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指南】第16期 · 精彩答疑干货汇总

 疼痛康复研究 2022-05-11

《神经反射疗法》

尺神经相关病例诊疗思路(二)

直播问题解答汇总

No.

01

学员:老师您好,我父亲18年前从高处跌落,造成腰一椎体压缩性骨折,近一二年来出现行走抬腿困难,站立位可以抬高下肢,行走时抬腿困难,现在下肢出现灼热感伴有疼痛,你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回答:1.患者18年前从高处坠落,造成骨折,提示L1处的骨和软组织肯定存在愈合过程,而愈合过程很容易造成粘连,粘连是一个损伤,但人体有代偿机制会掩盖这一损伤。

2.当软组织出现损伤时,刚开始处于代偿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正确的使用,比如过度劳损等,就会造成腰部周围组织损伤加剧,导致原来微弱的代偿平衡被打破,症状出现。

3.患者腰部出现问题,下肢也会出现问题。因为现在的研究发现,软组织损伤很少出现单关节的问题,一般是多个,因此,基于下肢灼热和疼痛的区域,有可能是坐骨神经,对此可通过坐骨神经的易卡压点(反射点),比如腘绳肌中点,进行评估和治疗。(坐骨神经的易卡压点)

NE1:骨盆出口。NE2:腘肌。NE3:比目鱼肌腱弓。NE4:踝管。NE5: 展肌。NE6:腓骨肌管。NE7:腓浅神经浅出深筋膜处。NE8: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NE9:伸肌支持带。NE10:趾短伸肌

No.

02

学员:扎拮抗肌时是按照肌肉紧张点还是压痛点治疗

回答:1.  拮抗,即“敌对”的意思,在解剖学中,主要用于描述肌肉,特别是与参与某些活动的主要肌肉或激动肌的运动方向相反的肌肉。举例:当三头肌通过放松来对抗屈曲二头肌的收缩时,三头肌为二头肌的拮抗肌,而二头肌则为主动肌。

交互抑制:传入神经进入中枢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传出效应;同时经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的活动。

经典例子:膝跳反射,当敲击髌腱时,股四头肌收缩,腘绳肌放松。

2.基于拮抗交互抑制,国外有一个疗法叫结抗松弛术,它的治疗思路就是如果患者出现膝关节前方疼痛,治疗定点在后方;如果患者出现腰痛,治疗定点在前方,是一个完全基于拮抗的疗法。如果各位老师感兴趣,可以看看《结抗松弛术》这本书。

3.在定位结抗肌进行治疗时,可选择的方法有多种,比如触发点、肌肉筋膜点和神经反射点,也可以选择结抗侧的穴位。我们的建议是用神经反射点,因为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内容,且在其适应症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No.

03

学员:老师,交感神经也是从上往下传的,所以内脏有问题,可能反映出是神经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能通过尺神经的治疗来改善内脏症状呢?

回答:1.交感神经来源于胸髓的脊髓灰质侧角及上腰髓,发出分支到达内脏,还到达外周的血管、平滑肌和汗腺,这相当于交感神经的运动。

2.交感神经里面走行有内脏感觉,比如上肢里面的血管的感知,这就需要走形在交感神经里面的内脏感觉神经来发挥其作用。

3.尺神经里面的神经成分,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躯体感觉神经,可以达到皮肤的浅感觉、肌肉、筋膜以及深感觉;第二类是躯体运动神经,可达到骨骼肌;第三类是交感神经,可达到血管的平滑肌、汗腺和竖毛肌。另外,尺神经里面还有内脏感觉神经,这主要指的是血管上的感知。

            尺神经成分

4.通过治疗尺神经改善内脏症状,通过两个机制来实现。

第一个机制是直接刺激到尺神经里面的内脏神经,即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内脏的低级中枢来源一样,都来源于上胸髓的脊髓灰质侧角。

另一个机制是通过躯体-内脏反射,尺神经里面的躯体神经受到刺激后,传入到脊髓、传入到中枢以后,可以反射性地影响到内脏。

举例:心脏有问题会造成尺神经的功能障碍,这是神经的汇聚或扩散机制;反过来也是一样,即刺激尺神经也会影响到心脏。

5.尺神经属于上肢神经,这个区域的刺激可通过尺神经-脊髓-脑干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的传出通路影响内脏。

No.

