与配属的加强火器一起行进。随着对敌防御的接近,他们依次展开成战前队形,并继续以最大容许速度向转入攻击线行进。

搭乘汽车行进的摩步分队和向坦克载员登车地点前出的坦克分队停下来,摩步兵迅速转乘坦克。此后,坦克及其载员继续向转入攻击线行进,而摩步连汽车在规定的集结地点集结。

侦察机构,如果他们预先没有前进去侦察在前沿的敌人,则在营纵队前方行进,并侦察行进路线。到达己方部队前沿后,他们组织对敌侦察。

榴弹发射器分队和反坦克分队,如果他们在进攻火力准备期间没有参与消灭敌人的话,与营第二梯队(预备队)在到达展开成连纵队地线前在第一梯队连后行进。

掩护营的高射分队通常沿营纵队分散行进,行进间或短停以火力抗击敌空袭武器的打击。

当向转入冲击线行进时,应严格遵守指挥员规定的对敌高精度武器的防护措施,其中包括灯火管制、声音管制和无线电伪装措施。

在敌人实施密集火力打击的情况下,当向转入冲击线行进时,保持战斗力的分队迅速从杀伤地区撤出,并继续维持赋予的任务。

为替换战斗力损失的分队,营长使用第二梯队(预备队)。

敌使用远程布雷工具布设的地雷场,沿上级运动保障队或营排障组和连非建制的排雷组开辟的通路通过,当敌人运用燃烧武器时,分队迅速从纵火地区撤出,扑灭在武器装备上的火源,继续完成赋予的任务。

在进攻火力准备期间,从与敌直接接触的位置(从待机地区,从阵地上)转入进攻的坦克分队,按照上级的信号行进,为转入冲击而展开成战斗队形。在坦克后边行进的是与其在待机阵地一起部署的第一梯队摩步分队的步战车(装甲输送车)。

摩步分队所有人员当以徒步队形冲击时,随着坦克的接近,准备从堑壕(战壕)中撤出。连长下达口令“准备冲击”,当坦克经过初始阵地时——“冲击前进!”,所有人员从堑壕(战壕)中跳出,紧跟坦克向敌冲击。此时,摩步兵要尽可能地靠近坦克前进,不给敌人机会隔断自己和坦克,并掩护坦克免受敌反坦克火器的火力打击。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向自己的分队行进,并紧跟他们后边进攻,或直接在战斗队形内,从一个掩蔽处向另一个隐蔽处前进,并用火力支援坦克和摩步兵冲击。

当搭乘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冲击时,处于与敌直接接触的摩步分队,人员在进攻火力准备期间登上步战车(装甲输送车)。

此时,部署在自己分队后面的步战车(装甲输送车),按营(连)长的指令(信号)隐蔽地向自己的分队靠近,利用地形褶皱,停车,以便人员登车。所有人员按自己指挥员的口令实施登车,并准备射击。随着坦克进至第一梯队摩步连(第一道堑壕),转入冲击。

随着冲击开始,炮兵转为对进攻分队的火力支援。实施直瞄射击的火炮,反坦克导弹系统,榴弹发射器和步战车(装甲输送车)继续以火力消灭在己方分队之间的间隙和来自两翼的幸存的和新出现的敌目标。

坦克和步战车通常在扫雷具的协助下自行通过地雷场,而没有扫雷具的坦克和步战车——沿开辟的通路通过,以徒步队形行动的摩步分队使用人员——紧随坦克后,沿坦克车辙和沿通路通过。

如果摩步分队搭乘配备扫雷具的步战车冲击,那么坦克和步战车不用收拢战斗队形而克服敌地雷场。

敌使用远程布雷工具在进攻部队前面布设的地雷场,绕过或沿工兵分队、配备悬挂设备的坦克(步战车)或营排障组(连排雷组)开辟的通路以连或排纵队(班成一线)形式通过,尔后展开成战斗队形。

在此情况下,独立的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和坦克向由摩步班(坦克车组)利用制式便携的排雷套装和其他方法排雷而开辟的通路的出口前进。

坦克和摩步分队在炮兵火力以及营反坦克分队和榴弹发射器分队(连反坦克班)掩护下克服地雷场。

冲击在第一梯队营在规定的时间以战斗队形到达转入冲击线时开始。

当冲击分队向己方炮弹和地雷(榴弹)爆炸的安全距离线接近时,炮兵(榴弹发射器手)按团(营)长的口令(信号)向下一条地线转移射击。

合成分队在规定的时间(“Ч”)准时向敌前沿突破,消灭其有生力量和火器,夺占支撑点,并迅速向纵深推进。

使用炮兵火力和航空兵打击不间断地支援冲击。冲击要迅猛、高速、不停地实施。冲击开始时,建制和配属的炮兵不间断地压制和消灭阻碍坦克分队和摩步分队进攻的敌人,按营长的指令(信号)或自行向新出现的目标特别是反坦克目标转移火力,以保障对进攻部队不间断的火力支援。当对进攻部队实施炮兵支援时,使用逐次集中射击、密集火力和对单个目标射击的方法,火力召唤和转移的指令,除了对进攻部队火力支援开始的指令外,可由营长下达。

