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宋王朝:“南朝第一帝”之文治武功

 金色年华554 2016-10-07

刘宋王朝:“南朝第一帝”之文治武功

辛弃疾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崔浩

“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

“刘裕者,司马德文之曹操也。”

何去非

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

王夫之

  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举晋人坐失之中原,责宋以不荡平,没其挞伐之功而黜之,亦大不平矣。

 

372年,简文帝去世,三子司马曜继位(年仅10岁),褚太后听政。时简文帝丧事刚办完,忽然有卢悚率领几百人,杀入云龙门,声称奉海西公司马奕回宫复位,直冲入朝堂、内宫,抢取武器,大砍大杀。后被禁卫军镇压,卢悚被捕杀。

373年,谢安担任宰相,桓温的弟弟桓冲担任荆州刺史,两人同心协力辅佐晋孝武帝,东晋王朝出现了团结的气氛。南郡公的爵位由幼子桓玄继任(初,桓温病重时以桓冲统领部众,桓熙不满,与弟弟桓济和因被桓温免官而怨恨桓温的叔父桓秘合谋杀死桓冲;桓冲暗中知道他们的图谋,于是不敢去探病。桓温去世后,桓冲派人收捕桓熙和桓济然后才去桓温的丧礼,后桓秘被废弃不用,而桓熙和桓济就被流放到长沙)。

375年,14岁的司马曜加元服,正式临朝亲政,改年号为太元,以谢安为辅政。尚书仆射谢安辅政,声望极重,群情所归,桓冲自以气量和涵养都不及谢安,而且自己是将领,军事才能不见用于宰相职,于是打算解任扬州刺史并让给谢安,自求出镇。这个决定被当时桓氏党众所反对,郗超亦大力劝阻,但桓冲心意已决,完全没有为放弃扬州刺史这个掌握京畿、权位极重的职位感到可惜,只尽心匡国。当年就改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入中军将军府,出镇京口。八月,册立王法慧为皇后。

376年,因谢安打算以外戚王蕴出镇,于是让桓冲解任徐州刺史,迁为车骑将军、都督豫州之历阳淮南庐江安丰襄城及江州之寻阳二州六郡诸军事,改镇姑孰。同年前秦攻伐前凉,桓冲与兄长征西大将军桓豁合作,派了豫州刺史桓伊进军寿阳,淮南太守刘波率水军进兵淮、泗一带,与桓豁所命进攻沔、汉一带的军队共同侵扰前秦以减轻前凉的压力。及后收到前凉覆亡的消息罢军。

377年,桓豁去世,桓冲迁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扬州之义成雍州之京兆司州之河东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持节镇江陵,余如故。桓冲出发时得晋孝武帝在西堂饯行,谢安更送行至溧洲。

377年,晋孝武帝下诏求文武良将,谢玄应诏,前往京口募兵,建立了新军“北府兵”。晋孝武帝派遣朱序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

377年,晋孝武帝就加封谢安为司徒,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让车骑将军桓冲为都督荆江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晋孝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为两大战区,任命谢安和桓冲两人指挥,并且把亲信右将军毛穆之派到桓冲那里救援襄阳。

378年,苻坚命苻丕进攻襄阳,同时派遣部队进攻淮北,两国战争加剧。

379年,西线的襄阳陷落,同意桓冲让毛穆之伐蜀,在西线转入反攻。东线晋军获胜,北府军打退了敌军,收复了两淮地区。襄阳的陷落使晋孝武帝加快了军事部署准备。

380年,谢安改任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为建昌县公。司马道子担任司徒,管理政务。

382年,苻坚准备征召天下兵马南下攻打晋朝,意图一路由益州的姚苌率领沿长江东下,自己亲帅主力由两淮过长江,陆续集结的前秦部队将超过百万。

383年五月,在前秦大军还没有全部集结之时,晋孝武帝决定先发制人,遣左卫将军张玄之参谋西线军事,诏令桓冲发起攻势,益州刺史的毛穆之攻占了巴西,其子守梓潼,杨亮进攻涪城,准备切断蜀中同关中的联系。郭铨指挥进攻武当地区,桓冲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襄阳,尽管没能收复襄阳,但是成功打乱的苻坚的军事部署,他在调动部队增援各地的同时,只能从民间扩大兵役范围,把大批没有战斗经验的百姓强征入伍。晋军在西线的进攻也牵制了大量前秦部队,减缓了其向东进攻的节奏,姚苌的部队后来被迫守卫益州,没有东进荆州。

