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除了医疗检测以外的公司来说,能交出一份让市场满意的财报都颇为困难。 一季度已经有多家头部公司业绩开始下滑,而晶圆代工厂的业绩几乎是全面爆发,华虹半导体一季度收入5.95亿美元,同比增长95.1%;归母净利润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1.4%。 较早之前公布的台积电净利润为449.36亿元,同比增长45.18%;华润微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54.88%。晶圆代工完全不受疫情影响,是因为下游客户已经提前满单,台积电已经在研究明年3月份涨价的问题了。 根据华虹财报中的二季度指引来看,中报营收将达到12.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51亿美元。 在产能方面,华虹在上海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月产能18万片,在无锡高新技术厂区有一座月产能6.5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市占率全球第九。一季度所有产线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处于满产负荷状态。 在制程方面,占比最高的是90nm及95nm,其次是55nm及65nm,0.11μm及0.13μm收入占比为13.9%。主要原因是AIOT及汽车智能化全面爆发,而这些领域并不需要太高端的芯片。 分地区来看,中国收入占比76%,美国收入占比9.8%,亚洲收入占比9.2%,欧洲及日本收入占比合计5%,其中中美增速均超出105%。 ![]() 可以预期的是中报以及年报收入将持续爆发,晶圆代工应该是2022年少有能维持高增长的行业。 01.AIOT全面爆发 缺芯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短期两年内很难得到缓解,因为晶圆厂从建厂到最后开工起码要两年以上,即便是头部大厂愿意扩产,也不会去扩张90纳米、60纳米这些已被淘汰的产能。 过去十年,推动晶圆代工技术不断迭代的是手机和笔记本产业,而当下的AIOT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量远超手机,同时AI时代,未来任何设备都将智能化,连三一的挖土机都在研发自动驾驶,可想而知未来的增量空间有多大。 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需求量远超手机,一辆车可能要几十上百颗芯片,同时可能需要10到20颗CIS。 ![]()
以汽车为例,国内汽车年销量高达2500万台,且不考虑新能源渗透率问题,即便是传统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也是挡不住的。 02.本土厂商优势 晶圆是个高资金壁垒,重资产行业,前期建厂动辄就是几百亿的投资,而后期生产后还要面临巨额折旧,比如华虹无锡12寸晶圆厂的投资额是45亿美元,再比如,中芯去年单固定资产这就这一项就高达上百亿元。 从毛利率情况来看,华虹8寸晶圆厂的毛利率高达38.6%,而12寸新厂由于折旧压力较大,毛利率只有12%。从业绩指引上来看,二季度综合毛利率将有所提升,至28%-29%。 高资金壁垒,决定了大量的资本不会涉足,其实国内晶圆厂的主要投资方都是地方以及国家大基金。 对于整个晶圆行业来说,工艺技术越超前,毛利率越高,台积电长期保持60%左右的毛利率,靠的就是技术性的垄断。 而对于内陆厂商来说,由于内陆市场需求足够大,技术上的差异反而没有太大的影响。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475.8亿美元,其中大陆半导体销售额为1903.9,占全球销售额比例的31%。 从海关数据来看,集成线路进口额高达4325亿美元,这个数字一直在被刷新,2007年是1277亿美元。 ![]() |
|
来自: 英超联队ew9c2w > 《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