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环环相扣,如何打破?

 新用户88302mXh 2022-05-13

最近很多粉丝会给我私信,“加博士,中医是怎么调理肌瘤的?真的可以调理好吗?”我能理解提出这些问题都是出于对中医的不了解,很多人觉得手术一刀切就好了,但是却忽略了术后“后遗症”,这些年我遇到的术后感染、气血亏虚、宫腔黏连、月经紊乱、肌瘤复发的情况还真不少。而中医呢,则将肌瘤称之为“癥瘕”,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于自身体质出了问题。

我们中医讲,人体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因此万病之源在于寒湿体质。怎么理解?

由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导致身体变“虚”,简单来说你经常熬夜,睡眠不好,第二天就会疲劳,承受的压力大就会心情不好,身体机能下降,体质就开始变“虚”。

体虚的人倘若不注意养生,夏天离不开空调、拒绝不了冷饮,这时候身体就会变“寒”,明显的表现就是炎热的夏天手脚也觉得冷。

“寒”久了就会生“湿气”,也会更容易被外界的“湿气”入侵,表现为身体粘黏腻出虚汗,吃点东西易长胖,腿脚沉重。“寒气”“湿气”最容易从肩颈部的“大椎穴”,前胸的“膻中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腰部的“命门穴”,脚底的“涌泉穴”侵入。

从大椎穴侵入就会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等疾病;从膻中穴侵入就会引起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病症;从神阙穴侵入就引发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囊肿、不孕不育等疾病;命门穴侵入就成了肾虚、腰酸背痛;涌泉穴侵入就会出现膝关节疼痛、风湿关节炎。

文章图片3

湿寒久了就会“凝滞”,就像水结冰一样,身体代谢变慢,容易产生酸痛感。

凝滞的身体慢慢变成“淤”,结冰的水流不能带动沉底的泥沙,就会变成淤泥,身体经脉不通,各种酸胀感不断出现。

所以说,寒湿体质是肌瘤生长的沃土。木头在潮湿的环境会长出木耳,而潮湿的环境就相当于人体的湿寒体质,木耳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体肿瘤或癌症形成的过程。环境不改变,把木耳(肌瘤)摘了(切除)就不会再长了吗?显然不是,只有改变了体质环境才能断肌瘤后路。具体怎么做?

门诊的消瘤主方逐消方其成分有佛手、紫苏,如果把子宫比作一个潮湿阴暗的房间,那这两味药相当于开窗让阳光和微风进入房间,肉桂等于打开房间的暖气炉,桃仁、鲜白茅根、茯苓去除房间的霉气和潮湿,牡蛎、鸡内金、荸荠粉、山楂将垃圾清扫出去,让霉菌在干燥、通风、温暖的环境中毫无生存之地,身体的环境也从根本上也得到了改善,肌瘤自然会悄悄溜走。

49岁的黄女士,两年前检查出有2个大肌瘤、2个子宫囊肿开始也是担心效果,后来经过选择相信,积极配合治疗调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不仅肌瘤有消失一个、另一个肌瘤也在缩小,而且囊肿也消失一个,黄女士自己都不敢相信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像这样的成功病例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从起初的顾虑到对我们越来越信任,从一开始接触中医全家人的担心到现在的放心,这个调理的过程让患友们树立了更深的健康意识,也让更多的人相信了中医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