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容易被医生忽略的儿科疾病—急性腺样体炎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5-10 发布于上海

急性腺样体炎


     什么是急性腺样体炎?

    我们打开搜索相关词条,描述如下:

图片

    急性腺样体炎以3-10岁多见,病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常突发高热,体温常达40度,可伴头痛、全身不适,在流感流行季节常被误判为流感。

    除高热、头痛外,还有明显的鼻塞、用口呼吸,炎症易波及咽鼓管,甚至引起中耳炎,可出现耳痛、耳内闷胀、听力下降。

    为什么去医院看病,儿科医生很少诊断这个病呢?

    急性腺样体炎为儿科常见病,但因腺样体的位置隐匿,不易直观发现病灶,常被临床医生忽略,相关病症的宝宝在儿科门诊就诊时,经常被诊断为上呼道感染,而很少会有医生诊断急性腺样体炎。

图片

 如何治疗?

1.注意休息,多饮水,高热时建议使用第三代口服补液盐水;

2.对症治疗,美林或泰诺林退热;

3.海盐水喷鼻;

4.抗感染: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

5.抗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孟鲁司特口服、糠酸莫米松喷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