383年八月,苻坚主力百万大军南下,前锋渡过淮河,晋孝武帝加卫将军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安派遣谢石为征讨都督,带领谢玄、谢琰、桓伊出征拒敌。

谢安的主要职责是具体指挥淮南的军事作战,而晋孝武帝统筹全局,主要是协调两大战区的关系。谢安与桓冲两人关系不和谐,桓冲反对谢安派人担任江州刺史,上书要求自己兼任,而谢安反对桓冲派遣部队到江南,晋孝武帝对两人意见都表示同意,并且尽量化解两人矛盾,希望双方能团结合作,共同御敌,为此他除了把桓冲的部下桓伊调归谢安,也派遣了毛穆之和张玄之等前往增援桓冲。

晋孝武帝的支持是谢安指挥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基础,谢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青史留名,晋孝武帝在这一时期也发挥了进步的作用。他同谢安、桓冲两位贤臣关系是值得称道的。

383年,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当时司马道子专权,王妃堂兄王国宝同时是谢安女婿,但因谢安厌恶其品行不端而没有委以重任,王国宝自以门第,不屈就当次等官员,于是依附司马道子,并离间谤毁谢安,逼得谢安出镇回避。

385年,谢安去世,晋廷下诏以司马道子为徐州、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原来谢安卫将军府的文武部属皆拨入了骠骑将军府。司马道子委任儿子司马元显当政,以王国宝(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之婿,堂妹为司马道子王妃)为秘书丞后,迁琅邪内史,领堂邑太守,加辅国将军,入朝为侍中。帝室间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兄弟争夺权力,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争夺权力,同时帝室与大族间也展开权力的争夺。

390年,王国宝迁中书令,兼中领军,与司马道子掌权大权。当时中书郎范宁厌恶王国宝阿谀奉承司马道子的行为,上请孝武帝贬黜他。而王国宝知道后十分畏惧,于是派袁悦之请尼姑妙音写信向陈叔媛称王国宝忠心敬慎,应该亲近信赖。孝武帝知道后十分愤怒,又因早已听闻袁悦之常劝司马道子专擅朝权,于是因他罪处死袁悦之。袁悦之死后,王国宝大惊,于是借司马道子中伤范宁,令其出贬豫章太守。

392年,王国宝弟弟荆州刺史王忱去世,王国宝自请解职与母亲一同奔丧,遂获特诏赐其假期奔丧。然而王国宝却盘桓在建康而未出发,于是被御史中丞褚粲弹劾。王国宝被降罪,穿着婢女装束到司马道子那里商量,在司马道子的协助下获宽恕。但后又因酒后掷物袭击尚书左丞祖台之而再被褚粲弹劾,终被免官。孝武帝授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江陵。

392年,孝武帝以其子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司马道子徙封会稽王。

396年,司马道子解徐州刺史予刘该,同年,孝武帝被庞妃张贵人所杀,晋安帝即位,朝廷下诏内外事务皆要咨询司马道子,行辅政之责,司马道子辅政掌权,继续任用王国宝及王绪等宠臣,招来王恭发兵讨伐。司马道子虽然屈服,但仍以司马尚之和王愉等人试图抗衡,却招来王恭第二度讨伐,最终倚靠儿子司马元显平定。

397年,王国宝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领选,加后将军、丹杨尹。司马道子又将东宫兵士全交给王国宝掌管。王国宝因为恐惧王恭,于是劝司马道子削减其兵权

397年,王恭不能忍受王国宝弄权,于是联结殷仲堪起兵讨伐王国宝。司马道子畏惧王恭,但求了事,于是将罪责推向王国宝,并命谯王司马尚之收捕王国宝到廷尉,及后赐死王国宝并处死王,又遣使向王恭道歉。王恭撤还京口。司马道子此后忌惮王恭和殷仲堪以军事相逼,于是以司马尚之与司马休之有才略而引其为腹心,又听从司马尚之所说树立外藩,于是出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