进攻开始时,营(连)长:观察分队战斗的结果,评估和预测形势发展,指挥火力,保障分队及时、有组织地投入战斗;明确并采取措施第一梯队力量,必要时,确认分队的战斗任务,保持协同、对战斗的全面保障和指挥。

当旅(团)进攻时,在营(连)整个地带,利用火力毁伤结果、敌防御中的裂隙和缺口,分队实施机动,并立刻向防御纵深渗透。消灭留在进攻部队后方支撑点、反抗枢纽的敌人,由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或指定分队实施。

没有在突破地段行动的营,在进攻火力准备期间,根据坦克分队的行进,用所有武器来加强火力和压制支撑点上的敌人。

当发现敌部分兵力移动以及撤退时,营的分队从占领的阵地,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按上级信号或自行攻击在战线狭窄地段上的敌人,消灭与突破地段毗连的支撑点上的敌人,并与旅(团)主力协同向纵深发展进攻。当敌人坚守防御前沿时,营第二梯队(预备队)通过突破地段实施机动,利用在此地段行动的分队的战果,向防御之敌的一侧和后方实施打击,并与从正面行动的营第一梯队协同,扩大突破地段,并向纵深发展进攻。

如果立刻向防御突破不顺利,敌人顽强抵抗时,营以从正面的分队行动杀伤防御之敌,分出分队通过间隙实施机动和在防御中实施爆破。然后,实施从正面和翼侧的联合冲击歼灭敌人,并向纵深发展进攻。

在战斗过程中,在第一梯队连(排)完成后续任务(夺占攻击目标)前,营(连)长在侦察机构情报的基础上部署新的战斗任务。它们通常与原来的任务纵深一致。部署任务应这样完成,随着向后续支撑点的前进,所有的分队指挥员和所有人员知道赋予的任务。部署任务应从立即继续行动的分队开始。营指挥和司令部军官参与传达任务,在连队——副连长参加。营(连)长亲自给完成最重要任务的分队部署任务。

随着夺占敌第一梯队连支撑点,进攻分队毫不耽搁,向两翼方向和纵深发展突破,连续消灭反抗之敌及其预备队,在最短的时限内夺占敌炮兵的发射阵地,夺取敌防御纵深内的重要地线和地区。以徒步队形攻击的摩步分队,消灭在第一梯队营防御地区之敌后,登上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坦克载员),紧随坦克继续迅猛进攻。

为了增强力量,营长将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投入战斗,必要时为其确认地线,指挥火力毁伤、它的推进和展开。

营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通常距离第一梯队分队1.5-2km,利用地形的防护和伪装特性从一条地线向另一条地线推进。

当完成当前任务时或完成任务后,它根据形势投入战斗。通常,在各连之间的间隙或从翼侧,有时以交替跃进的方式通过他们的战斗队形投入战斗。直接在投入战斗前为第二梯队确认任务,而为合成预备队部署任务。

当为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确认(部署)任务时,营长指明:在投入战斗的地线前的敌人的位置、编成和行动特点;战斗任务,投入战斗的地线及到达时间。另外,营长要指明:行动分队和上级兵器以后要完成的保障预备队投入战斗的任务;加强兵器转隶的方法;谁进行支援和其他资料。

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连(排)长,确认(定下)决心后,在行进中给各排(班、坦克)确认(部署)任务。此时,连(排)长在现地指明敌人及其火器的位置,投入战斗的地线,攻击目标和后续进攻方向,并组织协同。

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用最大速度以战前队形向投入战斗的地线推进。当接近地线时,分队展开成战斗队形,在所有兵器的火力支援下行进间对敌迅猛冲击,并完成先前部署的任务。第二梯队(预备队)在炮兵、反坦克分队和榴弹发射器分队的火力支援下投入战斗。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的行进、展开和投入战斗可用烟幕进行掩护。

随着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投入战斗,第一梯队分队在明确的方向继续进攻,部分兵力转为合成预备队。

当第一梯队分队转为第二梯队(预备队)时,营(连)长指明:撤出战斗的方法,集结地区和后续行动方法。必要时,营(连)部分兵力兵器可用来在原地支援旅(团、营)进攻分队。

