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永海:《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2-05-12

《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葛永海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3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聚焦于中国城市叙事的“历史演进论”、“传统特征论”与“现代转型论”三大核心论题。首先将发生现代转型前的城市叙事历史划分为宋前、宋元、明清、近代四个阶段,确立为“都城圣咏”、“市井俗调”、“城镇和声”、“都市变奏”四个时期,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城市叙事的发展轨迹和演进脉络;其次,通过对演进过程的完整梳理,探求城市叙事发生、发展的各种形态以及演变规律,从叙事形态、心理向度、空间意义等方面对古典城市叙事的特征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最后,落脚于中国城市叙事的古今演变研究,系统阐释城市叙事之主题、模式等的古今之变,揭示从“乡土情结”到“都市意识”之叙事心理转变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该书通过对中国城市叙事发展的渊源追溯和价值反思,可为当代城市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历史借鉴和学理启示。同时,本书横跨文学与城市学两大领域,城市叙事研究对城市学原理的借鉴和转化,有助于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理论创新。

目  录
序言(梅新林)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现状与突破方向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一辨:城市叙事的内涵与文体特征

     第三节  核心概念二辨:城市叙事的内容属性

     第四节  核心概念三辨:隐显与表里——城市叙事形态本体论

第一章  宋前城市叙事的“都城圣咏”

     第一节“诗骚”中的城市歌咏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京都叙写”及其文化蕴涵

     第三节 “都”“国”同构:宋前都城叙事的主题指向

第二章  宋元城市叙事的“市井俗调”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变迁与文学叙事

     第二节  从宫廷到民间:城市叙事形态的转变

     第三节  从曲江叙事到西湖叙事:走向市井的现世体悟

第三章  “城镇和声”:明清城市叙事的多维拓展

     第一节  明清城市叙事的主要题材类型

     第二节  城—都—市:明清城市叙事题材分类的新视角

     第三节 明清城市叙事中的“双城记”及其文化机理

     第四节 再现、想像与重构:明清城市叙事的本体性思辨

第四章  传统城市叙事的美学意蕴与文化指向

     第一节  历史·文本·地域:城市叙事审美的多维考察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经典叙事场景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文化象征

     第四节  怀旧与伤逝:穿越时空的城市悲情

第五章 “都市变奏”上阕:社会转型与城市叙事的近代变革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城市空间的变革

     第二节  都市生活的物性体验与城市叙事内容的新变

     第三节  文学转型与城市叙事系统的新变

第六章 “都市变奏”下阕:文化嬗变与城市叙事的近代变革

     第一节 新媒介传播:文学报刊的古典传统及其近代变革

     第二节 江南城市叙事的两种文化传统及其近代新变

     第三节 见证近代城市之恶的游荡叙事

     ——陆士谔《新上海》与巴尔扎克《不自知的喜剧演员》比较分析

第七章  近现代城市叙事主题的分流变异

     第一节  传承与拓展:偏重于历史民俗的城市叙事

     第二节  沉潜与反思:偏重于日常体验的城市叙事

     第三节  利益角逐:偏重于工商贸易的城市叙事

     第四节  拥抱现代:偏重于都市情调的城市叙事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城市叙事主题的承继与演进

第八章  空间幻化的都市迷梦:城市叙事模式的现代变革

     第一节  从城市景观的移植到城市文学模态的建立

     第二节  叙事策略:感觉、影像与空间叙事

     第三节  光怪陆离的都市幻梦:故事模式与文化隐喻

第九章 从“乡土情结”到“都市意识”:城市叙事心理的现代变革

     第一节  空间新意象:现代城市叙事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城市叙事中的城乡差别及其文化内涵

     第三节  小城镇叙事:徘徊在乡土与都市之间

     第四节  现代城市叙事与“精神还乡”

余论  城市叙事流变的文化启示和当代意义

     第一节  承继、断裂、回归与勃兴:20世纪30年代后的中国城市叙事

     第二节  回望与借鉴:城市叙事流变的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后 记

当书稿经过反复修订、最终交与出版社之后,也就到了该回顾小结、梳理心情的时候。写作本书的时间不可谓长,然由于冗务缠身,修订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暗夜沉吟,每念及此,不免心生羞愧,不得不说,文稿积压已成为笔者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几乎造成学路之拥堵和心路之委顿,多部已完成之书稿已是累年积压,而此书顶在最靠前的位置,这也是笔者“必欲出之而后快”的原因。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

关于这个论题背后的思想脉络,其实也包含了近年来自身学术探求的一个轨迹,最主要的缘起,是在完成了《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的著作之后,感觉对于这一话题历史梳理基本到位,但是关于历史逻辑与规律的探讨则未能深入。

有感于此,笔者申报了“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项目,并于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在具体设计中,有心将此论题设计成前一著作的姊妹篇,以此完成对中国城市叙事历史演进及现代转型的整体把握和理论总结。

但在具体写作中,发现与此相伴的问题亦较明显,不得不直面几方面的难题: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的命名问题,此类关于城市的描绘叙述是城市书写?还是城市文学?抑或城市叙事?

二是因为历史演进的部分不可回避,与此前本人研究重复内容较多,如何做到尽量不重复自己?

