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197)转守为攻(附音频)

 沉映香 2022-05-12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公元410年六月,鉴于刘裕守卫建康之功,东晋朝廷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刘裕只接受了黄铖,其他职位一概推辞。
不久,东晋朝廷又以车骑中军司马庾悦为江州刺史。庾悦出身颍川庾氏,庾亮曾孙,庾准之子,一向与刘毅不合,却和刘裕关系友善,他能够坐镇江州,离不开刘裕的帮助,却让刘毅更加不满。
七月初十,卢循从蔡洲向南退回寻阳,留下部将范崇民带领五千人据守南陵。七月十四,缓过劲儿来的刘裕派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追击卢循。
蒯恩是兰陵人,和刘裕一样,也出身贫民。刘裕征讨孙恩时,县里征召蒯恩充当担任杂役的士兵,负责运输马料。
蒯恩身强力壮,背负的马料比一般人的两倍还多,他经常将马料丢在地上感叹道:“大丈夫应该挽三石弓杀敌,怎能仅当一个马兵呢?”
刘裕听说后,马上给他武器铠甲,蒯恩既熟悉战阵,又胆气过人,忠诚恭谨,未曾有过失,深得刘裕喜爱,因功升至河间内史。
八月,刘裕回到东府,大治水军,派建威将军孙处和振武将军沈田子率领部众三千人从海上绕道,前去袭击番禺。
沈田子是沈林子之兄,兄弟二人都是名将,深得刘裕的信任。
对于刘裕此举,众将不解,一致认为:“海上行军艰难,而且分出现有兵力去进攻广州,也不是当务之急。”
刘裕坚持己见,命令孙处道:“朝廷大军十二月前一定会打败贼兵,你先把他们的老窝捣毁,让他们无家可归。”
这时,趁着卢循作乱,谯纵派侍中谯良到后秦觐见姚兴,请求共同出兵讨伐东晋。随后,谯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率兵两万进犯荆州,姚兴也派前将军苟林率骑兵与他们会合。
自从卢循东下后,江陵便和建康失去联系,一些强盗趁机作乱。荆州刺史刘道规派司马王镇之率领天门太守檀道济、广武将军到彦之率兵救援建康。简单介绍下檀道济和到彦之,他们都是日后的重要人物。
檀道济是高平郡金乡县人,出身寒门,父母双亡,为了生计和两个哥哥檀韶、檀祗一起加入北府兵,成为刘裕麾下一员。
到彦之是彭城人,和刘裕是同乡,也出身寒门,年轻时以挑粪为生。加入北府兵后,随从刘裕讨伐孙恩,屡立战功。
从这里,我们应该已经看出,刘裕的心腹大多是寒门出身,随着他们的日益成长,东晋的权力结构开始质变,寒门逐渐取代士族。
抵达寻阳后,王镇之被苟林所击败。于是,卢循以苟林为南蛮校尉,分出部分兵力给他,让他乘胜讨伐江陵,并声称徐道覆已攻克建康。
与此同时,桓谦东下路上又招集到旧部两万余人,屯驻在枝江,苟林驻扎在江津,在他们的威逼下,江陵士民大都心怀异志。
刘道规将将士们集合在一起,对他们道:“桓谦现在就在附近,听说有很多人准备去投靠他,如果有打算去的人,我绝不禁止。”
当天夜里,刘道规打开城门,一直到早晨也没有关闭。但如此一来,反而没人敢轻易离开,刘道规就此稳定了军心。
不久,雍州刺史鲁宗之率领几千部众从襄阳赶赴江陵驰援。
鲁宗之并非北府兵系统,值此关键时刻突然前来,有人说他心怀叵测,刘道规却单人匹马前去相迎,鲁宗之既感动又高兴。
刘道规请鲁宗之留在江陵,自己去攻打桓谦,众将都担忧道:“您远出讨伐,胜负难以预料。而苟林就在江津观察我们的举动,如果他来攻打江陵,鲁宗之不一定能守住。一旦有什么闪失,大事去矣。”
刘道规道:“苟林愚蠢懦弱,没有过人之谋,他以为我离开不远,一定不敢进攻。我攻打桓谦,必定马上获胜,敌人犹豫时,我已经回来了。桓谦若败,苟林就会被吓破胆,哪里还敢到这里来!况且,鲁宗之在这里,再怎么说也能支持几天。”
于是,刘道规火速进攻桓谦,水陆并进。桓谦几乎出动了所有的水师,以步兵、骑兵相配合,与刘道规在枝江会战。
交战之时,檀道济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桓谦大败,乘船落荒而逃,准备投奔苟林,刘道规穷追不舍,将其斩杀。
斩杀桓谦后,刘道规迅速回军,在涌口进攻苟林,苟林也大败而逃,刘道规派谘议参军刘遵率众追击。
九月,刘遵在巴陵斩杀了苟林,姚兴和谯纵的联军就此土崩瓦解。
桓谦刚刚抵达枝江时,江陵的各阶层百姓都给他写信,告诉他城内的情况,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
大破桓谦后,刘道规在他的大营中搜到了那些信,却命人将信全部烧了,江陵人心大定,桓氏的影响力也就此被清除。
