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生作:这两个作文意识不能缺

 左手作文法 2022-05-10 发布于浙江省
这两个作文意识不能缺
文/陆生作
【原文】
有一个人,他养了一条名叫杰西的狗。他们想要拿下森林长跑会的冠军,为此,他们每天都在练习。①
终于,森林长跑会正式开始了。只要听到裁判吹响哨子,所有狗就一起向前跑。“嘟!”一声哨响,所有狗一起开跑。
“咻,咻,咻!”原本落在最后的杰西一下子超过了好多对手,排到了第二。“不行!如果一直是这个速度的话,是拿不到冠军奖杯的。”
杰西试着提点速,他没发觉;再提一点速,他还是没发觉;杰西突然加速,可对手知道了这个招式,于是,完美破解了这一招。杰西一看终点,完了,它离对手只100米了。这时,杰西离终点10米,它蹲下来,奋力一跳,拿下了冠军。②
有一个人,他养了一条名叫杰西的狗。他们拿下了森林长跑会的冠军。③
 
【分析】
这是四上年级小学生的课堂作文,文字还算通顺,但有三处需要修改(见文中数字)。这三处修改,归纳起来是两个问题。
第一、缺少观点意识
作文是一种表达,表达要有观点。有了观点,作文的展开、叙述就能有的放矢。我们看①处,虽然作者做了交代,但看不出他想表达什么。很多小学生作文“行云流水”不知所云,写的人云里雾里,读的人一头雾水,根本原因是缺少鲜明的观点。如果加上这样一句话:“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就能实现目标。”那么,这篇作文就有了观点,即有了中心。
再看③处,看得出作者想在结尾处呼应开头、点明中心,但是,因为开头缺少观点,所以结尾的呼应起不到什么效果,反倒显得敷衍与多余,致使作文缺少点睛之笔。
第二、缺少读者意识
我们看②处,这一段读起来也算通顺,但意思不好理解。作者描述的比赛过程不够具体,所以读不明白。我相信,作者写这段话时,他脑海里是有比赛画面的;长跑比赛的过程,他是清楚的。但是,将脑海里的画面转换成文字时,他没能做到有效转换。这几乎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应该知道,没有站在读者角度思考,缺少读者意识。
怎么改呢?请看下文。
 
【改文】
杰西的森林长跑会
有一个人,他养了一条名叫杰西的狗。他们想要拿下森林长跑会的冠军,为此,他们每天都在练习。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就能实现目标。
终于,森林长跑会正式开始了。只要听到裁判吹响哨子,所有狗就一起向前跑。“嘟!”一声哨响,所有狗一起开跑。
“咻,咻,咻!”原本落在最后的杰西一下子超过了好多对手,排到了第二。“不行!如果一直是这个速度的话,是拿不到冠军奖杯的。”
杰西试着提点速,对手没反应;再提一点速,对手还是没反应;杰西突然加速,可对手也瞬间加速稳稳地卡在杰西前面。原来早对手就知道了杰西的招数,轻轻松松就破解了。杰西一看终点,完了,对手终点只有100米了。杰西虽然紧张,但紧跟在对手身后。当杰西距离终点10米时,它蹲下来,奋力一跳(这也是它的招数),像箭一样超过了对手,拿下了冠军。
有一个人,他养了一条名叫杰西的狗。他们拿下了森林长跑会的冠军。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就能实现目标。他们做到了!
 

《作文教学十大意识》学习小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