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

 负鹏载舟 2022-05-12


作者:孔德立,张晓琳,张冬梅
作者单位: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吉林市医院
皮肤科,吉林
吉林 132001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中医药疗法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因病毒累及神经节后根而发病。本病骤然发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集簇性水疱,排列呈带状,伴有神经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临床上除出现皮肤红斑、水疱外,其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且多为首发症状,疼痛在皮肤疱疹愈后可持续数周、数月不等,称疱疹后遗神经痛。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皮肤性病学》4版教材的诊疗标准,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原皮疹分布区域的**、烧灼样疼痛,通过相应检查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相关疾病,无严重心、肺、肾疾病。本组观察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1岁,平均56.2岁;病程最长13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65个月。

  2  治疗方法

  中药汤剂内服药物组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芩各15g,山栀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3剂外敷。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剂。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1995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无缓解。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45岁,2002915日初诊,初始右侧腰肋部皮肤灼热刺痛,2d后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大小疱疹,疼痛加剧,给青霉素、病毒唑等药物静滴,阿昔洛韦软膏外用3d效果不佳,遂投自拟中药方治疗。处方: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芩各15g,山栀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外敷。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剂,1d后疱疹大部分溃烂,疼痛明显减轻,第2d对未完全溃烂的疱疹续敷药,溃烂处敷消炎膏,3d后疱疹全部结痂,痛感消失而愈。

  5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发于外,气血瘀滞为其病因病机。治宜清热凉血、燥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拔毒散结,故笔者辨证选用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黄芩、板蓝根、生地、山栀子、木通清热利湿解毒;延胡索、郁金、当归、丹参活血通络止痛;柴胡、木香疏理肝脾、使气行而血行;外用儿茶清热收湿;五倍子清散热毒、消肿止痒;独角连、马钱子拔毒、清热散结、通络止痛;黄连清血热、除湿火、解毒消肿;冰片散郁热火毒、透邪通经。内外结合,共奏奇效。现代研究证明,方中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黄芩、龙胆草等中药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和抗毒、减毒、灭活作用。水煎内服,有效成分直入血中,能迅速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提高肌体抗病能力,有效地对抗病毒,加快炎症的消退,再配以局部外敷,药力直捣病所,局部药物浓度增高,扩张皮肤血管,加速血液流通,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祛湿、化瘀凉血、通经活络、退疱止痛止痒之效,有助于疱疹消散干涸、结痂脱落,减轻局部神经性疼痛,且毒副作用较小[1]。

【参考文献】
  [1]刘远姝.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带状疱疹4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