398年,京口镇将王恭在豫州刺史庾楷的劝说下再度举兵,讨伐司马道子心腹谯王司马尚之及王愉,更联同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豫州刺史庾楷。孙泰在三吴召集义兵数千人以讨伐王恭;为维护门阀世族的根本利益,朝廷诱斩了孙泰和他的六个儿子,侄子孙恩幸免于难,逃入海岛。王恭被杀,藩镇推桓温的儿子江州刺史桓玄为盟主,形成大族推翻帝室的中心力量。

398年,王恭与庾楷及殷仲堪、桓玄举兵讨伐王愉及司马尚之兄弟。司马道子曾试图劝止庾楷,但遭庾楷拒绝。司马道子面对王恭诸军举兵,不知所措,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则力主讨伐王恭,朝廷加司马道子黄钺,以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统王、谢琰等人抵抗。司马道子将军事都委托给司马元显,自己则终日饮酒。

司马元显及后成功策反王恭手下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王恭兵败被处死,但殷仲堪、杨期和桓玄等军仍在建康附近的蔡洲。左卫将军桓此时向司马道子进言,建议司马道子以利益诱使桓玄和杨期二人,令二人反抗殷仲堪。司马道子于是让桓玄任江州刺史及雍州刺史,并以桓为荆州刺史,又贬殷仲堪为广州刺史。不过,此举未能瓦解殷仲堪军团,反令三人移镇寻阳,联合抗拒朝命,对抗朝廷。最终司马道子唯有以朝廷之名下诏慰问殷仲堪等人请求和解,又让殷仲堪复任荆州刺史,危机才得以解决。

399年,殷仲堪与桓玄及杨期结盟对抗朝廷,逼令朝廷屈服。后来却被桓玄袭击,逼令自杀。

399年,司马元显因司马道子有疾兼每天酒醉,知朝望已失,于是暗示朝廷解授司徒及扬州刺史,更由司马元显自任扬州刺史。后司马元显加录尚书事,当时人以司马道子为东录;司马元显为西录。

399年十一月,孙恩、卢循从会稽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晋廷派谢琰、刘牢之前往镇压。谢琰是著名的陈郡谢氏家族中的人物,刘牢之则为淝水战役中大破前秦苻坚的北府名将。因孙无终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为参府军事。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挫敌,其军事干略得到初步显露。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当时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因讨乱有功,刘裕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

400年,孙恩从浃口登陆,东晋卫将军谢琰被部下张猛杀死。后刘牢之屯上虞,派刘裕守句章城。

401年三月,孙恩攻海盐。刘裕追而拒之,在海盐旧治筑城。城内兵力甚弱,刘裕乃选敢死之士数百人,脱甲胄,执短兵,击鼓而出。义军弃甲而逃,义军将领姚盛被斩。后又率军奋战,义军大败。孙恩知城不可破,乃向沪渎进军。刘裕遂弃城而追。刘裕于娄县破义军。六月,乘胜沿长江而上,袭取丹徒,拥众10余万,楼船千余艘,军容极盛。八月,刘裕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率水军追孙恩至郁洲,二军激战,孙恩又失利,损伤惨重,被迫沿海南撤。十一月,刘裕追孙恩至沪渎、海盐,又破之,斩俘以万数,孙恩只得第四次撤回海岛。

402年三月,孙恩被临海太守辛景率军击溃,死亡惨重,孙恩恐被俘,投海自尽。卢循率义军余部数千人继续坚持斗争。桓玄攻进建康执掌东晋朝权后,为安抚浙东,以卢循为永嘉太守。卢表面受令,暗自扩展势力。五月,卢循入东阳,被刘裕击败。

402年,桓玄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刘牢之惧祸而逃,后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由于刘裕屡建军功,于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视他。