为顺利发展进攻,营(连)长应:对敌侦察;使用炮兵和所有火器的火力压制阻碍分队前进的敌人的有生力量和火器;及时为分队确认战斗任务;利用敌战斗队形中的缺口和间隙向前行进,广泛实施分队和火力机动;不允许敌从占领的阵地向后续地线有组织的撤退;及时恢复第二梯队(预备队)。

为保障结合部和暴露的翼侧,预先实施:合成预备队、榴弹发射器分队和反坦克分队的机动,以及炮兵火力机动;随着向前行进的情况,逐次向有威胁方向派出战斗警戒并撤回。

从营(连)派出作为战斗警戒的分队,收到战斗任务后向指定地线行进,转入防御,准备好射击以抗击留在后方之敌可能的攻击,并防止其小组行动。以炮兵火力支援战斗警戒的行动,可能时设置障碍。根据营(连)主力和友邻的推进情况,战斗警戒按营(连)长的指令向新的地线转移。

建制和配属的炮兵按营长的指示进行转移。转移这样实施,炮兵的大部分使用自己的火力直接支援第一梯队分队的进攻。

榴弹发射器分队通常在第一梯队连战斗队形后约300m处、以及在他们之间的间隙或营的一侧行动。必要时,它直接在摩步分队战斗队形内行进。与配置在步战车(装甲输送车)上的榴弹发射器一起的分队通常在摩步分队战斗队形内行动。榴弹发射器分队使用榴弹发射器和步战车(装甲输送车)的火力从逐次占领的发射阵地上对摩步分队的攻击进行支援。

营反坦克分队通常在第一梯队的一个连后转移,准备抗敌坦克反冲击和完成营长赋予的其它任务。

连反坦克班通常在摩步排战斗队形内、在他们之间的间隙或连的一侧进攻,从逐次占领的射击阵地消灭阻碍连进攻的敌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配属给连的喷火分队在连战斗队形内进攻,按连长指令或自行实施射击。

营排障组在第一梯队分队后行进,准备在障碍中开辟通路。非建制的连排雷组,完成战斗任务后,准备在敌雷场中开辟通路,首先是敌使用远程布雷工具布设的雷场。

集中主力在旅(团)主要打击方向上的同时,当使用所有火器对敌直接火力杀伤时,继续在敌防御纵深实施进攻。

在敌人被可靠压制的方向上和敌人无法实施有组织的反抗的方向上行动的营(连),以战前队形实施进攻。必要时,为消灭剩余的敌人,指定的分队可展开成战斗队形。防御之敌被分割,并用向纵深和两翼的猛烈的进攻来分批消灭他们。

营侦察(战斗侦察)巡逻队,有时是连战斗侦察巡逻队,在第一梯队分队火力支援下,前出并在自己的方向上实施侦察。

在坦克难以到达的地段上,摩步分队下车,可超越坦克,在坦克火力和步战车(装甲输送车)火力掩护下进攻。

在战斗过程中,分队绕过障碍或由工兵分队开辟通路,或运用坦克和步战车配备的悬挂装置,利用排障(排雷)组自行开辟通路。

使用第一梯队分队、榴弹发射器分队和反坦克分队抗敌反冲击。

坦克和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在最近的掩体后占领发射阵地,摩步分队全体人员搭乘步战车(装甲输送车)或作为坦克载员进攻时,下车并占领能保障便于消灭敌人和与坦克协同的阵地。

榴弹发射器分队通常在摩步连战斗队形内在敌最大数量步兵行动的方向上占领射击阵地。它使用自身火力隔断敌步兵和坦克,并消灭他。营(连)使用分队所有火器的密集火力在极限距离上开始杀伤敌人。随着敌人的接近,要加强兵力和火力强度,达到最高强度。

反坦克分队在坦克威胁方向上的有利地线、摩步连(排)之间的间隙和翼侧占领射击阵地。

迫击炮(炮兵)连要尽可能靠近第一梯队连占领射击阵地,并消灭营长指定的目标。配属给营的炮兵可使用直瞄火力参与消灭敌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抗击敌反冲击时,营自行或与友邻分队协同以决定性冲击消灭敌人。

在敌防御纵深夺占的有重要意义的地线或独立目标可指定分队坚守,这些分队应立即开挖战壕,并准备好射击以抗击敌可能的冲击。使用战斗警戒和炮兵火力掩护结合部和暴露的翼侧。同时,规定预备队向有威胁方向的机动。

假如营(连)进攻被阻止,营(连)长应利用所有现有的兵力兵器组织对敌火力杀伤。当友邻进攻顺利时,第一梯队部分分队利用机动,从一侧对敌实施打击,与营(连)主力一起恢复进攻。

在第二梯队或作为旅(团、营)合成预备队行动的营(连),通常以战前队形在第一梯队营(连)后,从一条地线向另一条地线隐蔽转移,并利用地形的防护和伪装特性,准备发展战果,向一侧扩大突破,抗击反冲击,替换第一梯队分队,以及准备消灭留在进攻分队后方的敌人。

