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 淵:《春秋左傳》鄭國“高渠彌”名字解詁[1]

 Kath2633 2022-05-12

《春秋左傳》鄭國“高渠彌”名字解詁[1]

徐  淵

(同濟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082)

[摘  要]《左傳》鄭國大夫“高渠彌”名字中 “渠彌”二字杜預注、孔穎達疏無說,歷來無訓釋,不可解其義。通過對“鉏”“彌”二字故訓的梳理,可知“彌”即“䥸”之借字,“鉏”“䥸”二字可以互訓。“渠”是“鉏”的借字,“高渠彌”實即“高鉏彌”。“高渠彌”與先秦人物名“西乞術”“白乙丙”的組成相同,都是“氏”+“字”+“名”的結構。

[關鍵詞]高渠彌  鉏  䥸  名字互訓

    春秋早期,鄭國莊、厲間大夫高渠彌對鄭國政局走向影響頗深,《左傳》桓公五年秋繻葛之戰,“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 “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此役終以“王卒大敗”告終。當是之時,高渠彌似已是鄭莊公之卿,亦或莊公因此役高氏之功而封其爲卿。《左傳》桓公十七年有“初,鄭伯將以高渠彌爲卿。昭公惡之,固諫,不聽。”此“鄭伯”指鄭莊公,昭公時爲世子,與高渠彌有隙,故“固諫”鄭莊公,而莊公“不聽”,可見高氏頗受莊公信用。此年,鄭昭公因前一年厲公出奔櫟而回國,踐位稱君。昭公得位不久,高渠彌因“懼其殺已”,“弒昭公而立公子亹”。高渠彌與祭仲同執政柄,弒君作亂,擅行廢立。《左傳》桓公十八年,“秋,齊侯師于首止。子亹會之,高渠彌相”,齊襄公由於高渠彌弒君、子亹僭立,故“殺子亹而轘高渠彌”。

    高渠彌是春秋早期鄭國重要的歷史人物,以上略述高渠彌事跡。細審“高渠彌”之名,與同時鄭國卿大夫之名“祭足”(祭仲)、“原繁”、“洩駕”皆不類。《左傳》桓公十七年,“公子達曰:'高伯其爲戮乎!復惡已甚矣。’”高伯即高渠彌,可見高渠彌以“高”爲氏,此項與其他三位鄭國卿大夫“祭氏”“原氏”“洩氏”同。然則“渠彌”何義?杜預注、孔穎達疏皆無說。以下試爲之解詁。

一  先秦人名中“鉏”“彌”互訓

《左傳》中以“鉏”爲名者甚眾,如 “强鉏”(莊公十六年,鄭人)、“孔將鉏”(僖公二十八年,鄭大夫)、“公子鉏”(襄公二十一年,齊公族)、隰鉏(襄二十五年,齊大夫)、雍鉏(襄公二十六年,衛人)、“公孫鉏”(襄三十年,鄭公族)、“徐鉏”(昭公十六年,邾大夫)、“籍丘子鉏”(定公八年,齊大夫)等。又有以“朱鉏”爲名者數人,如“買朱鉏”(襄公三十一年,莒君)、“析朱鉏”(昭公二十年,鄭人)、樂朱鉏(哀公二十六年,宋人)。

    《說文·金部》“鉏,立薅所用也。” [2]《急就篇》卷三“鈐䥦鉤銍斧鑿鉏”,顏師古注:“鉏,去草之具也,一名兹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見冀缺耨”,杜預注:“耨,又作鉏。”《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鉏櫌棘矜”,《集解》引服虔曰:“以鉏柄及棘作矛槿也。”《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有“非其種者,鉏而去之。”又《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浦興祖《楚辭考異》:“鋤,一作鉏。”《爾雅·釋鳥》:“鷺,舂鉏”,《經典釋文》引文“鉏”作“鋤”,云:“字又作鉏”。[3]由上可見,先秦人名中之“鉏”字,很可能指的就是除草的工具——後世所謂的“鋤”,即《說文》用於“立薅斫”[4]的工具。

    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詁上》(以下簡稱《名字解詁》)“魯季公彌字鉏、齊犁彌字且”條云:

