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刚
时下常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看到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新闻,每每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一方面对这些骗子花言巧语、不择手段、丧尽天良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径感到极其愤慨,另一方面也在一次次沉思,为什么一些老年人这么容易上当受骗?除了骗术手段高、花样多、翻新快,让人防不胜防外,还与一些老年人存在贪小便宜的心理不无关系。 事实反复证明,骗子之所以能够轻易得手,往往就是抓住老年人这一心理弱点而攻破其防线,堂而皇之地把钱财骗走。在此,笔者中肯地给老年朋友提个醒:谨防上当受骗,需克服贪小便宜心理。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爱贪小便宜的人在心理上都有较强的占有欲望,由于受舆论和道德限制,这种欲望常常得不到满足,一旦有机会,这种贪小便宜欲望就会发泄出来。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亲眼目睹公园逃票、地铁逃票、把公厕卫生纸扯下来揣在兜里拿回家等贪小便宜的不道德行为。对这种现象,骗子们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来苦心研究骗术,设计一个又一个骗局,为存有占有欲望的人提供发泄的“机会”,诱使不少人上当受骗,轻则损失成百上千家财,重则倾家荡产,甚至搭上了性命。 在老年群体中,也有一些人存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在名目繁多的各种促销活动中,有的老年人为了领到几个鸡蛋、一两双布鞋、几贴膏药、几个纸袋,全然不顾年事已高,起早贪黑,跑很远的路,排很长的队,水喝不上,坐没地方坐,一站就是大半天,回到家里腰酸腿疼,苦不堪言。面对被吹嘘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的各种保健品,有的老年人贪图“优惠”,被大甩卖,跳楼价,买一送二等诱惑牵着鼻子走,买了一些根本不保健的保健品,甚至是一些假货、毒货。一些不法商家打出各种“免费”招牌,忽悠老年人上当受骗,于是乎有的老年人坐着免费巴士参观游览、听着标榜为“专家”、“大师”、“名人”的人在台上绘声绘色、煞有其事的免费讲座、试用着免费的保健用品,心里头还感到美滋滋的,庆幸遇上好人、碰到美事了。殊不知天上掉不下馅饼,免费招牌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个贪婪的陷阱和万丈深渊。这种现象不为鲜见,究其原因,多与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的闲暇时光,过惯了简朴生活、想多积累点钱补贴儿女,过度看重身体健康,对保健品产生依赖,年龄大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劝告等有直接关系。 老年朋友都知道“贪小失大”的典故:秦惠王提出讨伐蜀侯,可是军队到了边境,看到山路崎岖难走,不知道要怎样走才能到达蜀国,于是便停了下来。这时,秦惠王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他派人把五块大石头雕成牛的样子,又在牛的臀部装上机关,放了很多金子,一路撒过去,就说那是牛粪。蜀侯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去挖石铺路,希望把这五头大石牛引到蜀国,好得到这些金子。就在大石牛一步一步往蜀国走去的路上,秦国军队也跟在石牛后面,往蜀国前进,结果就在大石牛到蜀国时,秦国的军队把蜀国给灭掉了。“贪便宜买老牛”成为一句古训,“贪小便宜吃大亏”更是一条警句。世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谨记这条古训,防止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对老年人来说,要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还应算算得失账。首先,要算一算道德账。处处占便宜,时时得好处,表面上看是尝到了一点甜头,实际上背负了一个恶名,失去的是好朋友、好名声,对子孙后代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如果把贪小便宜的心理传给下一代,在社会交往中肯定不会受他人欢迎。其次,要算一算身体账。为了不值十块八块的免费赠送品,不顾夏天冒酷暑、冬天顶寒风,万一发生中暑或伤风感冒,特别是吃了不合格的保健品影响身体健康,实在是不值得。再次,要算一算家庭收入账。如果家里的积蓄不宽裕,对一些促销的生活用品和保健品,好好想一想是否需要,如果不是必要,不管多便宜也不要买,购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不是白浪费家财吗?算算这些账,不难看出小便宜就没有价值了,老年人应该自觉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 纵观受骗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望老年朋友多长一些见识、多听一些人的劝告,保持清醒头脑,提高防骗警惕性,千万不要为蝇头小利而让骗子得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