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村说|打好“四张牌”走好振兴路

 lccdclzw 2022-05-13

苏家店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城南12公里处,是苏家店镇政府所在地。2020年9月,我到苏家店村任第一书记。

村子面积大、人口多;村集体缺少产业发展思路;大多数村民靠土地吃饭。这是苏家店留给我的最初印象。充分走访了解情况后,我真切地感受到要改变苏家店村的现状,必须抓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赶考”心态办实事、做规划、治环境、兴产业。一年多来,在我和村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苏家店村的面貌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文章图片2
2021年12月4日,56岁的村民梁玉莲竖起大拇指为第一书记孙世杰(图左)一年来为村里做的实事好事点赞。

好“感情牌”


他乡作故乡群众当亲人


到村里工作,就要把村子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亲人看待。“不仅有行李,还带来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孙书记真的是把村里当成家了。”我刚来村报到的这个细节,经常被村干部提及。

刚驻村没几天,我就听说村里有个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但他一直十分努力,考上了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了给这孩子亲情慰藉,中秋节回哈尔滨时,我和妻子买了两盒月饼,又带上自家包的饺子,到学校看望他。事后,孩子远在外地的母亲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说:“孙书记你做了我们为人父母没做到的事情,孩子会感谢你、感恩社会的。”

通过入户走访,我发现村民普遍缺乏健康意识,村里脱贫户中曾因病致贫占72%以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邀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4名专家开展医疗下乡,为村里150多名老人做现场诊断,以及针灸、按摩等治疗。之后,我还促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桦川县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推动优势中医医疗资源下沉。

村里的“幸福大院”有8户孤寡老人。每逢周末、节假日,我会组织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到“幸福大院”给老人们收拾卫生,还帮助幸福院更新了被褥、地板、炕革,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73岁的苏仲英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说:“感谢孙书记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年人。党和政府的关爱让我们住进了幸福院,有了遮风挡雨的窝,吃上了热乎营养饭。孙书记让我们感受到了儿孙之福。”这些话让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村里的小学有59个孩子。其中,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和家庭相对困难学生占大多数。为给予他们温暖,我策划开展了“情系教育、爱满校园”助学捐赠活动,向社会募集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电子琴、葫芦丝等乐器,一批图书,以及一批益智玩具,总价值7万多元。同时,还给每个孩子送上一件崭新的羽绒服。

此外,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时候,我联系社会爱心企业给村里捐赠1万多只口罩,守护村民健康平安。“第一书记到咱村,主动捐赠献爱心。口罩虽小暖人心,千家万户都感恩。”村民王金芝在全村微信群里的这个留言让我感到自己为村民们做的每一件事,他们都记得。

打好“攻坚牌”


啃下人居环境整治“硬骨头”

“过境国道年久失修,大货车一过就飞沙走石,有安全隐患”“没有路边沟,排水不畅,一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太不方便了”……驻村报到的第二天,我借着村支部召开党员见面会的机会,直接开始了对民情的摸底。会上,我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列入我驻村的第一份“民生问题清单”,并下定决心打一场彻底整治人居环境的攻坚战。

依靠派出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及各方支持,我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750多万元,经过一年的时间,对苏家店村人居环境实施“外科手术”。

2021年9月底,全长1780米的村内国道过境段排水配套工程完工,新建了雨水检查井115个、雨水口138个、过道管19道,道路两侧新建了2.5米宽的砖砌人行道。村民代表李宝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我说:“以前,村里雨后的积水没地方排,深一脚、浅一脚的,老百姓没法出门。现在茶余饭后,在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老人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也可以开心地玩耍了。”

2021年10月初,我联系两家国有企业捐赠345盏太阳能路灯,结束了苏家店村没有路灯的历史。当路灯亮起来的那个晚上,老百姓高兴地放起了鞭炮。

2021年10月底,苏家店村国道过境段破损不堪的水泥路终于改造成黑色沥青路,还设置了区间测速等交通标识。离村庄不远处,建设了一处国道综合服务区。大货车随意占道停靠、环境“脏乱差”等多年积弊迎刃而解。过去困扰群众的“隐患路”“闹心路”变成了致富奔小康的“平安路”“幸福路”。

2021年11月初,主街围墙改造项目完工,拆除了影响环境美观的断壁残垣,修建整齐的米黄色墙体,同时在村中环路新建2500米长的路边沟。施工的时候,很多村民自发加入“义务工”队伍,帮忙搬砖搬瓦。

村内基础设施建好了,我又把目光转向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转变乡风文明。经过同村“两委”共同协商,建立了苏家店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网格员包户”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苏家店村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突出用好积分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大喇叭”宣传。如今,苏家店村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保护环境、互相监督的人越来越多了。

“孙书记给我们村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干没有干成的实事,老百姓们满意,我们村干部腰杆也硬起来了,威信提高了,凝聚力也更强了。”苏家店村党支部书记葛君龙说。


打好“规划牌”


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既要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村庄规划就是咱们村咋建设、建成啥样!村里的产业咋发展、大家咋能赚到钱!这些事儿都要提前谋划,不能随心所欲、反复无常。”第一次参加村民代表会,我就给村民讲了一堂乡村振兴发展的思想动员课。

从这以后,我承担起了乡村“规划师”角色,通过与省规划院技术服务队,以及镇、村干部多次调研摸底、座谈交流、深入论证,经过近6个月时间,《苏家店村村庄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并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如今,规划蓝图正在苏家店村逐步变为现实。

打好“产业牌”


小酸菜打通产业振兴大链条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农民要增收致富,必须有产业带动。

过去,苏家店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土地承包。在县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和政策激励下,村里也萌生了利用闲置老院子建厂的想法,却苦于找不到路子。

我和村干部深入分析村里的资源条件,决定先从最接地气的腌制传统大缸酸菜干起,以“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筹建酸菜厂工作,组建注册公司、申请商标、维修厂房、购买大缸、办理生产许可等各项手续。合作社组织村民订单种植大白菜,“冬闲”的时候村民们可以到酸菜厂打工挣钱。

在桦川县委、县政府支持下,2021年村酸菜厂完成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年产能达20万斤,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50余户村民参与白菜订单种植,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务工就业40余人、年人均收入6万元以上。

如今,苏家店酸菜已经走进了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医院的食堂,并建立了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同时,还借助电商直播等新营销模式,让苏家店酸菜走出黑龙江成为北京、山东等省外餐桌上的佳肴。村集体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创业发展历程,让老百姓和干部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前景,更加坚定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信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生逢伟大时代,有幸扎根基层,我一定会牢记初心使命,在主动作为、苦干实干中展现“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无私奉献、久久为功中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带领苏家店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