“且”即“鉏”之假借也,“彌”讀爲“䥸”,《玉篇》:“䥸(亡支切),青州人呼鐮也。”《說文》:“鉏,立薅斫也。” “䥸”“鉏”皆所以芟夷者,故名“䥸”字“鉏”。[5]

    《名字解詁》以《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季公彌”之字爲“鉏”,證定公九年“犁彌”之字“且”爲“鉏”之假借(《史記·齊太公世家》作“黎鉏”),其說可信。襄二十三年稱“公鉏”者,同年又稱“公彌”,杜預《解詁》云:“魯季公彌,字鉏”。可見“彌”與“鉏”可以互訓。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以下簡稱《名號研究》)分析“公彌”名字時說:

據《傳》及杜注,公彌即公鉏,《傳》載其父季武子曰:“彌與紇……”稱其子曰彌,則彌,其名也,稱公彌者,魯君之子及三家之後得以公字冠名字上,……謂鉏爲其字,是也。[6]

至此,王引之說“彌”與“鉏”互訓,“彌”之本字或爲《玉篇》之“䥸”字[7],訓爲“立薅斫”之具,確屬不刊之論。

二  “公鉏氏”“子鉏氏”“鉏氏”

    《左傳》中有以“公鉏”爲氏者,方炫琛《名號研究》“公彌”條云:

公彌字鉏,又稱公鉏者,亦於字上冠與公室有關之“公”字也,同《傳》稱公鉏氏者,謂公鉏家也。因其以鉏爲字稱公鉏,故其子孫以公鉏爲氏。[8]

    《左傳》定公八年有“公彌”之曾孫“公鉏極”。可見“公彌”以“鉏”爲字,後世以“公鉏”爲氏。

    《左傳》中又有以“子鉏”爲氏者。哀公十四年“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杜注:“車子,微者。鉏商,名。”認爲“車子”爲其身份,“鉏商”是其名。孔穎達《疏》引服虔云:“車,車士,微者也。子,姓。鉏商,名。”[9]認爲“子”爲其姓,“鉏商”是其名。《孔子家語·辯物篇》有“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鉏商”,王肅注:“車士,將車者也。子,姓。鉏商,名。”看法與服虔略同。《孔叢子·記問篇》有“叔孫氏之車子曰鉏商”,襲用杜預之說。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九《春秋左傳下》“叔孫氏之車子鉏商”條辨之甚細,云:

服以車爲車士,是也。《聘禮·記》“朌肉及廋、車”,鄭注曰:“廋,廋人也。車,巾車也。二人掌視車馬之官也。”《晋語》“其上朝升之而莫戮其車”,韋注曰:“車,車僕也,則主車之人即謂之車。”哀六年《傳》有鮑子之臣“差車鮑點”,杜彼注曰:“差車,主車之官。”此《傳》曰:“叔孫氏之車,蓋叔孫氏之差車也。”《元和姓纂》“殷湯子姓”引《風俗通義》曰:“《左傳》有子鉏商,蓋亦謂車爲車士,故以子屬下讀。”是服說長于杜矣,而未盡也。

春秋時婦人稱姓,男子則稱氏族,以子爲姓,非也。今案“子鉏”蓋其氏,“商”其名也,《傳》凡言“子儀克”“子越椒”之類,上二字皆字也;“子服何”“子人九”之類,上二字皆以先世之字爲氏也。成十六年及哀五年《傳》皆有“公子鉏”,定八年《傳》有“籍丘子鉏”,是春秋時多以鉏爲名字,今此“子鉏”知非字者,古人名字相應,“鉏”與“商”不相應故也。[10]

    王引之以爲“子鉏”是氏,非名,舉“子服氏”“子人氏”爲例。又進一步說:

《廣韵》“鉏”字注曰:“又姓,《左傳》有鉏麑,則春秋時有以鉏爲氏者。《漢書·古今人表》有“子鉏商”,是“子”屬下讀之明證也。《易林》“訟”之“同人”:“子鉏執麟……《春秋》作經”,蔡邕《麟頌》:“庶士子鉏,獲諸西狩”,是“子鉏”連讀之明證也。

