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见“宠物方舱”多起来

 灵魂出窍KKK 2022-05-11 发布于北京

2022-05-11 11:55

5月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江阴街上临时搭建的“动物方舱”外,志愿者正在安装“动物方舱”的提示牌。从事了20多年宠物行业的翟江负责管理这个临时搭建的“动物方舱”,他介绍说,“动物方舱”开辟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在方舱的宠物主人能够安心,让宠物在特殊时期有个“家”,这是上海首个动物方舱。(5月10日光明网)

宠物对于饲主来说,由于宠物随着陪伴时间的增加,饲养人对其感情会愈发深刻,宠物已经具有近似家人的意义。据统计,当前我国宠物猫犬数量已超1亿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动物可以把病毒传染给人,保护动物和做好疫情防控之间并不矛盾。可以说,保护宠物,其实也是对人的保护。曾有地方防疫人员闯进隔离者家中将宠物扑杀,在未与居民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将宠物狗进行无害化处理。群众呼吁,要本着科学防疫、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善待生命,让防疫更有温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4月7日,深圳建立首个“宠物方舱”的新闻冲上热搜,引起无数网友点赞。此后,湖南长沙设立“宠物方舱”帮助养宠家庭,一些地方也开启了“宠物方舱”公益项目。“宠物方舱”多起来,既说明防疫更有温度,更说明防疫更有深度。深度从哪来,离不开借鉴好经验加以创新。

防疫已经是第三年,各地防疫中,有教训也有好经验。把好经验及时转化为好治理,才能使工作事半功倍。曾有地方防疫,对小区“眉毛胡子一把抓”,广东创新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概念和方案;曾有“老人不会扫码被拒”,于是有了黑龙江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创新的“反向扫码”;曾有防疫看病难、配药难,于是上海建起100余家互联网医院;曾有地方防疫不顾实际一刀切,于是有了安徽、江苏等地的一些城市增设法律顾问团队,成立“合法性审查专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这些好经验都迅速被各地借鉴并因地制宜加以创新推广,受到了普遍好评。

常态化防疫,一定要有更多的共享意识,总结各地防疫的经验教训,锻长板、补短板,让来自基层一线的经验、建议和呼声,有效转化为面上决策的依据,推动决策不断优化完善、改进提升,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充分落实,既让每一个人的力量充分发挥,也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关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