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 为何要使“智者不敢为”?

 舞酒绿林 2022-05-12

为了使“民不争”,“民不为盗”,“民心不乱”,老子推出“圣人之治”做榜样:“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除此之外,还要“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为何要使“智者不敢为”?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思虑深,不轻言。”只解释了“不敢为”,没说“智者”。

王弼注:“'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智者,谓知为也。”说了“智者”,没说“不敢为”。看现代名人解释:

余秋雨翻译:“常使智者不敢作为。”(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6页。)与原文差不多,也没解释“智者”。

陈鼓应今译:“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8页。)他认为“智者”是自作聪明的人。

“使夫智者不敢为。”这一句的解读关键是“智者”两字。如果按现代汉语聪明、智慧的褒义去理解,那就是说:“使那些有智慧的聪明人不敢作为”,这就在文理上说不通了。智,在此意为智术、智巧、投机,“智者”是指玩弄心术、投机取巧、爱耍小聪明的人。通俗地说,要使那些认为自己了不起的“智者”没有用武之地,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投机取巧,也不敢胡作非为。为何“智者不敢为”了呢?这就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树立谦虚、诚实、低调、健康、质朴等良好的道德规范,歪风邪气就会销声匿迹。大家都是老实人,以诚实守信为荣,个别鬼巧之人(所谓的智者)就会感到羞耻,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给投机取巧之人有可乘之机。

不过,现代社会“智者”还很多,如虚假广告者,伪劣产品者,欺世盗名者,行骗欺诈者等等,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使奸弄诈危害社会。所以当今社会,学习《道德经》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夫”在这里不是文言助词,而是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可以说成是“使这些(那些)智者不敢为。”

最后,老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治理天下不是不作为,而是一切行为都要遵循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原则,不过分强迫命令,不瞎折腾,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最后一句应该是这样翻译:

使那些善于智巧的人不敢妄为。治理天下的行为就是要遵从无为而治的原则,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