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写痉挛的危害,并不止步于无法写字……

 昵称76609255 2022-05-13

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WC)是指手部和腕部的肌肉同时强烈收缩,手和腕不能动,使其扭曲成异常的姿势并影响书写。表现为患者在持笔时或开始写字时出现痉挛,非书写状态下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并不完全限于书写动作,做其他相似工作或使用类似工具时也可出现此类情况。

临床分类

01

根据病因分类

(1)原发性书写痉挛
多由遗传所致,又可分为:
①任务诱导型:仅限于书写时出现震颤。
②姿位敏感型:书写及保持书写姿位时均有震颤。

(2)继发性书写痉挛
可继发于脑损伤、血管病等疾病之后。

02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
书写时出现肌肉痉挛状态,腕、指伸屈肌不自主收缩,继之有书写困难、书写缓慢,并伴有疼痛。
(2)麻痹型(肌无力型)
书写时因肌肉力弱不能随意支配,出现类似麻痹状态而不能握笔。
(3)震颤型(运动亢进型)
书写时出现摇动性震颤,且逐渐增强,精神紧张时更加严重,这种表现是主动肌与拮抗肌紊乱的结果。

书写痉挛不是传染病,并没有传染性,发病率约为14/100万,并不是很高,好发于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动作的人,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报道显示很多患者存在显性遗传基因,故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患者大都合并不同程度的焦虑症,说明与精神因素也有关。研究认为本病多属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属于锥体外系疾患,或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肌张力亢进最为常见,亦有运动亢进型。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原发性书写痉挛发病中占较大比重,患者多有阳性家族史。
2、其他
中枢系统的创伤、脑损伤、血管病变、代谢或变性疾病、药物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继发性书写痉挛。

危险因素:长期从事书写工作、存在阳性家族史、有局部创伤史或脑损伤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

诱发因素:该病症常因躯体过度疲劳(尤其是手的疲劳),或心情紧张而诱发。且越是紧张,越怕字写不好,痉挛就越明显。

日常注意事项?

1、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主要观察症状是否改善,以及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
复查:此病为慢性疾病,需长期观察,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定期复查,主要评估疗效,以及治疗有无副作用。

饮食没有什么特地要忌口的,正常饮食即可。

2、需要做心理疏导吗?

需要,患者长期症状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需要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3、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不影响性生活。
生育:不影响生育,但有家族史的患者,有条件完善遗传学检测。

目前尚未发现特定的运动方式可以改善症状,但避免长时间的重复运动和适当放松,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4、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长期从事书写工作人群,可减少书写时间(或每书写一段时间就进行适当休息),调整正确书写姿势,更换合适的书写工具。

遗传:如果父母患有书写痉挛,可在孩子日常书写过程中,观察一下是否有书写困难等情况出现,如有,需及时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