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晁错:经典名言10句,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积沙成塔0u3svg 2022-05-11

晁错,西汉著名文学家、官员。汉文帝时担任太常掌故,曾经奉命向伏生受学《尚书》。

晁错:经典名言10句,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升任御史大夫,提出「削藩策」。晁错的想法是通过削弱刘姓诸王的势力,以加强中央朝廷统治。可是,等到政策落地时,晁错却犯了激进的毛病。导致诸王联合起来反对削藩,史称七王之乱。汉景帝为尽快平息战乱,采纳大臣袁盎等人的建议,将晁错处死。然而,七国仍然不退兵。汉景帝无奈,最终出兵解决叛乱。

本文选取晁错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晁错:经典名言10句,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尧帝、禹帝年间遭遇九年水灾;

商汤当政时,经历过七年旱灾。

点评: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帝时曾经发大水,波浪滔天,民无居可安。尧帝曾经让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然而,鲧治理九年都没能成功。然后才有大禹治水的故事。

据《说苑·君道》记载「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圻川竭,煎沙烂石……」大意是,商汤当政时,曾经连旱七年,山川河流枯竭,石头也因暴晒烂掉。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

贫困是因为不足,不足是因为不务农;

老百姓不重视农业,将无法安于一处。

点评:晁错的重农思想,是西汉初年的主流说法。

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饥饿异常,不会管食物会不会美味;

饥寒交迫,是不会考虑礼义廉耻的。

点评:《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

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督促老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

减轻繁重的赋税,增加积蓄,

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等灾害。

点评:「农桑」即种地、养蚕,泛指农业生产活动。晁错向汉文帝建言,要重视农业生产。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

一整年不做衣服,就会受冻。

点评:人之常情。

晁错:经典名言10句,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春天,不能躲避风尘,

夏天,不能躲避暑热;

秋天,不能躲避阴雨,

冬天,不能躲避酷寒。

点评:晁错向汉文帝讲,农夫整天劳作,即使不休息也不够养家糊口的。所以,建议汉文帝重农抑商。

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千里之地来回遨游,

彼此可以望见车盖,

乘坐着坚固的车辆,

鞭打着肥壮的马匹,

穿着丝鞋拖着绢衣。

点评:晁错认为当时的商人,生活奢靡。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重视粮食的方法,

要以粮食行赏罚。

点评:晁错提出的「贵粟之策」。

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贵粟策有三大好处,

一是财政将会充足,

二是民众赋税减轻,

三是鼓励农业生产。

点评:「补」即增补,引申为好处。晁错认为「贵粟」能带来三方面的好处。

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有高达十仞的城池,

宽达百步的护城河,

有盔甲士兵过百万,

如若没有粮食可吃,

也不可能防守得住。

点评:晁错引用神农氏的话。神农氏,也称连山氏,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