三是关于现当代期相关研究的已出成果颇多,较难写出新意,如何做到尽量不重复别人?

四是由于论题跨度很大,内容涵盖面极广,难以针线紧密,如何兼顾宏观与微观、厚重与深细之间的平衡?

本书作为最终的应对方案呈现于读者诸君,虽难言圆满,至少差强人意。

《文学地理学原理》

首先是选择以“城市叙事”概念来涵盖全书,并将城市叙事定义为:发生在城市空间中、带有城市属性的故事情节的叙事内容或段落,由此明确了此类城市叙述的内涵,强调叙事性,这是从笔者所熟悉古代小说领域出发而选择的最大公约数,以之与普泛意义的“城市书写”相区别。总的来说,这一概念表现出一定的周延性,既关注了研究对象范围的广度,同时也注意了研究对象的独立性与系统性。大体可自圆其说;

其次是在历史演进部分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原写作思路,将原计划中的各个时期以城市叙事作品叙论为主的、以史出论的写法改为以论带史,也就是说,不以历时性的代表作品分析为主,而是尽量找出角度来提炼论题,总结规律。

论述时特别于文中相关章节做出注释说明,指出典型作品分析可参见《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一书,本书则略史详论,从时代主题、题材类型、美学特质等内容之演变加以立论,强化了阐释的力度;

其三在现当代时期城市叙事的讨论中,为了区别已有研究,特别关注了古今演变的角度,不少内容是以现代文学为本位,上探其源,比如“新媒介传播:文学报刊的古典传统及其近代变革”、“渊源追溯:明清小说中的村镇叙事”、“传统城市空间的现代演绎:施蛰存的同题异构”等等,也穿插了中西比较的个案,如“见证近代城市之恶的游荡叙事——陆士谔《新上海》与巴尔扎克《不自知的喜剧演员》比较分析”。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再版本

当然,笔者深知,现当代文学非己所长,书中篇幅略显单薄,所论也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其四,本书采取了整体把握、动态描述、焦点透视的技术路线,尽可能注重点面结合,兼顾整体与细部,在每一章节的具体论述中都尽量做到通论和个案分析紧密配合。当然,由于本书所涉历史跨度很大,地域辽阔,城市众多,各类相关作品也是浩如烟海,书中论述有时瞻前顾后,首鼠两端,难免顾此失彼。以上诸端,得焉失焉?还请读者诸君明鉴。

从特定角度来看,本书的整体设计更像是本人多年来学术兴趣的一个缩影和投射,即从文学地理研究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发生。这从笔者近年努力的三个主要方向可以窥见这一学术背景的重要影响。

其一,2017年笔者和梅新林教授共同出版了《文学地理学原理》,该书分上、下卷,约120万字,系统建构了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确立了笔者文学地理研究的基本学术框架。

其二,在文体方面,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古代小说研究,尤其关注各类带有功能性的叙事现象,主要有主体方面的游士叙事、乡绅叙事、粤民叙事,情节架构方面的谶纬叙事、契约叙事、疾患叙事,空间建构方面的城市叙事、庭园叙事、舟船叙事、出海叙事,等等,笔者甚至产生了撰写一部《明清小说功能性叙事研究》的想法,而城市叙事在这个分类叙事序列中思考最久也是用力最勤。

《浙路诗心》

其三,就文学古今演变而言,笔者曾多次参与组织所在的浙江师大中文学科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也曾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了梅新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城市化进程与古代文学转型研究”,从中受到很多的启示和触发。正是以上这些实践体验和学术机缘促成了这一书稿的选题、思路以至于最终成文,就此而言,若将此书作为本人学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庶几近之!

本书在成稿过程中,其中的章节或者部分观点,分别见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史学月刊》《明清小说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亦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或摘要,谨对这些刊物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书稿杀青之时,惊闻噩耗,博士导师孙逊教授不幸因病辞世,令人悲痛不已,孙师是指导笔者进入这一学术领域的领路人,愿将此书献祭于先生的在天之灵!

感谢硕士导师梅新林教授多年来的指导和提携,并慷慨赐序。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感谢妻子项少媚女士的辛苦付出,感谢岳母李春燕女士承担了大量的家务。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对于“丽泽人文书系”的出版资助。感谢商务印书馆的接纳和本书编辑苗双女士的辛勤工作。感谢硕士生何来军在注释校对中付出的诸多努力。

时维庚子,序属仲冬。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对于大时代而言,年中由疫情带来的世事之变必将不可磨灭,成为恒久的历史记忆。于个体而言,则除了诸多事务的勉力而为之外,更在意的则是或深或浅的精神探求,以及所留的或明或暗的思想印记。

岁月匆匆,不免感叹青春不再,年华老去,自谓:“蜗角奔逐红尘老,诗笔空悬又一年”。新春将至,惟愿初心不舍,阳和启蛰,能不断自我勉励,继续保有学术进取之志,投入下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游士叙事视角下的明清小说地图”的研究之中。

2020年12月24日葛永海谨识于浙江师大

2021年8月28日修订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葛永海,1975年生,浙江嵊州人。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文学地理研究。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等6项,出版《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文学地理学原理》(合著)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分别为《新华文摘》等重要学术文摘转载,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性转载6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4篇,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