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刚开始练口语的雕虫小技

 张海露Eric 2022-05-12

来泰国一年多,泰语还停留在刚来一个月的水平。主要是动力不足——平时用英语加泰语加比比划划也够用,实在不行用 Google translate。

最近认识了些泰国朋友,对泰语又有了兴趣。每天佛系自学一会泰语,主要增加点词汇量,有了印象听泰国人说话时就能有效输入啦。

初学泰语,我常用 Google Translate 练习。有感而发,在此分享一个刚开始练口语的雕虫小技:用 Google Translate 或同类工具练口语。

1. 练发音

我死磕英语发音时养成一个习惯:如果怕自己发音不准,先对 Siri 说一遍,如果机器可以识别,发音应该过关了。

用 Google Translate 也是同样的原理,在没有他人反馈时,用语音识别功能练习发音。泰语和中文一样讲究语调,稍不注意就念不对,一句 come back soon 我练了好几遍才算「稳了」,这比我一个人瞎念更有效:

放到英文练习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着重练习自己不确定的音。比如 fine/fun/fan:

忽略这里的翻译,我们只是利用它的语音识别功能。如果你的发音有些硬伤,可以一边练习基本音标发音位置,一边用这种方式造句检测。

2. 练背诵

前两天写了篇《学语言的基本功/捷径——背!》,我们也可以用语音识别练背诵。比如我随口背了句《魔法树屋》:

这样背一来可以检测发音是否过关,二来检验背诵是否达标。

3. 练口语

所有即兴口语的背后都是反复练习。刚开始练习口语时,可以先有备而来,提前做功课。比如先把最常见的话题准备好,用 app 练手。

刚开始练口语,经常会卡壳。这时可以先将就,利用翻译功能得到一个凑合的版本。比如我用中文说了这段话:

英文版本是不是还 Okay?口语嘛,先别要求那么高,别嫌弃用词平凡句式无奇。看完参考的翻译,自己再说一遍:

那些极其没有识别的地方可能是你说得不够清楚。练口语,别急着拽洋腔洋调。先说得大方清楚,基本功扎实了再往「地道」发展,否则很容易东施效颦。


我说的这个雕虫小技适合刚开始练口语的学习者。它的核心理念是练习有反馈,能创造「用英语」的成就感。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无非是多用,无非是 don't shy, just try。但 just try 本身就很难呀。说不要面子?谁「热爱丢脸」?谁想给别人添麻烦耽误别人?just try 也需要策略。心态上别为自己外语不够流利而道歉,方法上也在舒适区内勤学苦练。有了成就感和自信,用英语交流的欲望自然变得强烈,到时你想 shy 都 shy 不住。

你的英语肯定比我的泰语强许多倍,泰语的字我一个都还不认识。不过我这点泰语用得很开心——学外语是为了更自信更开心,而不是越学越怂越讨厌自己。

别问自己「我英语好不好?」只要你觉得好、够用,那就够好,不用跟别人比。你的需求可能只是工作生活中的交流,别人可能是吃语言这碗饭。比不了,也没必要。更多问自己「我是否享受学习的过程?」心态调整好,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猜你还想读:

· 我写的这句英语正确吗?

· 学语言的基本功/捷径——背!

· 如何解决英语的发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