402年,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司马道子获授侍中、太傅,并将骠骑将军府中幕僚都移到太傅府。不过桓玄顺江南下抵抗,击败了司马尚之,刘牢之又背叛了司马元显,令司马元显兵众溃败。司马元显随后问计于司马道子,但司马道子唯有对其哭泣。桓玄随后掌握朝政,杀司马元显及其党羽,又流放司马道子到安成郡。十二月庚申日,桓玄指示御史杜竹林毒死司马道子

403年,卢循遣司马徐道覆率部再攻东阳。二月,东晋建武将军刘裕又将其击破,斩其将张士道。六月,刘裕被任为彭城内史,日益受到朝廷的重视。八月,卢循率义军南下攻永嘉,刘裕尾随而至,双方展开激战,义军兵败,由海道南撤。

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更对刘裕款待备至,恩宠有加。

404年二月初一,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百余人首先在家乡京囗发难,杀死桓修。刘毅也于广陵得手,诛桓修之弟桓弘。接着,众人推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桓玄见情势不妙,挟持晋安帝,轻舟逃逸江陵。三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坐镇京师,指挥各路人马乘胜西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桓玄被逼逃往西川,为益州都护冯迁所杀。

404年,刘裕与刘道规及孟昶、何无忌、刘毅等人合谋讨伐桓玄,其时刘道规是青州刺史桓弘的中兵参军,刘裕就让他与刘毅及孟昶到桓弘所驻的广陵,将桓弘杀掉并占领广陵。众人约定于二月丙辰日同时起兵,当日刘道规就与刘毅等人率壮士数十人直入桓弘府中,杀死桓弘,并率广陵部众南渡长江,到已控制京口的刘裕会合,并在不久与刘裕等西攻建康。刘裕攻下建康后,设立留台,并以刘道规为振武将军、义昌太守。

当时桓玄西奔荆州,刘道规与刘毅及何无忌追击,并与守湓口的何澹之等于桑落洲作战,终大败对方,进而攻下湓口及寻阳。接着,刘道规等继续西进,又在峥嵘洲和桓玄作战。当时晋军不够一万人,而桓玄却有数万兵,于是士兵恐惧,意图退守寻阳。刘道规则说:“不可以,敌众我寡,强弱之势分明,现在若果畏缩不敢前进,就必然会被敌军有机可乘,即使到了寻阳也不可能守得住!桓玄虽然叫作是英雄豪杰,其实是胆小怕事;而且他已经兵败出奔,部众都没有坚定意志。两军决战,杰出的将领就是胜利者,不是看人数的。”于是率先领兵进攻,而刘毅等亦跟随,终大败桓玄。桓玄败逃江陵,并试图入蜀,途中被益州督护冯迁所杀

桓玄离开江陵入蜀后,荆州别驾王康产及南郡太守王腾之就迎晋安帝到南郡府舍,而刘道规等以为大局已定,又因遇风,桓玄死后差不多十日还未到江陵,桓楚残余势力桓振及桓谦等就乘机进袭江陵,杀王康产及王腾之,晋安帝亦再入桓氏之手。刘道规与何无忌先后进攻桓谦及桓蔚,都将他们击败。此时何无忌要乘胜直攻江陵,刘道规以桓氏长居荆州,不少人都为其尽心效命,而且认为桓振勇冠三军,难以争锋,于是建议不要急于进攻,反要养兵蓄锐,接着再用计对付他们。何无忌没有听从,终大败给桓振,诸军于是退守寻阳。

404年五月,桓玄败死,堂兄桓谦、桓石绥等人仍坚持抗争达五、六年之久,直至410年才宣告全部失败,桓氏家族彻底覆灭。大将军司马遵总摄万机,追尊司马道子丞相,并派司马之到安成郡迎其灵柩。

404年十月,晋军再度西进,至夏口,刘道规与刘毅及何无忌分攻偃月垒及鲁山城,皆攻破。同月,卢循攻克番禺、始兴,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刘裕平桓玄之乱后控扼东晋朝政。

405年正月,刘毅等到达江津,破桓谦、桓振,收复了江陵。三月,晋安帝司马德宗也到达江陵,并下诏书历数桓玄罪状,竭力称赞刘裕平定桓玄之乱中所立下的功绩,并封刘裕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使持节、徐青二州刺史如故。四月,刘裕镇守京口,改授都督荆、司等十六州诸军事,加领兖州刺史。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

