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道者日记(十四)

 成长图书馆史 2022-05-12
文章图片1

大唐乾封元年二月

吾与和尚离长安,沿湟水流域西行,十五日,行至一荒蛮村寨,四面环山,百余土坯小院依山傍河无序散落,炊烟袅袅。

正值日暮时分,寒阳漠漠,冰雪未消。

吾曰:“大德何处安身?”

和尚曰:“有大宅院,随吾行。”

二人穿寨而过,遇诸多村妇莽汉,衣衫褴褛,皆驻足而视,目露讶异畏惧之色。

村外,有松林郁郁,延伸山顶,半坡立一大宅,整洁庄严,朱门半掩。

左联:道可道,非常道

右联:名可名,非常名

横批:洞观天下

和尚哈哈大笑,至门前高声曰:

“阿弥陀佛!施主,游方僧人途径贵地,可否借宿一宿?”

半响,出来一童子,拱手曰:

“主人有请两位师父。”

和尚与吾随童子穿过庭院,来到正厅,迎面墙上挂一副老子倒骑青牛出关图,左右书:

天雨大,不润无根草

道法宽,要度有心人

底下案几焚香三炷,青烟袅袅。一老者须发如银,面色红润,盘腿端坐太师椅上。见二人进来,老者下地颔首致意,将两人引入偏房,命童子奉茶传饭。

吾合掌答谢,问:“老神仙何故住此荒僻之地?”

老者曰:“吾本在天子脚下任职,后告老还乡,此奈吾出生地,落叶归根耳。”

和尚曰:“先生礼佛乎?”

老者凛然曰:“佛门修死,吾修生!”

和尚曰:“吾闻:道可道,非常道。先生修生,已可道,可道即非常道,非常道者,迁流不息也!修之可有益乎?”

老者曰:“和尚巧舌!修生者,道之大用也!下手处还在不可道处,若无大用,修之何益?”

和尚曰:“大用在何?”

老者不语,隔门见童子正端着茶盘行至院中,遂闭目凝神,就见茶盘从童子手中冉冉飞起,童子大惊,扪空追逐,及至赶到,盘子已徐徐落至三人桌上,清香四溢。

和尚抚掌大笑曰:“妙哉!”

老者喜而自谦曰:“雕虫小技矣!”

和尚曰:“如此,还有大用乎?可去天上摘些蟠桃解馋?”

老者曰:“羽化升仙,方才可以,吾道不及此耳!不过吾闻南国有橙,正当成熟,和尚吃否?”

和尚曰:“然。”

老者曰:“须去静室,汝等不可打扰,须臾便来!”

和尚合掌,目送老者离去,未几,突然抓起桌上茶盏,猛吸一口,隔门吹出,直上云霄,呼啸如雷,惊动了一院子的丫鬟婆子出来观望。

紧接着,就见老者从静室仓皇逃出,跪在院子里对空连连叩拜。

和尚搀起老者,吩咐众人散去,回到室内双手合十曰:“得罪!”

老者曰:“和尚何出此言?”

和尚曰:“老施主方才见到什么?如此惊慌。”

老者曰:“吾元神出窍,方升空中,突然一阵血雨,雷声隆隆,有几十柄大刀向吾飞来,亏吾走得急,不曾毁灭真体!吾思维一定是拨弄神通,惹犯天怒,故跪拜谢罪耳!”

和尚听了哈哈大笑,拿起空茶盏示意老者曰:“施主所见血雨可似这浓茶水?大刀可如这茶叶瓣?”

老者闻言,羞愧满面,倒头参拜和尚。

文章图片2

竖日,吾与和尚辞别,老者再三挽留曰:“老夫愚陋,不知佛法高深莫测,得罪得罪,还望和尚开示!”

和尚曰:“施主所言高深莫测者,非佛法矣!如施主之技耳!舍本逐末,尚在识心里做功夫。若执迷不悟,终难见道!吾有一大法门,可破所有惑业,今生即可了生脱死,施主愿闻乎?”

老者曰:“和尚请讲。”

和尚曰:“西方有净土,曰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持世,教化众生,该世界广阔平坦,黄金铺地,四时清凉,殊无热脑,亭台楼阁,玉雕金砌,八宝庄严,宛然有序,花雨妙曼,梵音缭绕,衣食丰饶,随念而足,长生不死,妙乐恒有!若登彼岸,永不退转,朝夕成佛,独尊天下!”

老者曰:“如此殊甚之地,如何去得?”

和尚曰:“此法简单,只需一心持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信愿俱足,临命终时,借佛宏大愿力,决定往生彼国。吾观此处偏远陋地,不闻佛名,难见佛法,众生惶然,不知所归,此一法门,最是当机。施主若能信受宣扬,于水火之中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福报齐天,功德无量矣!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老者合掌曰:“甚好、甚好!只是荒野陋地,人心愚钝,如何教化?”

和尚曰:“施主愿舍财否?”

老者曰:“吾一世为官,家财颇丰,修道以来,早淡薄名利,和尚只管用度。”

和尚闻言对老者深施一礼曰:“汝菩萨矣!和尚自有定数。”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