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数:3371,阅读时长大约5.5分钟 导读:写字楼招租工作系统梳理...... 最近,和招租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两个体会: 1、整个写字楼市场就像一场卡牌游戏,玩过卡牌游戏的都知道,卡牌一定是越新的卡越强。写字楼市场里,新建楼宇设计越来越漂亮、设施越来越完备,存量项目日渐式微,原有市场被不断蚕食。 2、租赁行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业绩一般、或者业务素养不高的从业人员逐渐退出这个行业。 看来,首先,商办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这件事已经是既定事实,且短时间内情况不会扭转;至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从业者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在行业竞争中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更滋润。 不过话说回来,业务素养这个话题非常庞大,涉及到的细节很多,所以我准备分成几篇文章,不定期和大家来讲。今天我们先和大家分享招商人员的工作流程问题。虽然不同项目、不同岗位的情况有差异,但总体的工作方法与决策模型都是互通的,这里先抛砖引玉,希望能帮助到有提升意愿的招商朋友。 看来,写字楼招商主要有四个重点工作: 1、明确岗位职责 2、寻找客户 3、做好项目接待 / 楼宇接待 4、谈判、签约 岗位职责篇 对招商人员而言,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能充分发挥岗位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招商工作中,不同的岗位和职级,对应的职责也不同,对一般的商办项目,企业普遍采用「招商总监—招商专员」的两级架构;个别的大型项目和集团项目,可能会有「招商总监—招商经理—招商专员」三级架构,以及招商助理、招商文员、合同专员等特殊岗位。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只讨论管理者(招商总监)和执行者(招商专员)两个岗位。 管理者: 招商总监是整个招商部门的负责人(可能兼任项目执行总经理、副总等岗位),通常是团队中招商能力最强、最有资源的人。当然,作为管理者,只会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更重要的任务是能组织全部门共同完成招商任务。 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项目整体招商计划及推广方案,落实招商任务,对招商结果负责; 2、带领招商团队开发客户和招商渠道; 3、招商团队的管理、员工的培训、考核等; 4、协调与集团公司、物业公司团队的关系等; 5、拓展并维护政府关系、渠道关系、商协会关系等; 6、组织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并针对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解决方案。 执行者: 招商专员作为招商任务的执行者,一切工作围绕「租房子」展开: 1、按照招商计划,进行项目招租工作,完成个人租赁指标; 2、拓展各类招商渠道,维护渠道关系; 3、招商电话接听、租户来访接待、上门拜访客户; 4、租赁谈判和合同的签订、管理; 5、租户在租赁各阶段的服务; 6、按照招商要求,实施招商活动及对外联络工作。 7、纪律方面,招商人员经常在外活动,一般无需固定地点打卡,还是看业绩说话(具体以公司规定为准)。 寻找客户篇 工作内容确定了,下一步就是寻找客户,几个常规方法分享给大家。 1、中介渠道合作 在文章中中曾提到,中介渠道不是政府招商项目的主要来源,但却是写字楼获客的第一渠道;而且,城市能级越高,中介的作用越大。 2、客户转介绍 除中介渠道外,以老带新在写字楼租赁中的作用也非常大,我们曾对旗下运营写字楼项目成交渠道统计,客户转介绍成交占比高达30%-40%。 当然,客户转介绍的前提是老客户的满意度一定要高,客户自己都满腹牢骚,自然不可能介绍朋友给你。 3、陌拜 / 扫楼 到区域内其他园区和写字楼去陌拜、扫楼、挖客户。 很多招商人会觉得这种办法太辛苦、成交概率低,或者怕被拒绝、放不下面子去做。但现实情况是,写字楼市场僧多粥少,大家都在抢企业,守在招商部等待客户上门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任务指标,陌拜扫楼的做法虽然传统,但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 4、政府机构 现在政府和企业一样,也有招商引资的KPI,尤其是项目所在的镇区、街道,你引进一个企业也算政府的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和我们是合作伙伴。