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母亲的“固执”

 书韵闲话 2022-05-12

“腰疼,前几天摔了一跤……今儿好多了。”“什么?!这几天我天天回来,你们也不作声!”母亲摔跤了一段时间,我后知后觉,气不打一处来。

不用说,这定是二老有意“保密”,尤其母亲“固执”久矣。

父母养育了五个儿女,我最小,但从未优待,家里家外的活儿,都与哥姐同享。左邻右舍常提醒父母,老幺年小力弱,肯念书又聪明,活儿打折,腾时学习。可母亲固执地一口回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一回家,旋置书包,接受劳动改造,风雨无阻、暑寒不改。而伙伴们却吹着泡泡糖、四处玩耍,不用面朝黄土背抵青天,除羡慕得心痒痒,更多是怪母亲无情和固执。多年后,听闻这些伙伴“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日子满地鸡毛,才懂了母亲的固执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菜地误时欠一季,少年耽搁误一生。”家里人多口阔,捉襟见肘,可母亲穷尽办法,一分钱掰做三分用,固执地供我读书。大学刚毕业,母亲“魔变”出钱,东拼西凑,固执地盖起楼房,只为我找对象容易些。当小姨问“哪来钱修屋”时,母亲几度哽咽,哭不出声,其中苦楚,唯母自知。

十二年前,我任教的高中距老家40多里,放月假。有次阴雨连绵月余,加之当时无“乌龟车”,回去忒难。

雨过初霁,我匆忙赶回老家:禾场边青烟袅袅,一堆衣物燃尽大半。细看,皆母常用之物。“哪门要烧掉?”我望着父母。坐在屋檐下的母亲两腮泛红,形容枯槁,目呆神恍。“你娘一个星期都没吃么得(多少)饭哒!”半晌,父亲沉重地说,“她在准备各人(自己)的后事。”我如五雷轰顶,眼潮鼻酸,驮上母亲赶往县城。

“重感冒,拖久哒,导致没胃口吃饭,引起身虚。”医生拿脉、听诊后,给了“定心丸”。我“雷”散天开,母亲也眼亮了起来。几天点滴吊毕,一切春暖花开。怕麻烦子女,母亲差点因“固执”害了自己。自此,每周至少回老家一次,手机24小时不休,以免重蹈覆辙。


多年来,母亲便秘缠身,有时七八天不见动静,以致思想压力大,抵抗力弱,小病不断。那年我生日,天雨风大,母亲在老家附近打针。中午下班回家,开门后,母亲竟坐在沙发上朝我笑。太意外,我一时楞然,暖涌心头。

“您一个人怎么晓得路?”“凭各人的印象……硬是找不到屋就原路返回。”母亲不识字,不知电话号码,鲜进城,罕见独自进城。可为了给我过生,78岁的母亲冒着跑空、迷路和饿肚(怕花钱)的风险,固执地拖着病体,顶着风雨,徒步六公里一个半小时,令儿感佩。

后来,在我的固执下,母亲终于妥协,上市医院做穿髓检查,查清便秘祸首,对症下药,老毛病得以改善,身体好转,但固执未变。这不,83岁了,摔伤还固执不语。好在伤情无大碍,否则,悔之晚矣。


娘在,家在,根在。又逢母亲节,愿母亲和天下母亲少些固执,多善待自己,永远康健、美丽。
作者为杨智慧语文工作室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