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新宇:心脏病的经络处方与特效穴结合调理方案

 咖啡时间 2022-05-12

重要提醒:

对于长期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做过支架、搭桥手术的患者,按揉穴位时力度要轻一点,避免过度的疼痛引起患者心里的恐慌;

做过支架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凝剂,不宜刮痧、拔罐,如果血小板严重低下也不适合按揉穴位;

慢性心脏病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腿脚浮肿等心衰表现要马上就医;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不可搬动患者,等候急救医生来处置。

对于心脏病的调理,给出这么多提醒,说明了一个问题:心脏极为重要

图片

心脏象一个泵,将新鲜血液通过血管布散到全身各处,使机体每一个细胞得到养分和氧气。细胞的代谢废物,也通过这个循环系统得到处理,排出体外。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人体细胞长时间得不到氧和养分,细胞就会凋亡,生命也会终结。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问题。心脏出现问题会导致心慌、胸闷、乏力、疲倦、气短、失眠、头晕、背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如果一直存在,就说明心脏功能在持续受损。心脏病患者不仅平时要承受身体痛苦,还要时刻担心诸如心肌梗死等急性问题的发作。

对于心脏疾患,首先要重视,要积极就医。其次要居家自我调理,在生活中做好防护。下面从常见心脏病、心脏节律问题、心悸问题以及心脏病预防急救的四个方面给出经络调理方案和建议。

常见心脏病的调理方案

不论是何种心脏病,都说明是心脏功能受损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要按揉疏通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来调理。

心经的常见堵点是上臂悬垂的松弛肌肉、少海穴、腕部四穴少府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是天泉穴、肘上二寸、肘下二寸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疏通后,心慌、胸闷、心口发紧的感觉会减轻。

身体是整体的,任何一个局部的痛苦都是多脏器功能受损或者失衡导致的。中医认为心和小肠是表里关系,它们的五行属性是火。心脏停止跳动时就意味着生命之火的熄灭,这个表里关系是心在内,小肠在外。未来,心脏病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这和饮食过分寒凉,使小肠内温度下降最终累及心脏有关

因此,心脏出现问题时要探查疏通小肠经。小肠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天宗穴后溪穴

图片

图片

根据五行的生克理论,心脏问题还要调肝和肾。肝属木,木生火,肝气顺畅会促进心火的提升。肾属水,水克火,肾气充足可以平抑过分的心火。对于长期患有心脏病的朋友,中医所说的肝肾功能会有下降(注意,不是现代医学肝功、肾功的指标),所以要疏通肝经、肾经的易堵塞穴位,维系这几个脏器的平衡。

肝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阴包穴太冲穴

图片

图片

肾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大钟穴照海穴水泉穴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五行生克理论,人体十二脏腑还有一种「五脏旁通」来两两联系。古人认为心和胆有关联,临床上心脏病患者往往伴有胆囊疾患,而胆囊不舒服的人,在检查中发现心脏也出现了问题。因此,调理心脏问题时,还要调节胆的功能。

胆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肩井穴、渊腋穴、风市穴泣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经线路上的悬垂赘肉是一块痰湿,它阻碍心经的气血运行,要坚持捻搓,每次、每侧捻搓3—5分钟,每天操作两、三次,坚持一周痛感会下降或消失,只要坚持捻搓,这块痰湿由于加强了局部代谢一定会缩小。

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以肱二头肌中线为重点,最终目标是让僵紧的肱二头肌变软。小肠经的天宗穴在肩胛骨的中心点,心脏病患者此处会僵硬,按揉天宗穴会疼痛,也要坚持疏通。

胆经肩井穴比较硬,可以用捏拿的手法来松解,每组10次,每次捏住肩井穴停留5秒再松开,每天坚持做五组,坚持一周,僵紧的肩膀会变软。渊腋穴在腋下三寸,尤其是左侧的渊腋穴距离心脏更近,敲击按揉会非常疼痛,按揉时力度可以轻一点。

上述其他易堵塞穴位可以用点揉的方式来疏通,每次每个穴位按揉两分钟即可,每天两、三次,坚持一周这些穴位的痛感会下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疏通经络贵在平时的坚持。

由于多条经络都有堵塞,可以制定计划,每天疏理三条经络。第一周疏通心经、心包经、小肠经的易堵塞穴位,第二周疏通肝经、肾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分布着联系十二脏腑的背俞穴,对应心包和心的是厥阴俞穴心俞穴,分别在第四胸椎和第五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宽处。很多人的两个肩胛骨中间区域僵紧、酸痛,这就是厥阴俞穴和心俞穴的位置。

图片

图片

疏通厥阴俞穴和心俞穴可以直接调节心脏功能,最方便的方法是刮痧。每周可以刮一次,刮痧时力度以不疼为度,以厥阴俞穴和心俞穴为主,开始几次出痧较多,坚持几周,痧可能就少了,说明局部气血运行顺畅,垃圾变少。