04

学员:尺神经出问题的内脏表现和其他臂丛神经出问题的内脏表现是不是一样的。

回答:臂丛神经由C5~C8 前支和T1 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主要的分支包括胸背神经、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

以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为例来回答上述问题。

研究表明: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所对应的内脏是不同的,一般都是相应神经出现问题引起相应内脏功能障碍。

1.尺神经功能障碍对应会出现问题的内脏是:

左侧尺神经功能障碍:心脏、食道、颈部区域;

右侧尺神经功能障碍:肝胆区、结肠肝曲;

双侧尺神经功能障碍:甲状腺、胸膜。

2.正中神经功能障碍对应会出现问题的内脏是:

左侧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胃;

右侧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肝脏、胆囊。

此外,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还会导致膈肌和支气管出现问题。

3.桡神经功能障碍对应会出现问题的内脏是:

左侧桡神经功能障碍:心前区、心脏和同侧乳房;

右侧桡神经功能障碍:胆囊、肝脏、十二指肠和同侧乳房;

两侧桡神经功能障碍:颈部的内脏,尤其是甲状腺。

No.

05

学员:颈神经根压迫,处理周围神经,有帮助吗?

回答:颈神经根压迫可以处理周围神经进行治疗,原因是:

1.颈神经根和外周神经的神经外膜是直接延续的,相当于是一个外在的筋膜链,因此,刺激外周神经会影响到颈神经根,达到治疗效果。

2.从神经轴浆运动的角度来讲,轴浆流动是发生在胞体和轴突末梢之间的双向运动,而神经是一个整体,因此,刺激神经根发出的神经分支也会影响到神经根的疗效。

3.如果神经根受到的压迫非常严重,在外周的治疗效果是不明显的,此时应着重处理神经根的压迫,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

No.

06

学员:徐老师,我最近遇到一个患者,腰椎手术后出现股四头肌萎缩无力,走路抬不起大腿!请徐老师指导思路。

回答:股四头肌无力可以可分为:长时间运动减少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神经损伤造成废用性萎缩。

患者腰椎手术后出现股四头肌萎缩无力主要从神经损伤角度分析,腰丛神经(L1-L4)的股神经支配股四头肌,腰椎手术易造成腰椎局部神经。检查患者是双侧还是单侧无力,双侧无力要考虑是否损伤到脊髓,马尾神经,单侧无力考虑神经根损伤。

从治疗角度分析,手术可造成神经损伤,手术后局部损伤会对神经造成影响,手术后瘢痕也会对腰椎区域的软组织、神经造成持续性影响。

因此对此患者的治疗思路:1.可在瘢痕进行治疗,瘢痕愈合2年可针刺松解,在1年内需手法松解。2.在腰椎局部以及腰段竖脊肌触诊治疗。3.在骨盆前、下肢前侧、内侧触诊治疗。

No.

07

学员:多个神经的损伤,怎么判断那个是最重要的呢?

回答:从外周躯体神经分析,以臂丛神经举例,臂丛神经上肢区域主要有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支配。

  • 尺神经以支配4、5指感觉和手部骨间肌为主,

  • 正中神经支配手掌侧感觉和腕屈肌为主,

  • 肌皮神经以前臂桡侧皮肤,和肘屈肌为主,

  • 桡神经支配背侧桡侧半近指关节皮肤感觉和伸腕肌、伸肘肌为主。

多个神经损伤判断重要神经可从以下几点判断:1.症状的分布,如出现4、5指皮肤麻木、不适主要考虑尺神经(C8-T1)问题。2.触诊检查,根据症状区域的分布,如上肢症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要触诊症状相对应的神经,某根神经的触诊痛点较多较重可判断为主要治疗神经。

No.

08

学员:双足发热,怎么考虑?

回答:双足发热可从神经和循环角度分析。 

足部神经有胫神经支配足底、腓总神经支配足背、隐神经支配足内踝皮肤。

神经性感觉要异常:足部损伤会影响神经功能、造成神经传入脊髓—中枢信号错误,感知足部发热。

伤害性感觉异常:足部出现创伤、烧伤、烫伤、割伤会激活外周神经伤害感受器,会形成热伤害信号传入至中枢感知发热。

内脏出现功能障碍、损伤、炎症也会影响足部。如盆腔内脏炎症通过副交感神经传入骶丛神经反射至下肢足部出现发热症状(内脏-躯体反射)

盆腔内脏下坠会压迫盆腔血管,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下肢出现肿胀、慢性炎症造成足部发热。

下肢循环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会造成足部发热,下肢筋膜损伤粘连,造成血管周围空间变小,血液回流受阻,下肢肿胀,发热,长期受阻,毒物堆积形成慢性炎症进一步加剧足部发热。

因此下肢发热治疗思路有:足部神经卡压、下肢多处卡压、内脏-下肢反射、下肢静脉走形区域软组织、足部静脉走形区域软组织。通过以上思路寻找压痛点进行触诊治疗。

No.