405年四月,东晋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

405年,刘道规成功攻下江陵,桓振随后战死,而桓谦等北逃后秦。刘道规与刘毅驻屯夏口,由何无忌护卫安帝东归。及后论功行赏,刘道规进功予刘毅及何无忌,终获进号辅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并州刺史、义昌太守。当时仍有桓楚余党侵扰州郡,刘道规就获加督江州之武昌、荆州之江夏随郡义阳绥安、豫州之西阳汝南颍川新蔡九郡诸军事,与刘毅、檀祗等人剿灭桓楚余党,都将其平定。同年,刘道规转都督六州及司州之河南诸军事、使持节、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

406年,刘道规以平定桓玄的功勋封华容县公。刘道规在荆州管治有道,政事和刑法都清明有理,故荆州人民都对他既敬畏又爱戴。

406年十月,刘裕被封为豫章郡公。刘裕上书请伐南燕,一是为抗击南燕,二是外扬声威。刘裕自建康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进抵下邳,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后南燕灭亡。

406年,东晋大将毛修之率兵入蜀,在渠县一带被谯纵部将击退。

407年,刘裕命刘敬宣率兵进攻西蜀,刘道规为征蜀都督;然而刘敬宣战败,更因军中有疫症而令很多士兵死亡,刘敬宣遭免官,而刘道规亦降号建威将军。

408年,刘道怜代替诸葛长民出任并州刺史、义昌太守。当时北魏南侵,刘道邻镇守山阳,进号征虏将军,加任督淮北军郡事、北东海太守,因破鲜卑军有功,进封新渝县男,食邑五百户。

408年,襄城太守刘敬宣,受刘裕之令,率兵5千攻后蜀。七月,兵入三峡中,遣巴东太守以2千人出外水(岷江);他与鲍陋、文处茂、时延祖等率主力由垫江(合川)走内水(涪江),转战至黄虎(射洪一带),离成都只有500里。这里,后秦姚兴也遣平西将军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将兵2万人入援;谯纵也派辅国将军谯道福,率众拒险死守。两军相持60余日,晋军不能进,且军中食尽,又疾疫流行,“死者大半,乃引军还”。

409年,谯纵接受后秦的封赏为蜀王。

409年,刘道怜跟从刘裕攻伐广固,常作军锋。广固攻陷后,慕容超率亲兵欲突围逃走时,被刘道邻所部擒获,刘道邻因功加使持节,进号左将军。411年,刘道怜改任北徐州刺史,移镇彭城。

410年二月,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率军挖地道出击晋军,被击败,退回广固(山东青州西北)内城。刘裕乘机四面攻城,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晋军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走,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斩首,南燕亡,刘裕收复青州。刘裕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入城后,尽杀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

410年春,卢循和徐道覆乘刘裕北伐南燕,后方空虚之机,率军在始兴会合,然后分东西二路北上,进入湘州与江州诸郡,一路势如破竹,擒斩镇南将军何无忌,大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和豫州刺史刘毅等。义军10余万,声威大震。徐道覆力主东进,卢循犹豫数日才勉强同意,遂自桑落洲进抵淮口,逼近兵力不过数千的建康,城内人心震恐,内外戒严。刘裕闻讯,自北伐前线急返京师,部署防卫。卢循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义军兵临建康近两月,兵疲粮乏;被迫于七月初南还寻阳。十二月,被刘裕追及,大破于大雷(安徽望江)、左里(江西都昌西北左蠡山下),卢循被迫转而南向始兴、番禺撤退。

410年四月,刘裕至建康,京城戒严。六月,晋廷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刘裕受黄钺,其余固辞。八月,刘裕还东府,大治水军,并建“皆舰重楼,高者十余丈”(。遣建威将军会稽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率3000人自海上袭番禺。十二月,刘裕进军大雷,以步骑屯于西岸,投火焚船,大败义军。