    其實,《左傳》中以“子某”爲氏的氏族頗多,除了上舉魯子服氏、鄭子人氏以外,可考者還有魯子家氏、齊子淵氏等。

    子服氏是魯仲孫蔑之子、仲孫它之後,屬仲孫氏。仲孫它名“它”,字“服”。“服”字前冠以美稱,故後世以“子服”爲氏。子人氏是齊僖公母弟公子人之後,公子人名“語”,字“人”,以美稱“子”冠其前,故後世以“子人”爲氏。魯公孫歸父名“歸”,字“家”,以美稱“子”字冠字上爲稱,曰“子家”,而後人即以“子家”爲氏。齊國“子淵捷”,《名號研究》分析其名字云:

《左》昭八“逐子成、子工、子車”,杜注:“三子,齊大夫……子車,頃公之孫捷也。”《左》昭十“反子城、子公、公孫捷”,即稱“子車”爲“公孫捷”。又《左》昭二十六“齊子淵捷從洩聲子……子車曰……”,杜注:“子車即子淵捷。”則子車、公孫捷、子淵捷一人也。

《通志·氏族略》第三:“子泉氏,姜姓,《世本》'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子泉之後也。’又子泉捷,齊大夫,見《新序》。”《左通補釋》二十七謂此“子泉”之“泉”當作“淵”,從唐諱作“泉”,幷引《潜夫論·志氏姓》“齊之子淵氏,姜姓也”以爲證。然則據鄭樵之說推之,公孫捷父當字淵,以“子”配字曰“子淵”,爲通行之名號,而公孫捷因以爲氏者也。《傳》稱公孫捷、又稱子車者,《解詁》云:“齊公孫捷,字子車。”以捷爲其名,子車爲其字。[11]

    由上可見,所謂“子某氏”之“子”,皆是作爲氏的“字”之前美稱“子”的遺留。所謂“子某氏”之“某”,與先秦其他氏的主要來源——本族始祖“公子”“公孫”之字——無別。“某氏”與“子某氏”二者的區別,唯前加“子”而已。在表示氏的“字”前加行輩“伯”“仲““叔”“季”,加表示公室所出的“公”字,與加表示美稱的“子”字,都是先秦氏稱組成的常例。“子鉏氏”“公鉏氏”“鉏氏”的祖先可能皆以“鉏”爲字。羅福頤編《漢印文字徵》所收漢印文字中即有以“鉏”爲姓的例子,如“鉏詩”“鉏壽”等[12],皆是其例。由是可知,先秦時人以“鉏”爲字者,可謂眾矣。

三  “高渠彌”即“高鉏彌”

    《史記·孔子世家》有“宦者雍渠參乘出”。雍渠爲衛國宦臣,有寵於衛靈公。是時孔子在衛,見雍渠與靈公及夫人南子同車參乘,招搖過市,憤而離衛赴曹。先秦文獻中,“雍渠”又作“雍疸”[13](《戰國策·趙策三》)、“雍鉏”(《左傳》、《韓非子·難四》)、“癰疽”(《孟子·萬章上》)、“雍雎”(《說苑·至公》)。以上四名,實同一人,清翟灝《四書考異》云:“均爲聲同通借耳。”[14]

    《黃帝內經·靈樞經》之《癰疽篇》云:“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又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有“雎”病條,整理者認爲“雎”應讀作“疽”[15]。《孟子》稱“雍渠”爲“癰疽”,《說苑》稱之爲“雍雎”,顯然都是用諧聲詞來表示對“雍渠”的輕蔑厭惡,將之比作衛國的“癰”與“疽”。實際上,“雍鉏”才是其本名,“雍鉏”即“雍渠”。

根據對“雍渠”的分析,再來看“高渠彌”的名字釋義。關於“高渠彌”名字歷來無說,《名號研究》“高渠彌”條認爲:

    《左》桓五“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左》桓十七謂“高渠彌弒昭公”……“渠彌”蓋其名也,“高”則其氏也,故《左》桓十七公子達稱其爲“高伯”,楊注:“高伯,伯蓋渠彌之字,所謂五十以伯仲也。”[16]

