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成长动力!

 秦声何来 2022-05-11


1.昨日师父带领我们完成一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不多,只是武志红所写的《自我诞生》中的一章中的一节,主要内容是武志红回顾了自己成长经历中的自我成长动力,核心主旨是什么构成了一个人自我成长动力。武志红的答案是源于读书和父母给他构建的时空观。

2.什么是时空观?时空是时间与空间组成的一个多维结构。空间是多维的,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多方向可逆的,时间则是单一方向不可逆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沿着这条单行线在前行。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时间对个体而言总量都是恒定的,只可能少,不可能多。空间则不一样,空间对我们而言,可以无限广阔,但无论我们如何拓展空间,我们都在消耗时间。时光观是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

3.为什么是时光观呢?因为动力的本质是能量,能量的体现是时空。我们作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人,我们是脱离不了时空而存在,身体如此,心灵中的自我也是如此。

4.自我是一个能量体,时空观则是指引自我这个能量体与外界交换与释放能量。一个人在不断与外界互动过程中,他的自我就得以成长,这就是自我成长的动力。我想这是时空观驱动一个人自我成长的底层逻辑。

5.年轻时,我想看更大的世界,我想远走高飞,是因为我觉得时间充裕,空间狭窄。等人到中年才发现,虽然看了更大的世界,但转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再进一步领悟时,我意识到所谓空间,不是我们实际到过多少地方,而是我们内心中所反映的世界。换句话说,心中装下多少真实的世界,自我的空间就有多大。

6.一个人的时空观来源于哪呢?武志红的答案是读书与父母,除此之外,师父给我们补充了两点:关键的事、关键的人。

7.回顾我的成长,这四个方面(读书、父母、关键的事和关键的人),是如何提供给我时空观,如何影响我的成长呢?我想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这些影响一直在持续,而我也是在思考中逐渐变得清晰。我意识到尽管这是四个方面,但读书这事儿始终贯彻其中,串联起另外三个方面。

8.先说我父母,他们的教育方法或许是错误的,但他们有一点是好的,就是一直促进我的独立,从小到大我的自由生长与此有关。虽然也有许多后遗症,但却让我保留下了好奇心。我家中的藏书不多,但那些书却为我开启了不一样的世界。正是因为幼年时期种下读书的种子,我才在现实碰壁之后,转入书中寻找答案。

9.其实,过去我看的书大多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谋之术与参禅悟道的书。现在想来那些书其实我是没有看懂的,我阅读那些书,本质上是为了偷懒寻找捷径,并非真正寻道。工作以后,发现那些书用不上了,我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于是我就才开始阅读外国人所写的方法论与工具书。

10.后来因为世俗烦恼太多无从化解,正好所做项目又在山中,我就重拾参禅悟道之路,开始修身养性。那时候,无意中接触到王阳明,阅读了《王阳明传》,让我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再后来,阅读了塔勒布的《黑天鹅》和《反脆弱》很是喜欢。于是,王阳明心学与塔勒布的《反脆弱》共同构成了我对世界认知底色和时空观。

11.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我天真地以为我这么“爱读书”一定也可以做知识付费。现在回过头看,还是自己太无知。随着我不断在现实中碰壁,让内在自我跌落谷底,落入深渊。生存的压力在我心里构建了一座牢笼,困住了我的心灵。  直到遇见师父,当时的我或许是出于好奇心,或许是出于本能,想去了解秦读社到底是做什么的?由此才踏上认识师父,治疗自己,拜入师门,走上正道,以阅读顾问为业之路。

12.我想读书的确是我成长的核心动力,它让我领悟真理,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错误地读书却又让我陷入困境。如何正确地选书,如何正确地读书,如何正确地用书,将决定时空观的构建,也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正确地成长。感恩师父带我走上追寻真理的正道。

13.今日在书写过程中,头脑中冒出一句话,内心自我足够大,才能装得下人间喜乐悲苦。我想被师父的大爱滋养,这也是我成长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