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文件精神,根据市区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等相关文件通知,万丰小学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按研修项目培训要求,认真开展研修活动。 一 领导管理与培训实施 01 ![]() 成立领导小组,制订规划方案 为有效落实此次信息化2.0提升工程项目,务必使所有教师在研修活动中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学校成立了以莫汉祥校长为首及行政、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提供指导、组织保障。 ![]() 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教师开会学习文件精神,多次参加宝安区关于信息化提升工程2.0的培训。 ![]() ![]() ![]() 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提升工程2.0的摸底问卷调查: ![]() 了解学校现阶段信息化应用能力基础、教师自我评估情况、已有的特色、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期望提升方向等,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 ![]() 在此基础上研讨制订了详细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并顺利通过区专家组的审核。 ![]() ![]() “一划两案”的顺利制订,为研修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续研修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02 ![]() 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研修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对教研组长及组员进行分工安排任务。 首先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 ![]() 每位教师按所选微能力点进行网络研修选课: ![]() 观看视频学习、完成测验 ![]() 校本研修阶段,每个教研组组长从所选三个微能力点出发确定本组的校本研修主题,并组织发布研修活动、听课评课、作业布置等,组员需要按照教研组长发布的研修任务来完成线上、线下校本研修,教研组长再对组员考核其是否通过校本研修,最后由信息化管理团队对全校教师的微能力点应用进行整体考核、认证。 ![]() ![]() ![]() ![]() 明确研修任务内容,使七个教研组能有目的、有计划、有分工地高效实施。 ![]() 03 ![]() 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为信息化管理团队,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任务开始前和教师们明确任务完成时间、步骤、达标要求、奖惩制度,任务中期公示所有人完成进度,及时督促、提醒,任务结束前对所有教师的完成情况一一审核、评价,查漏补缺,表扬积极优秀,督促后进拖沓,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 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七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学校要求严格推进项目实施,还要及时处理、反馈组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挥出了监管、组织、带头的作用。 ![]() 二 推进亮点与创新方法 01 ![]() 结合校际“同课异构”研讨创新开展研修活动 为更深入地开展信息化2.0研修活动,切实提升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结合校际“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来创新开展研修,各教研组邀请其他学校优秀老师来校与我校老师进行同一课时的不同设计的授课研讨,以微能力点探究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研讨。 ![]() ![]() ![]() 左右滑动查看 语文组“同课异构”研讨 ![]() ![]() ![]() 左右滑动查看 数学组“同课异构”研讨 ![]() 英语组“同课异构”研讨 ![]() 美术组“同课异构”研讨 ![]() ![]() 科技组“同课异构”研讨 ![]() 还邀请专家来听课、评课、进行讲座 ![]() 跳出本校限制,吸收优秀经验,通过不同的课堂呈现来发现问题、总结优点,不断改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质效。 所有研讨活动都做好听课评课记录、签到记录、拍照录像记录等,既为教学反思提供数据反馈,也为信息化2.0研修活动线下研讨资料的上传做好整理、收集工作。 ![]() 02 ![]() 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 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教学质效提升。 一是评估:通过准确的自我评估,明确研修目的、预期效果和成长方向。二是分析:通过撰写课堂分析报告,重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优缺点,优点加以利用,缺点努力回避。三是反思:通过撰写课后反思报告,从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反观自我得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03 ![]() 边学习边出成果,高效完成研修任务 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我校采用的是边学习边推进,边反馈边改进,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 ![]() 在网络研修学习时,每位教师将所学尝试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应用中的问题、经验,为后续进行校本研修打下基础,提供研修主题的选择和研讨问题的列出。 在校本研修阶段,教研组长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和实际教学工作情况,在研讨的同时带领组员共同研课磨课,不断反馈、改进教学设计,不断尝试各种信息化手段来优化教学,每组推选出1-2名优秀主讲教师参加校际“同课异构”研讨,在“同课异构”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优化、提升,最后语、数、英、科四组各打造了一节精品课例,并遴选出2节教学创新精品课例提交区教育局。 ![]() ![]() ![]() ![]() 三 培训成效与未来发展方向 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提升工程2.0研修活动中,力争多角度思考,力求多方位入手,通过优化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实施多载体活动、校内学习培训考评等方法,为教师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学习实践环境,通过一步步地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 ![]() ![]() 截止到12月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学习已经100%合格,圆满完成研修任务,一批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成长为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全校打造了一批信息化精品课例。 ![]() ![]() ![]() 我校信息技术张俊娥老师成为宝安区信息化提升工程2.0培训师,负责5所学校、幼儿园的指导、验收工作,对这些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成员进行讲座培训,促进5所学校、幼儿园都顺利通过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 我校将紧紧跟随提升工程项目,努力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锻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的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 为实现智慧教育学校的美好未来继续前行! ![]() ![]() 万 丰 小 学 办学理念:和谐发展 幸福成长 校 风:善教善学 成才成功 校 训:勤奋进取 创新奉献 教 风:博学严谨 善教爱生 学 风:乐学向上 善思成功 |
|
来自: gdyjwwc1997 > 《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