在旅(团、营)编成内的营(连)可参与包围防御之敌,无论敌人在包围圈的内圈还是外圈,或者参与消灭被包围的敌人。

实施对敌包围的营(连)向指定地线推进,占领,必要时夺取有利地段,在宽大正面上转入防御,构建火力配系和障碍配系,当在内圈行动或在外圈向敌主力突破时,不允许敌撤出包围圈。

使用指定的兵力兵器,与实施包围的分队协同,或直接与在内包围圈行动的分队协同,消灭被包围的敌人。当组织歼灭被包围的敌人时,营(连)长除了通常的问题外,还指明:与在相遇方向上行动的分队的相遇地线;相互识别的信号和方法;实施射击的地界;分割敌战斗队形的方法,到达敌翼侧和后方的方法,以及分批消灭敌人的方法。

当敌实施核打击或大规模火力打击时,保存战斗力的营(连)继续完成战斗任务,并采取措施恢复战斗力。在实施对等核打击的方向上,第一梯队沿独立的方向以战前队形通过敌防御上的缺口向纵深发展进攻。在这些敌阻止营转入进攻的方向上,可以有限兵力组织防御。

坦克(摩步)营长当使用营的分队加强摩步(坦克)分队时,通常位于他所配属的营指挥观察所。他应该:组织营完成所赋予的任务的准备;保证分队及时到达指定地区并进行进攻准备;在进攻时,了解形势,分队的状态,组织不间断的导弹、弹药、油料的补充,以及恢复损坏的车辆,并按旅(团)长得命令迅速集合全营全员完成战斗任务。

摩步营长当迫击炮(炮兵)连、榴弹发射器分队和反坦克分队直属营长时,亲自指挥他们的行动,保证对与坦克营一起在旅(团)主要打击方向行动的摩步分队的不间断的支援和掩护。

配属给摩步营的坦克连长,当突破敌防御时,与摩步营长在一起或在其附近,后续以自己连队的战斗队形或在摩步营后转移。

配属给坦克营的摩步连长,通常位于坦克营的指挥观察所。有时,他可以在自己连队主力后转移。

夜间进攻可以在突破敌防御时开始或是昼间战斗的继续。

夜间进攻时给营(连)部署的战斗任务纵深与白天进攻时一样。可为第一梯队营额外规定拂晓前应夺占的地线。根据分队使用能避免复杂机动的最短路径向预定目标行进情况来选择进攻方向。

战斗队形通常成两个梯队。在第一梯队兵力兵器的数量,能保证在不投入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的情况下完成赋予的夜间战斗任务。摩步分队通常以徒步队形对敌冲击。

通常提前组织夜间进攻。在定下决心时,营(连)长除了通常的问题外,还明确:基准连(排);压制敌夜视器材和摧毁敌雷达设备和照明器材的任务;己方位置的标识方法,夜视器材和光学伪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对地域的照明方法和障碍物中通路的标识方法;对核爆炸光辐射人员的防护措施;使用照明核信号器材、曳光弹保障分队的方法;从夜间行动转入白天行动的方法。

当为建制、配属和支援的炮兵分队部署任务时,营(连)长额外指明在敌防御内对地域和目标(对象)的照明任务,迷惑敌观察所和火器的任务。

当组织协同时,营(连)长额外协调:按照任务、地线和时间实施照明保障的方法;所有人员对核爆炸光辐射的防护行动;拂晓前巩固指定地线的方法和从夜间行动转入白天行动的方法。

在白昼时间进行现地勘察。在勘察过程中,指挥员除了通常的问题外,还确认:夜间可见的方位物(地物),进攻方向的方位角。

夜间进攻通常在实施进攻火力准备时开始,在进攻过程中,除完成通常的任务外,还要压制敌照明器材,迷惑敌观察所和火器,对地域和对象(目标)实施照明。有时为了达到突然性,冲击可在无进攻火力准备时开始。营(连)长下达射击转移和停止的信号。

在战斗过程中用灯标(导标)标识进攻方向,而分队到达的地线——使用信号弹或其他清楚可见的信号来标识。

在指定的时间,第一梯队合成分队对敌迅猛冲击,并向纵深发展进攻。在前沿,对地域和对象(目标)的照明通常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夜视器材或夜视器材效果不好时实施。在任何情况下,照明要与分队的推进相一致。

当从夜间行动转入白天行动时,指挥员要加强侦察,确认分队的战斗任务,集结炮兵并集中指挥其射击,采取措施保障翼侧,巩固重要地线,部队分散配置并准备抗击敌可能的反冲击,必要时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投入战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