多年的心脏病患者,后背肌肉都很僵紧,要坚持每天睡前捏脊三遍。开始捏脊也会很痛,坚持一周痛感会消失,说明皮肤、肌肉、骨骼的关系恢复了,间接也对十二脏器进行微刺激。(路新宇:捏脊,人人都要掌握的健身法

心率失常的调理方案

正常心率是每分钟60—100下。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出了一般范围,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古人云:平人不病。出现心律失常已经说明这个机体是不正常的,要马上就医

中医不是治病的,中医是调常的。要调节这个心率失常就要恢复心的平常状态,而疏通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是简便的手段。(疏通方法见上文)

当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痛感消失后,心慌、胸闷、心跳异常的感觉会减轻或消失。

在中医看来,肝、肺两大脏器与生命的节律有关。肝属木,木曰曲直,体内凡是有来有往、来回屈伸、带有节律的功能都有肝的参与。

肺主治节,这个「节」除了关节的意思外,还有节奏、节律的意思。古代修炼的人强调「调息」,「息」是吸气与呼气之间的时间,通过主动练习让这个时间尽量拉长,在极静状态下,其它脏器就会在最佳状态上运行,通过呼吸的调节与天地同步,这是调「息」健体的原理。

既然是节律失常,调节心脏节律问题还要疏通肝经、肺经。

肺经的常用易堵塞穴位是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

图片

图片

图片

需要提示的是,按揉时力度不要太大,要想到疏通经络易堵塞穴位的最终目的是松解局部的僵紧,心脏病人尤其容易紧张,力度轻柔一点,有助于放松。当肌肉舒缓、穴位痛感下降后,经络相对应的脏腑功能也就恢复了。

出现心率失常,还可以按揉劳宫穴来养心安神。劳宫穴在掌心,握拳中指指尖下面即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经常性的揉一揉,会舒缓心脏的紧张状态。

心悸问题的调理方案

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率失常,表现为心悸。古人称「心中大动」,甚至心跳之间会有暂停,摸脉搏时会感觉到跳三下或四下会停一下。熬夜、焦虑、压力过大,身体超负荷运转的行为,对于心脏的影响极大,容易引起这种异常悸动。

我曾经有过心悸问题。这种悸动发作时感觉非常强烈,我甚至隔着衬衫能看到心尖的跳动,同时伴有恐惧感。反思自己,发现是由于连续出差,差旅中休息、睡眠不正常导致的。

我首先调整作息,放松心情,每天早睡觉,坚持按揉心经、心包经和肝经的易堵塞穴位。三天左右,穴位的痛感下降后,我心悸的感觉也随之消失了。

当心悸发作的时候,心经极泉穴可以救急。极泉穴在腋窝顶点。

图片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在极泉穴上点揉、弹拨,如果疼痛明显可以稍微加大一下点揉的力度,但不要暴力,当极泉穴痛感下降的时候,心跳也会稳定下来。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疏通经络后心悸改善不明显,还是要请当地中医当面辨证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心脏问题的预防和急救 

预防在先,防患未然。平常之人,应坚持疏通心经、心包经、小肠经、肝经、肾经、胆经,调理身体的同时及时清除心脏隐患。

如果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更多精力疏通这些穴位,那一定要重视身体的三处僵紧。这三处僵紧是心包经肱二头肌线路、肝经阴包穴和小肠经的天宗穴

肱二头肌上下端的易堵塞穴位要坚持按揉,保持气血在心包经这段线路的运行畅通,使心保持良好状态。肝经阴包穴的僵紧疼痛说明肝气郁结,日久伤心。观察身边的心脏病患者,我们发现多数人的肩胛区域是僵硬板结的,这是小肠经不通的表现。

当今人们,饮食习惯寒凉,这会导致小肠阴寒,小肠经经过肩胛骨,如果小肠有寒,它的直观表现是肩胛部肌肉僵紧,这是因为气血在肩部运行缓慢,局部肌肉缺乏养分,所以变得僵紧、板结。小肠持续出现问题,必然累及心脏,心属火,最怕寒凉,所以未来心脏病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生活、工作中即使再繁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呵护身体,三处僵紧很直观,很容易找到,只要动手实践,它们就会变软。平时做到尽量不熬夜、少焦虑、远离寒凉,也就是预防在前了。路新宇:保护心脏,按揉身体三处僵紧

如果心脏出现心悸、憋闷、无力、濒死感的问题,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未赶到现场的时候,亲友可以按揉穴位来帮助身体。

图片

天泉穴、肘上二寸、阴包穴要马上按揉,在患者憋闷痛苦的时候这三个位置会非常僵紧,可以用掌根来按揉,如果肌肉僵紧有松解变柔软了,心慌憋闷的状态会好转。

在按揉天泉穴和阴包穴的同时,其他人可以按揉腋下三寸的渊腋穴和胸骨中央的膻中穴,点按掌面中线腕横纹上三指宽的内关穴与合谷穴来配合。

希望如此操作,为医护人员到来之前赢得抢救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