09

学员:手指都麻木是什么方面的问题?

回答:手指麻木主要以神经损伤为主要原因。通常分为外周神经损伤和神经根性损伤。

外周神经损伤以臂丛神经为主。手指分布神经有尺神经(C8-T1)、桡神经(C5-C8)、正中神经(C6-T1)。支配手指的某个神经或多个神经在外周走形区域出现急性或慢性损伤或周围软组织损伤后激惹到神经出现麻木症状。

神经根性损伤指在颈椎神经出口区出现卡压、挤压、造成神经根性损伤出现手麻症状。如果出现双侧手指都有麻木怀疑出现脊髓损伤,需检查诊断。

神经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出现病变也会影响外周神经出现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可通过神经反射思路治疗,治疗前需拍影像片、动作检查排除神经根性问题。通过局部卡压、多处卡压、前支(上肢)后支(颈后肌群)反射思路触诊治疗。

No.

10

学员:徐老师好,还有是不是臂丛神经出问题反应出来的内脏表现都是一致的,比如说尺神经出问题或者是肌皮神经出问题都表现出这些内脏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来源也是一样的

回答: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内脏)神经系统,两者虽然支配管理不同的区域,但两者可通过脊髓互相连接联系。

基于脊髓节段周围神经分为:颈丛神经(C1-C4)、臂丛神经(C5-T1)、胸神经(T1-T12)、腰丛神经(T12-L4)、骶丛神经(L4-Co1)向上延伸脑干-脑还有12对脑神经。这些神经中有躯体神经也有自主(内脏)神经。

内脏根据人体结构分为:胸腔(心、肺)、腹腔(肝、胆、胃、肾、脾、小肠)、盆腔(小肠、大肠、膀胱、前列腺、子宫、阴部器官),内脏根据分布的区域对应其水平的脊髓节段,如心脏对应上胸段脊髓水平(T1-T5)。

内脏神经主要以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从脊髓发出在脊柱旁形成椎旁神经节(T1-L2),形成交感链,向上延伸至颈部形成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支配颈部头面部器官。T1-T5节段交感神经支配心脏,交感神经通过交感链上行也可至颈部神经节,并与臂丛神经相连接。

基于内脏的左右位置与外周神经的连接也略有区别,多数情况下心脏位置在胸腔偏左处,因此基于外周神经多以左侧连接为主,肝胆在右侧所以出现病变时会投射至右侧上肢、腹腔、后背。

No.

11

学员:老师神经纤维化后处理思路是什么?

回答:神经纤维化通常是以周围神经损伤形成的病理性改变。

周围神经卡压分为急性卡压和慢性卡压。急性卡压可使神经局部血流受阻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早期解除卡压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慢性卡压可随时间延长出现神经内部缺血、缺氧、微观结构改变, 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 如不解除卡压, 可致使神经营养障碍及结构紊乱, 易形成神经纤维化。

神经纤维化可基于神经反射疗法思路治疗:1.基于病变局部针刺治疗,以改变局部组织结构,在刺激下使局部纤维细胞活化,影响神经纤维重新生长。2.多处卡压针刺,神经纤维化后可根据病变的位置,在病变神经纤维远端针刺治疗改善病变神经周围环境,使其能够重新生长。

No.

12

学员:老师,交互抑制能否讲一下?

回答:脊髓灰质前角是运动神经元分布的位置,此处也分为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在躯体运动时会协调工作,其中有一种机制叫做交互抑制。

以上肢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例,当拿起水杯时大脑下大命令,运动神经会通过眼睛的看到的位置信息将手向前伸够拿起水杯,在喝水时做屈肘动作此时,有伸肘功能的肱三头肌会在屈肘时放松。

交互抑制通常在皮质下、脊髓水平产生。如膝跳反射(腱反射),伤害性屈肌收缩,都会产生交互抑制。

放松下敲击髌韧带激活肌梭,传至运动神经元兴奋伸肌(股四头肌),并抑制屈肌(腘绳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