当刘道规强势搞定荆州时,新任江州刺史庾悦也稳住了江州。
是年八月,庾悦以鄱阳太守虞丘进为前锋,几次打败卢循,然后据守豫章,切断了卢循的粮道。
这时,趁着卢循之乱,一直四处流窜的桓石绥在洛口拉起一支队伍,自称荆州刺史,微阳令王天恩自称梁州刺史,一起攻占了西城。
梁州刺史傅韶派儿子魏兴太守傅弘之征讨桓石绥等,将他们全部剿灭,桓氏家族就此灭绝。
傅韶出身北地傅氏,傅祗的曾孙,家族世代为官。傅弘之年轻时风流倜傥,胸怀大志,初任雍州主簿。桓玄将篡位时,傅弘之想要起兵响应讨伐他,被人告发,桓玄因其不是主谋赦免了他。
刘裕讨伐桓玄时,刘道规以傅弘之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如今,他又因斩杀桓石绥引起了刘裕的注意,进入刘裕的幕府,担任太尉行参军,成为刘裕麾下的一员悍将。
由于刘道规、虞丘进等人的出色表现,卢循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此时,刘毅想要戴罪立功,又想东山再起,坚决请求追讨卢循。
长史王诞偷偷对刘裕道:“刘毅既然已经战败,丧失了队伍和权力,不应该再让他立功。”刘裕接受了他的建议,婉拒刘毅的请战。
十月,刘裕亲率兖州刺史刘藩、宁朔将军檀韶、冠军将军刘敬宣等讨伐卢循,以刘毅监太尉留府,让他留守后方。
十月十四,刘裕从建康出发,主动寻找卢循和徐道覆的主力。
协助刘道规平定桓谦和苟林后,鲁宗之率兵返回襄阳。就在这时,徐道覆忽然率领三万部众直指江陵,兵锋抵达破冢。
刘道规连忙派人去追赶鲁宗之,但已来不及。因此,江陵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有人说卢循已经扫平建康,这是派徐道覆来做荆州刺史。
幸好,江、汉地区的各阶层百姓都感念刘道规焚烧书信、不计前嫌的恩德,不再怀有二心。
自知凭江陵的兵力难以抵挡,刘道规决定以计破之,先派刘遵分兵到外地打游击,自己前往豫章口抵御徐道覆。
果不其然,刘道规首战失利,徐道覆信心大增,继续挺进。
就在这时,刘遵从外围拦腰横击,将徐道覆打得大败,杀死一万多人,跳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徐道覆仅坐一条船逃回湓口。
刘道规刚派刘遵去打游击时,众人都认为强敌在前,兵力本就不多,不应该分兵安排在没有用处的地方,等到打败徐道覆全是依靠这支游军,对刘道规的谋略心服口服。
王仲德和刘钟等听说刘裕的大军即将到来,便在南陵率先进攻范崇民。当时,范崇民的军舰呈夹击长江之势,屯泊在两岸。
十一月,刘钟亲自前去侦察敌情,天降大雾,迷失了方向,误闯入敌兵舰队,敌兵把他的船用铁钩钩住,刘钟临危不乱,索性率领左右发起反击。敌兵摸不清刘钟背后到底有多少人,自己先怂了,将舱门关上不敢接战,刘钟得以从容而归。
探得虚实后,刘钟与王仲德一起进攻范崇民,范崇民不战而逃。
与此同时,刘裕进至雷池,卢循扬言不去攻打雷池,而要顺江东下。
听闻此言,刘裕笑了,小样儿,跟你斗了那么多年,我太了解你了,你不就是想跟我决战吗?声东击西的把戏骗不了我。
十二月初一,刘裕带兵进至大雷。第二天,卢循、徐道覆统帅几万部众涌满长江,向下游进发,前后看不见船队头尾。
刘裕出动所有的轻型战船,率领几路大军一起发起进攻,又分出部分步兵和骑兵驻扎在长江西岸,事先准备好火攻的用具。
当卢循率军赶到时,刘裕下令先用强弩射击,配合大风和水流逼之,卢循的军队和战船只好全部停泊在西岸。
这时,岸上埋伏的东晋军将火投向敌船,顿时浓烟四起,火焰冲天,卢循就此大败,逃回寻阳,又准备赶到豫章,全力在左里构筑栅栏等工事,阻挡刘裕的追击。
十二月十八,刘裕率大军抵达左里,一时无法前进。刘裕挥旗指挥战斗,突然旗子折断,落入水中,全军大惊失色,心生惧意。
刘裕神色不变,扫视众人,笑道:“当年,覆舟山之战,我的指挥旗也断了。今日又是那样,看来必胜。”便突破栅栏路障强行进攻。
在刘裕的精神胜利法激励下,东晋军奋勇争先,卢循虽然拼命死战,还是无法阻挡。最后,他乘船逃走,部下被杀和淹死的有一万多人,收拢逃散的士卒几千人,径直奔往番禺,徐道覆则逃回始兴固守。
刘裕收降部分叛军,宽释那些被逼参加的人,又派刘藩、孟怀玉率轻兵追击卢循和徐道覆,以褚裕之代行广州刺史。
至此,刘裕完成了讨伐卢循的决定性胜利,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刘藩和孟怀玉吧,他将华丽转身,带着主力回到建康接受欢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