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π为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面积与半径平方的比值,利用π,人类可以精确计算出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数值,它被普遍运用于数学、物理等领域。 然而,π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但是每个人的出生日期、银行卡号或者随便说一个数字,都能在其中找到吗? ![]() 圆周率的推算过程 古时,人们发现不论是多大的圆,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以3.1415为开头的比值,因此,他们开始了数千年的推算圆周率的过程。 我国关于圆周率的推算,比较出名的是南北朝时期继承了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的祖冲之。经推算,他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的后7位,即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 从国际上来说,不得不提到“现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他直到死前都还在计算圆周率。他在生前通过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概念,为我们留下了3.141851这个圆周率的近似值。 ![]() 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圆周率得到了大规模的推算。1973年,人类已经可以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一百万位;到了1989年,则能够推算到小数点后的10亿位,到了2011年,可推算到10万亿位,2019年又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的31.4万亿位……即使人类从未停止过推算,但小数点后的位数依然没有尽头,π无疑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因如此,通过它计算出圆的周长,其实间接证明了圆的周长也是一个逼近某个数值的无理数,并非确定的数值。这意味着世间所有的圆并非一个完美的正圆。当然,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而言,取小数点的后两位基本上能够满足数学上的简单计算,取后十几位就能满足物理、行星轨道、精密工程等的精确计算。 ![]() (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与此同时,正因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位数无穷无尽,任何的数字组合均能在这个无线不循环中出现。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随意报出一个数字,不论是自己的生日日期还是银行卡号或是密码等,均能在这串没有尽头的无限数值中找到。 比如爱因斯坦的生日是1879年3月14日,而1879314就是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4692930位。若想要知道自己的生日在第几位,可以对照π的无限数值查找一下。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来自: 文化学者 > 《数字学物理方位图形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