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世俗的独特的感悟

 清茶999 2022-05-12

公元725年,当时的李白只有24岁,从故乡出蜀,满怀着对于未来的期盼,写下了《峨眉山月歌》。此时的李白已经显现出了内心的那一种超越自然、超越世俗的诗仙气质,读他的这首诗,使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月亮独特的感悟,让这份感悟伴随着己亥年中秋节一起来临。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一首写月亮的精彩古诗,李白用这首古诗告别故乡的月亮。相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故乡的月亮是最容易引发人的思乡之情的。尤其是秋高气爽夜晚时的月亮,最大最圆最美,也最容易进入到诗人的心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巍峨的峨嵋山之前,悬挂着半轮秋月。这美丽的月亮勾勒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它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水当中,呈现出一幅流动的色彩。江水悠悠,波光粼粼,月亮倒映在其上,流光溢彩的画面呼之欲出。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在这样的景色当中,李白夜晚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故乡的月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李白此行就是要告别故乡。虽然对天上的故乡之月恋恋不舍,但是却挡不住小船奔向渝州的行程。

仔细品读这首古诗,还可以发现在其中包含了多个地名。第一句当中的“峨眉”,第二句当中的“平羌”,第三句当中的“清溪”和“三峡”,最后一句的“渝州”都是地名。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但未得人赏识。直到唐天宝元年(742年),由朋友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白的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的第二年(756年),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于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门下,不久即病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