    以上分析蓋因襲成說,不能令人信服。我們認爲,“高渠彌”之“彌”就是前述“公彌”之“彌”,是“高渠彌”的名,訓作“青州人呼鐮也”的“䥸”。“渠”則是“高渠彌”的字,借“渠”表“鉏”,其例與“雍鉏”文獻又稱“雍渠”同。“高渠彌”的名字結構爲“氏”+“字”+“名”。

    “高渠彌”,《史記·秦本紀》作“高渠眯”。《左傳》宣公二年、六年有“提彌明”,《史記·晉世家》並作“示眯明”。《史記索引》引鄒誕云:“示眯即祁彌,即《左傳》之提彌明也。以眯爲彌,亦音相近耳。”[17]可見《左傳》中“彌”字作人名用時,在《史記》多改寫作“眯”,可能是受秦系文字使用習慣的影響,其字本當作“彌”。

    戰國晚期的“上郡守逪戈”(秦器),有銘文“十九年上郡守逪造,高工師竈,丞造,工隸臣渠”[18],秦印中有名“王渠”“公乘渠”者[19],《嶽麓秦簡(叁)》《癸、瑣相移謀購案》0157簡及1491/0923簡有“士五(伍)瑣、渠、樂曰”“癸等追瑣、渠、樂”[20],以上均是秦國或秦代以“渠”作爲人名的實例。先秦出土文獻中不見“鉏”字,有論者認爲《上博六·慎子曰恭儉》中的“樝”字用作“鉏”[21],可備一說。由於“䥸”是後起字,因此“高渠彌”很可能反映了先秦人物姓名本來的某種實際用字情況。

四  先秦名字連言者皆先字後名

    與“高渠彌”字名連用相類似的例子在先秦頗爲常見,如“子儀克”“子越椒”“孟明視”“西乞術”“白丙乙”等。子儀克爲宋人,字儀,名克。子越椒,即鬭椒,鬬伯比之孫,名椒,字越,又字伯棼。孟明視,孔穎達《疏》云:“《世族譜》以百里孟明視爲百里奚之子,則姓百里,名視,字孟明。”西乞術,《左傳》又稱西乞,術是其名,文公十二年有“秦伯使術來聘”可證。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二《解詁上》“秦西術字乞”條云:

“術”讀爲“遂”。文十二年《公羊》經正作“遂”。“乞”讀爲“訖”。遂,終也,竟也。《逸周書·大子晉》篇孔注云:“遂,終也。”《廣雅》云:“遂,竟也。”訖亦終也,竟也。《爾雅》云:“訖,止也。”止亦終也。《漢書·西域傳》顏注云:“訖,竟也。” [22]

    “遂”與“術”通用的例子還有一些。《禮記·月令》“審端經術”,鄭玄注:“'術’,《周禮》作'遂’。”《禮記·學記》“術有序”,鄭玄注:“術當爲遂,聲之誤也。”術爲牀母物部字,遂爲邪母微部字,聲母俱屬齒頭音,韻部爲陰陽對轉關係,聲音接近,故“西乞術”即“西乞遂”,以西爲氏,名術,字乞。白乙丙,《左傳》又稱“白乙”。春秋時,以干支爲名者多有,如鄭石癸字甲父,衛夏戊字丁,楚公子午字子庚,楚公子壬字子辛,魯泄柳字子庚,皆是其例。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三《春秋名字解詁下》(以下簡稱《解詁下》)“秦白丙字乙”條云:

丙,火也,剛日也;乙,木也,柔日也。名丙字乙者,取火生於木又剛柔相濟也。[23]

    故白乙丙者,以白爲氏,名丙,字乙。與夏戊字丁義同。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三《解詁下》附“魯泄柳字子庚”條云:

《孟子·告子篇》“子柳、子思爲臣”,趙注曰:“子柳,泄柳也。”《說苑·雜言篇》“子柳”作“子庚”。錢氏廣伯曰:“柳”亦當讀爲“丣”。引之案:“丣,古文酉。”《淮南·時則》篇云:“仲秋之月,招搖指酉,其日庚午,故名酉字庚。”[24]

    王氏之說,本《說文解字》“酉,古文作丣。”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六月》:“酉(柳),百事吉。”[25]馬王堆帛書《五行·說》:“酉(柳)下子輕思於翟。”[26]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堪輿》第六簡:“酉(柳)、七星、張。”[27]以上皆是傳世文獻“柳”原作“酉”之證。

