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资深中英译审的来信(附宝藏资料)

 小草9hce4imcw4 2022-05-10 发布于河南省

今天发的是“一位公号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也是之前我推给群里的一个中英项目的译审。她在信里提到了有关中译英的一些想法,另推荐了一些参考资料,通过本文分享给做中译英的朋友。信开头一些拉家常以及涉及我和她隐私的话直接隐去了,整封信有点长,但耐心看完会很有收获。


Image
微:
下面这些话,我尽量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谈。如果你也认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你翻译群里的朋友或者公众号的读者传达。

1.    关于中译英 

我在外事部门做过全职译者,后来辞职成为自由译者,中英互译都做过。我和几家固定的合作方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能做好中译英的译者极其难找(没有说英译中译者容易找的意思)。

其实,我的几家合作方都是国内的公司,他们甚至愿意出到600/千字甚至700往上给优秀的中译英译者。但能力可以匹配到这个价格的译者很少。 

难度较大的中译英稿件,我们一般会先找精通中文的英语母语译者(如研究中国语言或文化的英语母语者、国外高翻学院的教师),其次会找英语接近母语水平的国内译者。

很多国内译员会以为自己的英语接近母语水平,但从我们接收到的译稿里来看(像我的合作方一般会找本职是作家、编辑或者新闻学、文学教师的英语母语者来审核译者的英语表达水平),很多译者的英语表达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经常会在译文中看到英语里不会有的collocations,以及读起来毫无流畅感的句子。 

有意做中译英的译员还是需要注意一条基本的原则:至少对那些愿意付高额酬劳的翻译公司来说,客户想要翻译的文稿,目标读者肯定是英语母语者。客户是真的希望目标读者能看懂、读懂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我们写出的英文一定要是外国人能读懂的英文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在词汇、句型、文风和行文逻辑等各个方面仔细斟酌。好些译者会想当然,认为自己翻译的就是标准英文。

现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在我入职外事部门后,很多外籍人士都跟我反映,之前部门发的通知公告或者活动策划,他们经常看不懂,“每个词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认识了”。 

另一条从事中译英的基本原则,其实是从上一条延伸而来的,就是要时刻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在我们的译者圈子里,我们经常说自己是个废人,觉得中译英真的太难了,翻过一座山,又遇一座山。

我们回看自己的译文,也常常懊悔怎么当时没想到更好的译法。我回看自己十多年的翻译之路,是谦卑(或者说是持续性的自我怀疑)才使我走到今天。 我写这份邮件前,也会想“我的水平也就这样,凭什么写这邮件呢”。

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大概很多人都会有所忽略,但国内的译者尤其需要注意。那就是任何牵涉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文化产权的内容,在翻译中都要特别注意。

身为国内的译者,我们很多工作的本质其实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在这个层面维护国家的利益也是我们的职责。比如,有些地名、有些概念,因为一些原因,在国内外是有争议的,我们不能随便照搬国外的说法。  

2.    关于接稿 

国内的翻译公司,能给到可观酬劳的并不多。所以我非常清楚高价项目对译者的吸引力。

但是,译员在确定接稿前,还是要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经常会有译者匆匆扫一眼,觉得自己能做就立马接稿。报交稿时间的时候,也不管自己的实际出稿速度,“觉得”自己应该能做完。译者确实要不断挑战自己,但必要的量力而为也是一条底线。

否则,不仅会给客户带来损失,更会影响自己的声誉,进入客户的黑名单。接稿后,如果觉得自己可能无法胜任或者可能需要延期,及时和客户沟通才是正解。千万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计质量地赶工。 

3.    关于工作态度 

能给出高价酬劳的公司,并不是人傻钱多好忽悠。他们往往有成熟甚至严苛的审核体系。有经验的译审,一眼就能看出译员是不是在糊弄,是不是并没有理解原文,甚至使用了机翻。

另外,无论交稿时间多么紧迫,在交稿时间,自查自审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语法错误,以及在人名、度量单位等方面的错误,都是成熟译者要尽量避免的。 

还有,当翻译术语较多的文稿时,译者应该主动做术语表反馈给客户(大部分时候客户会要求,没要求的时候需要译者自己有这个意识)。这不仅能方便后面的审校过程,其实也是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4.    一些参考资料 

