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语文考试中,有很多同学都担心诗歌鉴赏这道题目:如果能够领会到诗人的情感,那一切都好说;然而一旦没有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创作基调,能拿多少分数,就只有听天由命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诗词鉴赏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来把握人物的情感以及内心活动,诗歌鉴赏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啦!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 例:《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突出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表现了作者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的场景。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抱负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例:《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前两句描绘友人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二人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一开头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接着诗一跃而写家乡重阳节的登高风俗,亲人也在怀念自己。诗意不仅朴素自然,而且含蓄深沉、曲折有致,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例:《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兵车行》(节选)--杜甫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杜甫的《兵车行》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表现了一个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人物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例:《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描绘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爱恨情长 例:《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全诗写出了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