410年,谯纵以桓谦(桓玄族党)为荆州刺史,以谯道福为梁州刺史,起兵2万攻东晋的荆州。后秦姚兴也令前将军苟林统骑兵前来相助。并派人与东面卢循相通。

谯道福攻破巴东(奉节),杀死东晋守将时延祖等。桓谦率兵进入荆州,招集旧部,得2万余人,进驻江陵西北的枝江。苟林的骑兵在寻阳击败入援建康的司马镇之,进军到江陵东南的江津。晋的荆州、江陵处于两面夹击之中;晋都建康又受到户循的进攻,不但没有援兵,音信也阻隔不通;守嘉陵江的荆州将士也在另谋去就,这个形势对晋军十分不利。守嘉陵江的刘道规首先安定部众,他向众将士说:"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他这样一讲,反而没有人走了。恰好,这时雍州刺史鲁宗之率数千人由襄阳南下援江陵。有人还怀疑鲁宗之有异图,刘道规则单骑往见,并委之以守江陵的重任。他则率统全军之众,首先攻击西北的桓谦。迅速战败桓谦,回师打败苟林,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完全胜利。谯纵经此失败后,再也无力向东晋进攻了,后蜀也就很快的走向了它的末日。

410年,江州刺史何无忌被卢循击败,战死,卢循控制了江州重镇寻阳,并东下进攻建康。由于卢循控制江州,荆州与建康的通讯不通,刘道规就派司马王镇之、天门太守檀道济及广武将军到彦之入援建康。然而王镇之到寻阳时就遭后秦前将军苟林击败。当时苟林是后秦皇帝姚兴响应西蜀谯道福及桓谦进攻荆州的军事行动而派的,但卢循在苟林击败王镇之后则分兵给他,以他诙南蛮校尉,让他乘胜进攻江陵。苟林驻屯江津,而桓谦则屯枝江,两者都在威胁江陵。江陵城中人民多怀有异心,甚至和桓谦通讯,告知城内虚实。刘道规为稳定人心,故意向城中人民宣布:“桓谦现在就在附近,听说各位都各有打算,我靠随行而来的属官和士兵就足够了,若果想离去,我不会限制你们。”更加夜开城门,众人于是畏服刘道规,都没离去。随后雍州刺史鲁宗之率数千人入赴江陵,有人认为鲁宗之不知有何意图,而刘道规不虞有诈,只身单马迎接,鲁宗之亦为之感动,两者就联手抵御桓谦。刘道规认定苟林愚蠢怯懦,不可能乘自己出击的机会袭击江陵,反倒桓谦一旦失败,苟林亦会自破,于是命鲁宗之守城,自己就出兵进攻桓谦。最终刘道规于枝江击败桓谦,并将其斩杀,苟林亦如刘道规所想般逃走,亦被刘道规派兵击杀。刘道规及后找到了江陵城中人民写给桓谦的通敌书信,但看也不看就全数烧毁,民众知道后更是安心。

不久,卢循将领徐道覆亲率三万兵进攻江陵,当时鲁宗之已回襄阳,根本来不及追他回来,当时更有传卢循已经攻下了建康,谣传徐道覆是来任刺史的,于是人心震动,但正因为刘道规焚毁通敌书信,不清算城内人民的罪,城中人民都再无异心。刘道规于是率兵击,另派刘遵作游军在外;两军接战时,刘道规前锋失利,但刘遵则自旁率军进攻,与刘道规主力大败徐道覆。卢循之乱在411年平定,刘道规获进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刘道规及后患病,以疾求归。

411年二月,晋将孟怀玉攻破始兴,义军骁将徐道覆被击杀。卢循率余部至番禺,但该城已为刘裕部将孙处由海道袭取,遂于四月退至交州,此时交州刺史杜瑗病亡,朝廷有诏令其子杜慧度袭职,杜慧度尚未接诏,卢循已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捣入。杜慧度悉散家财,号召中州文武六千人于石应战,一举击败卢循,卢循见大势已去,以酒毒死妻子,再杀死不愿殉死的美妾,投水自杀。杜慧度得胜后,杀卢父,寻得卢循尸身,把首级割下,再加上李脱等人头颅共七人,用小箱子精致包装,送往建康。广州等大部分地区收复。