主动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政府落不下的项目,可能优先推荐给你。 5、网络渠道 目前主流网络宣传渠道有三种,一是58同城、赶集网这样的门户网站,笔者觉得,这种办法虽然花费少,但网站主要版面长期被中介占据,实际效果并不好;二是在公司的广告渠道(文案、公众号等)上下文章,和相关同事搞好关系,尽可能请他(她)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挤」到上面;三是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需要注意视频的质量、介绍的文案与标价策略。 以上是几种比较常见的获客方式,其他方法还包括协会介绍、同行介绍、活动拓展等等,需要招商人员在工作中主动探索。 项目接待篇 做好项目接待,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的项目,试想,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招商人员自己对项目都不了解,对客户提出的问题闪烁其词,怎么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 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招商人员,以下十二个问题必须了解: 1、项目所在的区位、所属的行政区、街道,周边的商圈、生活服务配套、交通配套(自驾、地铁、公交具体到班次、路线)、产业配套等; 2、项目的用地性质、产权、剩余年限、写字楼设计理念(讲故事)、建筑结构、建筑特色。以及其他可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点; 3、项目总面积、楼宇幢数、每幢楼的楼层、单层面积、层高、每间房源的户型、得房率、大概能容纳员工数量等; 4、装修程度(毛坯 / 简装 / 精装 / 拎包办公)、选品品牌、规格(如空调的功率、桌椅的长宽等)、装修风格、市面上的装修报价、选材、工期等,如果企业自己装修,有什么限制条件?物业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5、物业费、能耗费(是否含公共水电?)、停车费、空调费(中央空调是否只在工作时间开启,其他时间能否使用,如何付费?)、相关的税费、开具发票的类目等; 6、每间房源的租金(区间)、免租期(区间)、装修期(区间)、押金、付款方式、违约条款等; 7、公司能否注册?最多注册几家公司?有无虚拟地址提供?注册需要的资料、流程? 8、楼板荷载、供电量、电梯承重,若招商对象涉及特殊行业,还要了解该行业的限制条件; 9、周边有哪些写字楼?它们的基本情况、租金定价、与我们相比,优劣势在哪里? 10、区域产业政策,企业及员工可申报的相关优惠政策; 11、中介带看的细则,佣金支付的标准、结佣的条件(一般是客户付首笔款再付)、是否含税、如果中介租的高、怎么分成? 12、其他的软性服务、特殊服务。 谈判签约篇 谈判环节可分为三步: 首先,在与客户谈判前,先把对方的背景弄清楚。一方面搞清楚客户的资质,确保对方是值得信赖的,选址需求是真实的、明确的;二是给谈判创造话题,如果对客户的行业不了解,谈判中很容易出现不自信、不敢说的情况,容易给客户留下不专业的印象,觉得你只知道租房子,给不了他想要的。 要了解的问题包括: 1、客户所处的行业、经营范围,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人员情况等; 2、客户现在何处办公?租约何时到期?企业为什么要搬迁? 3、客户的信用度,是否吃过官司(这些信息在XX查、X查查上都能查到)?如果对方黑历史较多,要警惕拖欠租金; 4、客户参与谈判的人员职位、谈判人的基本情况,如果是大型企业,最好还能从侧面了解其个人品质、心理类型、兴趣爱好; 5、客户的主要诉求,选址是否紧迫?要精装办公还是重新装修?有无其他特殊要求等等; 6、已经接触过哪些项目,竞争对手的大概报价(通过中介获取)。 第二步,根据客户情况制定谈判目标。最高租到多少(现实中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预期目标是多少(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无特殊情况,客户的租金基本集中在这一区间);最低的目标(谈判成功的最底线,低于这个目标绝无再谈的可能)。笔者见过一些谈判人员,对租金没有明确合理的预期,面对客户的步步紧逼手足无措,最终谈下来的成交价远低于平均水平。 第三步(谈判中),这里更多是一些技巧问题,比如开局如何营造气氛?如何能在一开始就激发出客户的兴趣?面对一些关键问题(租金、免租期等),双方肯定会针锋相对,到时我们能做出哪些让步?让步的节奏是怎么样的?万一谈判陷入僵局,该如何破局? 因为项目的大小、场景的差异、谈判人的性格、状态各不相同,这些问题的没有统一的答案,也很难用言语说明,我们只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谈判方法论,并在各类场景中灵活运用。 最后,谈判达成,签订合同,收租金,结渠道费。 End |
|
来自: fgf2000图书馆 > 《商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