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即‘理’。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一物(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全文译文,徐爱录第9节细致讲学)

 读原著 2022-05-11
曾子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员,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就像现在老师如果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知书达理的学生会主动站起来一样。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

   陈袆(huī)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
   父亲讲完这个《曾子避席》的故事后,问大家:
“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坐着说明白了,只有陈袆主动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一旁,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陈袆就是后来的大唐著名高僧玄奘。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两点:

 一是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唯有知行合一,才算是真知,真行。

  其次,达礼的另一面是达理,达理是达天理,达天理即是在具体的事上致良知。有一个汉语成语叫“知书达礼”,本质上来源于“知书达理”,用来形容人达天理,有教养、懂礼仪。这用《论语》里的话说即是“博文约礼”,如果说知书是为了达礼,致良知,那知书是惟精的过程,达礼即是惟一的结果;博文就是为了约礼, 博文是惟精的过程,约礼即是惟一,是纯天理,致良知的结果。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今译——

 徐爱问:“先生说'博文’为'约礼’之功夫,我思虑再三始不能解,请您不吝赐教。
  先生说:“'礼’即'理’。'理’显示可见的为'文’,'文’隐蔽不能见的为'理’,原本是一物。'约礼’仅要己心完全是一个天理。要己心纯为天理,务须在'理’的显示处苦下功夫。譬如,理在侍亲时显现,心即在侍亲上存此天理;理在身临富贵贫贱时显现,心即在身临富贵贫贱上存此天理;理在身处患难困厄中显现,心即在身处患难困厄上存此天理。无论行止语默,时时如此,理显现在什么地方,就在那上面学一个存天理。这就是从文中博学,亦为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惟精’,'约礼’即'惟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