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三十五举》| “蜾”,才是篆书的王者!

 海涛书屋 2022-05-11

元人吾丘衍所著的《学古篇》,堪称是一部印学经典,它也是最早的一部篆刻教材。其中的《三十五举》尤为重要,不仅有关治印,同时也将“篆”与“刻”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白话《三十五举》,走进吾丘衍带给我们的篆刻世界。

图片

“蜾”,才是篆书的王者!

撰文 | 毓慧

七举曰:篆法扁者最好,谓之蜾扁,徐铉谓非老手莫能到,《石鼓文》是也。

(白话试译)七举说:篆法,以扁形的为最好,这种字形叫做“蜾扁”,徐铉说不是老手是写不出来的,《石鼓文》就是这样。

第七举,吾丘衍老师来告诉我们,篆书,长成什么模样才最高级。
 “篆法扁者最好,谓之蜾扁”,就是这样。吾丘衍老师提到了“扁”,但是只有扁是不够的,还要再形象地强调一下“蜾扁”, 这个“蜾”,一看就是一只虫,不知道吾丘衍老师教篆书之前,是不是也代过生物课。不管怎样,既然要扁得跟“蜾”一样,那先看看这只“蜾”的真面目。

图片

蜾蜾很忙~
偷人家孩子,是要蹲大牢的。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就是动物界的人贩子“蜾”,大名“蜾蠃”,先跟我读十遍:guǒluǒ……我保证转身你就会忘记刚刚读过的到底是guǒluǒ还是luǒguǒ。不得不说,怎么出名的都有,就因为偷孩子,它被写进了《诗经》。

《诗经·小雅·小苑》的诗句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捕螟蛉回来当义子喂养,所以用“螟蛉之子”借指义子,也就是我们说的干儿子、干女儿,最具实力的干儿子,吕布是也。但其实蜾蠃远远没有这么善良,它真实的面目是一只寄生蜂,它捉螟蛉存放在窝里,并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怎么样,这个智商怎么也要120+吧。

是因为它智商高,所以吾丘衍老师拿它来说事儿吗?智商高才配写出好篆书吗,不要这么打击人好吧,这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职业修养。所以嘛,当然不是了。吾老师是用“蜾”做个比喻,篆书要扁,而且要“蜾”扁扁,让它来做我们篆书的颜值担当。“蜾蠃”,就是一只细腰蜂,原来不仅楚王爱细腰,吾丘衍老师也不例外,不得不说,看到它的那一刻,我也被它的细腰折服了,我真的怕它折了。


图片


为了展现“蜾蠃”的细腰,我翻遍了互联网,在《昆虫记》中发现了它完美的构造图,就问这能不能算第一小蛮腰?

替吾丘衍老师说了这么多,他心中会不会想,比我还啰嗦。归根到底,“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细腰。而将“蜾”形象地比喻在书法之中,正是隶书的笔画根本所在,而所谓的篆书“蜾扁”化,即是“以隶写篆”,换句话说,吾老师所认为的最高级的篆书就是拥有“隶书的模样,篆书的灵魂”。

有的人认为这里的“扁”即是“匾”,并无“扁”意,因为古时“扁”“匾”相通,那我不禁要替吾丘衍老师问上一句,如果是“匾”,它是过来打酱油的吗?

图片

一起来比腰~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吾丘衍老师所说的隶意,更意在汉隶篆的方正之形。作为一个篆刻老师,他的意思很明显,这样的篆书是更适合用来入印的。虽然古时的“蜾扁”,我们今日不曾有见,但隶意化的篆书却是有的,著名的《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即是。


图片

《祀三公山碑》
你家里有更清晰的拓本吗?

图片

《天发神谶碑》


我们常见的标准小篆,以修长为常态,隶化的篆书,会不会让你有一种“缪篆”的感觉呢。吾丘衍的《三十五举》,前十七举在讲篆书,后十八举在讲篆刻,说到底,上的是篆刻的课,他所讲的篆书是用来服务于篆刻的,这个“蜾扁”就更是了。
在篆刻家中,齐白石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而在齐白石的篆刻中,《祀三公山碑》与《天发神谶碑》更是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齐白石自言创作风格历经数变,始于丁黄而至赵,一变;于“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于“三公山碑”,篆法一变;后归于“秦权”,一任自然,又一大变。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齐白石篆刻,正是经过这无数次的蜕变之后,所形成的自家面目。
图片
印文:鲁班门下  作者:齐白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