涉及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翻译确实难度很大,我在此提供一些有用的网站或资料,供翻译群里这一领域的译者们参考: 

 
网站类: 
◆中国重要政治词汇对外翻译标准化专题库http://210.72.20.108/special/class3/search.jsp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 https://shuyuku./(这是新版网站,如果出现无法查阅的情况,可转去旧版网站查询https://www./TermBase.aspx) 
◆中国关键词  http://guoqing.china.com.cn/keywords/node_7250005.htm 
◆中国核心语汇_多语言的中国百科全书 http://www./index 
 
书籍类 
◆《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丛书,这是一套中英对照的工具书,是思想文化术语库的配套丛书 
◆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MONOGRAPH SERIES) 
◆Seven Lectures on Wang Guowei’s Renjian Cihua (China Perspectives) 
◆China: A New Cultural History (Masters of Chinese Studies) 
◆China: A Macro History 
 
语料工具类(查证英文中是否有这样的词组搭配) 
◆https:/// 
◆https://www./coca/ 
◆https://www./ 
◆《朗文英语写作活用词典》 
◆《英语修辞赏析》 
◆Advanced Written English 

我先生恰巧是研究人工智能的,受他的影响,我也会关注机器翻译领域的最新动态,研读最新的论文。我的看法是,除非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与脑科学(比如脑机接口技术)完美融合,否则机器翻译无法完全取代人工翻译。

但是,以google去年发了八篇相关论文的速度来看,机器翻译技术势必会在语义处理、平行文本分析、语料库等方面再次实现大飞跃。有些被译员嘲笑过的那些错误,是完全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我发现不少译员只会单纯嘲笑机器翻译的“翻车”或者坚信自己不会被取代,而不会真正去了解技术团队在潜心研究什么,自己面临的会是什么。

国内本来已经很卷的翻译行业肯定会再次面临洗牌,或者说“提纯”,这个时间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很快。不管怎样,只有真正高精尖的译员才能在行业内寻得高质量生存。所以,希望各位译员朋友都能像你一样,不断提升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硬实力和软实力能要跟上来。软实力,主要指和客户沟通的能力、维系客户关系、拓展客户资源的能力。

 
好像写得太长了。

谢谢你耐心读完。我这十多年的翻译之路,走得也比较艰辛,有特别黑暗的时刻,有很多次想放弃的时刻。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公号时,已经想走其他的路了,因为实在太累了。但是看到你的公号,就会觉得,没关系呀,大家都是这么走的。 
 
By the way,经常听大家吐槽译审,弄得我现在都小心翼翼的,希望大家尽量碰上好译审,在挑战中成长。 
 
祝好! 
你的一位公号读者 


Image

注:这些参考资料在知识星球里面(蓝色字体部分)直接识别为超链接,点开就能直达,还挺方便的~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比如“春秋笔法”或“天下一家”,先在知识星球里面点开这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蓝色超链接,再点“春秋笔法”/“天下一家”(对于其他想要搜索的词或文化术语,可以在上面的搜索栏打字输入搜索),就能看到它们的中文解释以及对应的英文译文以及解释,如果平时中译英的稿子涉及时政或者中国文化,这些资料应该能派上很大用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群里对这封来信的讨论也很热烈,特别是信中提到机翻和未来译者如何获得高质量生存那一段,对每一位译员小伙伴都很有启示作用。后面我在星球又从这一点出发,并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了差不多两千字的补充。


Image

Image

刚才这位译审跟我说,又搜罗了一些好东西,等整理好让我转发给群里的小伙伴。她之前还给我推荐了一本《被解释的美》,对提升翻译水平也大有裨益,等我之后来写读书笔记。

我是何其有幸,能遇到这么多温暖善良、水平又出色的朋友!再次深深感恩,也希望这些资料对大家伙有帮助!



Image

Image

作者简介:

自由译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英语硕士+法学学士,CATTI英语笔译一级,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译著《ZARA引领快速时尚》(二人合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曾任全球顶级视觉设计艺术月刊Computer Arts《视觉设计》译审。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