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081 忆陶靖节王辋川孟襄阳有作,并贺《新田园诗》创刊 高昌(北京) 靖节澄怀一贯之,襄阳清景辋川思。 香其共醉花开处,美可相逢纸贵期。 曲水欢声来活水,高枝秀色占新枝。 锄禾种豆莳佳句,心在田间必有诗。 由《田园新诗》创刊而即兴感怀,以形象化语言,从田园诗的源头诗人及其成就写来,细腻婉转,层层推进,归结于“心在田间必有诗”赞美期许尽在其中。(归樵)1082 冬日漫步紫竹滨江公园 杨逸明(上海) 不信东流是浦江,繁华褪尽剩幽荒。 天边云抚疏林远,栏畔人行静岸长。 客梦访诗能摆渡,乡愁入画可通航。 舟船来去都低调,映带农闲旧夕阳。 全诗以一幅“幽荒”为底色的流动画面展现。中二联尤精彩,“天边云”“栏畔人”;“疏林远”“静岸长”;“抚”“行”。“客梦”“乡愁”;“访诗”“入画”;“能摆渡”“可通航”,每句三折,且意象与动词的呈现,感情色彩、动态感均十分完美,让读者从视觉的悠远走向心灵的悠远。(归樵)1083 参观玉石展览 龚霖 满场玉石若排兵,散发千年日月精。 我到军前一巡阅,秋风意气顿生成。 借助想象,构筑意蕴。后三句从“排兵”来,“秋风意气”结的大气,有“沙场秋点兵”的诗境。(归樵)1084 为家猫刀刀购置电热毯 天许 购铺电毯不辞劳,一任西风夜怒号。 举世深寒无力管,但分微暖及刀刀。 推进一层转,“举世深寒”既荡得开,又扩大了诗的意蕴。(归樵)1085 感 王勤 镜底芳华陌上尘,眉痕弄皱那年春。 风前不觉深深问,谁是光阴旧主人。 “眉痕弄皱那年春”具体可感的形象,强调青春稍纵即逝,人生易老,年华难驻。三四句诘问调动情绪,引发思考。(归樵)1086 见煤油灯有怀 毛邓平 明暗长由慈母调,也曾伴我读书宵。 而今焰已随亲灭,唯有相思炽热烧。 一“灭”一“烧”中反差所产生的反向效应,对思念母亲的表达具有出人意料的作用。(归樵)1087 偶听 钱红旗 无端偶听一支歌,何地何时谁唱过。 记忆最深之处事,打捞只得惘然多。 诗人偶尔听到一首老歌,引发打捞心灵深处的记忆继而失意惆怅。正所谓诗是诗人生命情致的反映。(归樵)1088 健康码转黄 清荷 绿码缘何乍转黄,复盘行迹费思量。 时空乱锁无辜影,添堵添忧添恐慌。 现实主义题材,即事而作。通过健康码变黄的心理,个别反映一般。(归樵)1089 天友品茗纪略 蒲汉林 茗谈惬意惜相知,落座无须应景词。 深浅三杯茶有约,常将日子过成诗。 有友人惺惺相惜,茗谈无需应景,茶样的情味,诗样的日子,脱俗,真好。(归樵)1090 和爱人一起包粽子 玲珑 张张箬叶手中过,包粽犹如盖小窝。 香糯一团粘到老,枣儿两颗不须多。 情乃诗之根本,味乃诗之灵魂。全诗紧扣“包”字,“盖小窝”“粘到老”“枣儿两颗”构思奇妙,情真味厚。(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