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购物中心被电商搞黄了?鲁晓芙建议:购物中心转型改造成这个

 鲁晓芙看欧洲 2022-05-13

鲁晓芙看欧洲,第一个全欧洲范围内的财经生活公众号。
鲁晓芙(Xiaofu_Lu),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并购业务。

全世界的中小型购物中心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个是因为电商,网上购物发达了,人们就不去购物中心溜达了。第二个原因是疫情,3年疫情下来。购物人流急剧减少,购物中心就没法撑过去。

这样不止在中国,也在欧洲和美国同步发生,很多房地产公司忧心忡忡,不知道未来如何转型。

旅欧财经作家、从事投资并购业务的鲁晓芙,建议学习欧洲和美国中小型购物中心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做“医疗康养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如何转为医疗康养中心?

可以借鉴德国、法国、瑞士的Medical Mall先进经验,在中国/亚洲引进医疗康养购物中心,将国外高端、优质、独特的医疗健康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引进中国市场和当地市场,汇聚在医疗康养购物中心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大型手术和住院部,其他的“轻医疗”项目,都可以搬到购物中心来。

跟吃、喝、运动、康复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搬到购物中心来。

包含了:高端体检、不需要重型手术的专科医疗(眼科、牙科等)、运动康复、慢性病康复(糖尿病、三高、肥胖症等等)、养老护理、健康管理、中医馆、推拿馆、炫酷运动(攀岩、射箭等)、药妆美容、有机食品、有机餐馆(健康食品餐馆、素菜馆等)、有机超市、保健品、心身冥想、健康书店等等。

转型医疗康养中心,好处多多

中小型购物中心改造为医疗康养购物中心,简直好处多多:

1,实际上大部分去医院只是一些小病小灾,比如检测视力,掏个耳朵,白领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都毫无例外的面对医院的人山人海,繁复累人的流程,一眼望不到边的交费处长长队伍。

医疗康养购物中心可以有效分流客人,来宽敞明亮的购物中心,是一种身心放松的过程。

2,购物中心停车位管够,方便客户,也方便商户经营者。

3,购物中心内部空间巨大,做改造的成本也低。

4,购物中心商户排列非常科学,一目了然,内部“动线”非常清晰流畅,不像医院里面根本没有从客户角度出发设计,像迷宫一样,往往让病人不知所措。

5,新零售的发展,可以同样引入到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和共享医疗数据,都让购物中心的体验有优势。

6,客户在商户做咨询和治疗,陪护的情侣和家人可以在商场里面自由逛逛,促进了交叉营销和多重销售。

7,从疫情期间的经营情况来看,很多购物中心引进了口罩销售、测试剂销售,以及检测服务,都受到了客户的热烈欢迎,购物中心进行扩展服务,引进更多医疗健康资源,也是顺理成章。

转型案例

世界上最早的购物中心转型为医疗中心,是美国的Medical Mall,Medical Mall是将医疗和零售组合在一个大的空间里,让人们能够实现边购物边医疗的体验。

根据欧美的统计数据,美国已经有32座购物中心,宣布转型为康养购物中心;欧洲已经有1/3的中小型购物中心,宣布转型进入医疗康养购物领域,引进医疗康养商户资源,优先进入混合用途阶段。

中国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了转型,最主要的案例是杭州全程国际医疗商场位于江干区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是全国首家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以医疗为主、商业为辅的医疗商场。

武汉宜家荟聚购物中心,

成都奥克斯广场:普惠体检中心

郑州奥伦达医疗康养大厦等等。

购物中心改造为医疗中心,经营和盈利关键点在哪里?

总体来看,目前医疗购物中心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健康体检、医学美容、中药养生等为主,招租能力不强,各个项目零敲碎打,没有形成整体闭环发展的合力,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

鲁晓芙建议,为了实现更好的经营和落地盈利能力,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点,在招租和经营方面,不能自我限定为医疗,国内很多策划案例定位为医院+商场,这是不准确的,路子走窄了。医疗+健康两个主题,才是医疗康养购物中心的双轮驱动。

只定义医疗,那是商城另起炉灶,难度太大,人气不够。

医疗加上健康,以及用健康的概念,去改造商城里面过去的传统业态,就走出了宽阔的道路,用健康的概念去改造传统超市、传统餐馆、传统饮品店、甚至传统服装店,这里面空间非常大,都有很多新概念和新业态出现。

最简单的例子,用健康的概念去改造外卖,只要一下单,手机app立刻就显示出来多少热量,多少蛋白质和碳水,多少升糖指数,饭后要走多少步数来消化能量,这是不是很棒?!

再比如,用健康的概念去改造传统酒店,推出康养酒店和亲子酒店,家庭酒店,实现产业升级。

第二点,项目方应该尝试推出自己的一套健康管理和康养体系,结合欧美先进理念和高科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结合所在地的风物风土人情和历史,用自己的康养品牌,用自己的康养理念,去统合整个商场的招租,统合整个商场的经营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深度同消费者进行交流,理解并认可项目方的经营理念。

就是说,商场硬件够了,品牌够了,但是缺少理论指导,缺少自己的灵魂。

鲁晓芙介绍说,欧洲各国的健康和康养理念百花齐放,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可以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协助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经营模式。

第三点,医疗康养购物中心,应该有自己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紧密结合了商场经营和品牌的,结合了公司实力和经验,结合了消费者的期望和喜好。

比如说,有一个国家的主题,类似于世博会里面,各个国家的主题馆。在医疗康养方面,不同的国家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和期望。

这种国家的主题,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年度性质,购物节性质的,在不同的时间组织不同的国家主题。

比如说瑞士主题,荷兰主题,葡萄牙主题,克罗地亚主题,每个国家包含了不同的医疗和康养、健康管理的不同理念和具体内容,包含了医、吃、住、行、药妆等等不同内容。

套用网上一句话:一个国家足够大,能够填满一整个医疗购物中心......

图片说明:瑞士日内瓦

深入挖掘下去,每个国家内部的各个行业,各个品牌就是支撑起来了商场的内容和经营,瑞士有各种高大上的玩法,但是南欧和东欧也各具特色、物美价廉,关键是要深入挖掘,体现全业态、全方位的展现一个国家的特色。

拿葡萄酒来说,各个国家可以拿出一整套体系服务和产品出来,瑞士日内瓦湖边的葡萄酒给人感觉(当然瑞士这两个字加分)高大上,葡萄牙的葡萄酒给人感觉小家碧玉,两国都有自己的葡萄酒主题康养酒店代表,都有自己的葡萄籽药妆,都有自己的葡萄行业的延伸食品,做透了葡萄牙主题,也可以跟瑞士主题一样有声有色。

图片说明:葡萄牙波尔图

总之,医疗康养是未来的蓝海,同购物中心结合有很多玩法,各种创新也方兴未艾,非常值得关注和尝试创新。

附: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对面,房间里放着轻柔的音乐,对着比利时精酿啤酒和法国玫瑰酒,西班牙小吃和意大利火腿片,我们聊聊欧洲。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实际上,欧洲各国的大小网红们,也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德国学者说:“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

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