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三不四”的数字比喻

 清茶999 2022-05-12

     人说“不三不四”意味着不像样、不正派的意思。 为什么拿“三”和“四”这两个数字来作比喻呢?我们可以先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来看看。

   《说文解字》解释“三”是:“天、地、人之道”。《周易》将天地人简化为“三才”之道,也就是说“三”涵盖了天、地、人之 道。“三”,衍生出“多、丰富”的含意,许多汉字用同样的三字相叠造成一字,成了“众多”的化身,如“鑫”表示兴盛、金多财多;“森”以三木表示木多、树木浓密的样子;“淼”是水多,水流广大无边际的样子;“焱”就是烈焰、火花;等等。

   带有“三”的词语很多,例如“三生有幸”表示幸运之极、“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顾茅庐”指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等等,表现了中华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解释“四”是:“四方之内”、“四分之形”。《周易》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说“四”表示天地阴阳变化组合成的四象,从而衍生种种现象。在中国文化中,“四”表现了天地四方种种现象,例如:四季、四方、四海等,由此组成了许多词,如四海为家、志在四方、四季如春等。

   说到人生,《论语》上说“四十而不惑”人生的黄金时期在于迈入“四十”这一最好的时期,方方面面都成熟了,种种能力发展到最强盛的时期,可以发挥抱负、贡献专长。

   当代以来,中国人对“四”不怀好感,过度忌讳谐音而自我束缚,但从中国的文化历史考察,“四”代表了天地阴阳变化之道,体现了自然规律。

说“不三不四”,就是不在天、地、人道中,不符合天地阴阳变化之道,不符合阴阳调和之道,所以就是不像样、不正派的东西或行为,这就是“不三不四”的深广内涵

注1:《说文解字》,作者为许慎(约58——约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注2:《周易》简介见从国共领袖的名字看《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