    “孔父嘉”“華父督”也是《左傳》中字名連言的顯證。孔父嘉,孔子先祖,名嘉,字孔,父是尊稱。華父督,宋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名督,字華,宋國華氏之祖。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 孔穎達《疏》總結說:“古人名字連言,皆先字後名”[28],從以上的例子看來無疑是正確的。高渠彌以高爲氏,名彌,字渠,正與例合。《左傳》中的“西乞術”“白丙乙”與“高渠彌”名字的結構全同,皆是“氏”+“字”+“名”。

    《左傳》史料來源繽紛,其中人名的組成靈活多樣,故“高渠彌”之名未經整齊化[29]毫不足怪。後人由於既不知“渠”爲“鉏”之借,又不了解“彌”可與“鉏”互訓,故誤以爲“渠彌”乃高伯之名,遂使“渠彌”之名不得其解。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 Gao Qu Mi(高渠彌)

Abstract: Gao Qu Mi(高渠彌) is the name of an official in the Zheng State mentioned in Zuo Zhuan, the meaning of which, however, is not discussed in the noted by Du Yu and Kong Shuda. According to related literature, Mi(彌) is the borrowed form of Mi(䥸) while Mi(䥸) and Zu(鉏) are synonyms. Qu(渠) can also be written as Chu(鉏). Therefore, the name Gao Qu Mi(高渠彌) can be written as Gao Chu Mi(高鉏彌). The name Gao Qu Mi(高渠彌) shares the same structure of “family name + courtesy name + given name” with names such as Xi Qi Shu(西乞術) and Bai Yi Bing(白乙丙) in the pre-Qin period; hence the meaning of Qu Mi(渠彌).

Keywords: Gao Qu Mi(高渠彌);Chu(鉏); Mi(䥸); mutual glossing of names

【作者簡介】徐淵,男,上海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同濟大學經學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出土文獻、訓詁學、文字學的研究。

[1]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春秋》三傳學術通史”(編號:19ZDA252)成果之一;本項目亦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出土商周禮類文獻綜合研究”(編號:19YJC770056)資助。

[2]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96頁。

[3]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三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703頁。

[4] 《廣韻》引作“《說文》曰立薅斫也”,當以《廣韻》爲是,見〔北宋〕陳彭年等撰、周祖謨校:《廣韻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71頁。

[5]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册)卷二十二,朱維錚主編:《中國經學史基本叢書》第六冊,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第115頁。

[6] 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臺灣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臺北,1983年,第198-199頁。

[7] “䥸”,當是“彌”的後起本字。

[8] 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第198-199頁。

[9]〔東周〕左丘明撰,〔東漢〕何休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930頁。

[10]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册)卷十九,第38-39頁。

[11] 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第187頁。

[12] 羅福頤編:《增訂漢印文字徵》(下册)卷十四,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622頁。

[13] “雍疸”當是“雍疽”之字誤。

[14] “渠”,群母魚部字;“鉏”,牀母魚部字。群母爲牙音,牀母爲齒頭音,二字韻部雖同,但聲母還有一定距離,通用的具體原因還待細考。

[15]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册),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14頁。

[16] 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第448頁。

[17]〔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趙生群整理:《史記》(修訂本)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2007頁。“眯”“彌”同爲明母脂部字,聲音相近,上古相通。

[18] “上郡守逪戈”釋文所采用的是劉釗、江小角《安徽桐城出土秦十九年上郡守逪戈考》,來源: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80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19] 許志雄主編:《秦印文字彙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第220頁。

[20]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13頁。

[21] 劉洪濤、劉建民:《上博竹書〈慎子曰恭儉〉》校讀,《簡帛》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4頁。

[22]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册)卷二十二,第112頁。

[23] 同上。

[24]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册)卷二十三,第123頁。

[2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7頁。

[26]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四册),第70頁。

[27]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03頁。

[28]〔東周〕左丘明撰、〔東漢〕何休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七,第541頁。

[29] 如《左傳》僖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僖公三十三年“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所舉人名皆不整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