411年,后蜀军败回四川。

412年四月,晋廷以刘裕为豫州刺史,以后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为卫将军、都督荆、宁、秦、雍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此时,刘裕权倾朝野,只有豫州刺史刘毅对刘裕有很大危胁,刘毅与刘裕共同起兵兴复晋室,屡立战功,威名仅次于刘裕。刘毅性刚愎,不甘屈居太尉刘裕之下,但自从桑落洲败于义军后,一蹶不振,便暗中积蓄实力,图谋朝权。十二月,刘裕力排众议,任用资历尚轻的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等2万人,自江陵征讨蜀地割据势力谯纵。是月,刘裕被加为太傅、扬州牧。至此,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灭亡,南方归为一统。

412年,刘道规获改授都督豫江二州及扬州之宣城淮南庐江历阳安丰堂邑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刘道规于闰六月庚子日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412年,刘裕讨伐刘毅,征刘道邻为都督衮、青二州晋陵、京口、淮南诸郡军事、兖州刺史、青州刺史。刘毅兵败,自缢于江陵,刘裕遂率军攻克江陵。

412年,刘裕又筹划取蜀,以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起兵2万攻后蜀。出发前,刘裕与朱龄石根据前次刘敬宣走内水相持失败的教训,订下诱蜀人防内水,主力走外水的速战之策。为了防止风声早播、蜀人审得虚实,刘裕具一锦函,旁书“至白帝乃开”。

413年,刘道怜改封其为竟陵县公,食邑一千户,原先的新渝县男一爵赐予刘义宗。414年,刘道怜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415年,改任都督荆、秦、宁、湘、益、梁、雍七州诸军事、骠骑将军、镇护南蛮校尉、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刘道邻贪财,致使镇守之地的府库空虚。419年,刘道怜解任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

413年,东晋大将朱龄石再率大军入蜀征讨谯纵,这一次晋军终于一直攻到成都。谯纵虽组织军民奋力抵抗,但晋军势大难敌,成都被朱龄石攻破,谯纵自缢而亡

415年四月,刘裕击败司马休之四万军队,攻克江陵,直捣襄阳。司马休之父子、鲁宗之等逃往后秦依附姚兴。

416年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九月,刘裕达彭城。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

417年正月,刘裕留三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三月,东晋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准备逆黄河西上,于是派人向北魏请求借路。北魏因此前滑台丢失,明元帝拓跋嗣恐刘裕此次以借道为名北上攻魏,因而拒绝了谋臣崔浩提出的“假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的策略。遣司徒长孙嵩为督山东诸军事,又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步骑10万屯驻黄河北岸,监视晋军,并以游骑骚扰晋军。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秦主力守险以阻,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王镇恶、檀道济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潼关晋军才转危为安。

417年七月,刘裕摆脱魏军,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陕西蓝田)。

417年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后秦姚泓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御刘裕,于是率步骑数万急趋青泥。沈田子军本为疑军,不过千余人,但各自为战,骁勇异常,数次出击竟使姚泓败还长安。此时,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城。八月二十四日,姚泓率群臣至王镇恶军营投降,后秦亡,司马休之等数百人向司徒长孙嵩请降,月余,卒于军队中。

417年九月,刘裕率晋军浩浩荡荡地抵达长安,想在此稍作休整,经略关中,不料传来刘穆之病死的消息。刘裕怕朝廷有变,留其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率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刘裕匆匆南归,为夏主赫连勃勃谋臣王买德窥破心迹。刘裕南归不久,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恰在此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刘裕得到消息,惊恐不已,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命刘义真速回。刘义真和将士大掠财宝美女,车载南还,为夏军追及。朱龄石阵亡,刘义真单骑逃逸。长安得而复失,良将劲兵损失骇人。但经过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

418年十二月,刘裕令心腹鸩弑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

420年六月,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建国号大宋,改元永初,是为宋武帝。即位之后,以司马氏前车之鉴,宋武帝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他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军还交回朝廷。世族隐匿户囗,减少官府收入,宋武帝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422年五月,刘裕病逝,时年六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