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三)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19年第29本

骗子指南,要读吗?

文/装装子

前天说了,因为对本书太过感同身受,一不小心就写了几千字,此读书笔记要分成3次来发,今天发最后一波:喜好、权威和稀缺原则

推荐先读前两篇,点击:《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一)

《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二)

五、喜好

喜好原理是怎么让人顺从的呢?要从3个方面来讲:好看、奉承、关联。

1.好看=好。


首先是颜值即正义,啥意思?就是你会不自觉地、更偏向于听从长得好看的人。

这条真是太真相了!研究表明,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没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长得好看的人会在面试时被额外加分是真的,甚至研究表明在犯罪后会比长得不好看的判的罪平均更轻。

为啥商家在打广告时,都要选用帅哥美女猛男,就是这个道理!

汽车广告为啥总要配备美女?因为广告商希望她们把自己积极的特性——漂亮、性感投射到汽车身上。研究显示,漂亮模特站在汽车旁边,会让这辆车显得更值得拥有。

除了人的颜值,产品颜值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奉承。

喜好原理的第二个机制,是我们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对方可能很刻意很虚伪,但我们听了仍然会暗爽,不自觉就会想要回应奉承,顺从对方的一些提议。

譬如你去买衣服,A服务员说:“哇,你穿这条裤子,腿又长又直!”B服务员又假装对A服务员说:“天啦,她皮肤好白哦。”

就这样一阵糖衣炮弹,你不买么?

书中还讲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用到的喜好手法,是每个月他都会给自己13000多名老客户寄送贺卡,而贺卡上什么也没有,除了的名字。我只不过是告诉他们,我喜欢他们。

当你一年收到12次“我喜欢你”的卡片,你会不会不自觉在想买车时,就想到要从这个喜欢你的家伙手里买?

所以不管是做销售,还是人际交往,多说好话吧。

3.关联

商家为什么喜欢请名人打广告?这就是运用了关联原理,它也能让人顺从。

你喜欢杨幂,那好的,杨幂给我的产品代言了哦,你要不要来买?

你喜欢周杰伦吗?他在喝我们的奶茶哦,你要不要喝?

赵雅芝你知道吧?她为什么是不老女神,是因为用了我们的护肤品啊,那你要不要买?

甚至是你喜欢的文化热潮、追赶的热点新闻,商家们也会加以运用

譬如文案界的扛把子杜蕾斯品牌,为什么出啥热点它都要插一jio,因为这样你才会去关注它、了解它啊。

关联原理的奥妙就在于,不管是商家还是个人,都会努力把自己跟积极、正面的事情联系起来,让自己形象更好,更招人喜欢,更让人认可,且愿意埋单。

就像有的人,为啥老喜欢吹牛,说自己认识谁谁谁,因为他喜欢你觉得他也牛啊!

当然了,我们以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不会沾别人的光只有当我们在公在私的威望都很低的时候,才会想借助他人成功来恢复自我形象。

所以啊,吹牛说明你虚啊。

另外一种关联是,当我们看了某剧,对某个角色印象特别深刻时,会不自觉认为那就是演员本尊。

譬如之前《甄嬛传》大热时,袁春望的扮演者王茂蕾就因在微博被网友口诛笔伐,而无奈注销了微博——现在来看,网友为什么会失去理智,就是关联性太强。

甚至,国外有个很成功的广告,是有个叫罗伯特·杨的演员,因在某热剧中扮演了深入人心的医生角色,就请他在广告中以医生的权威形象告诉观众:咖啡因不好,所以推荐不含咖啡因的桑卡牌咖啡。

你猜怎么着,观众非常埋单!即使罗伯特就是个演员,根本不是医生!

有时候想想,我们人还挺冒傻气的!

六、权威

权威也会令我们顺从,而权威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讲:头衔、衣着、身份标志。

1. 头衔

一个教授说,别人不知道他是教授时,总能跟他天南地北地侃大山;而一旦知道他是教授后,就会变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

这就是头衔的威力。

所以为啥很多人喜欢在名片上印一大堆头衔,因为会给人一种很权威很专业的形象,让人不自觉愿意多听他讲两句。

2. 衣着


你穿得好一点,让人顺从的几率更大。

之前在BBC看过一个测试:一个小女孩以两种衣着去乞讨,得到了不同的待遇。

在某餐厅,小女孩先是穿着整洁干净地去向在座的各种客人讨要吃食,结果99%的人都没有拒绝给她食物;换了脏兮兮且破烂的衣服,蓬头垢面地去乞讨时,100%的客人都嫌恶地立马赶走了她。

为啥保险人要穿西装,这是有道理的。

3.身份标志


什么叫身份标志,就是你所吃所用的东西,也能表明你的身份,然后让身边的人有顺从意识。

书中有个实验是:碰到一辆崭新的豪华车堵在绿灯亮起的路口,后面的驾驶员会等更长时间才按响喇叭,而如果是一辆旧款的经济型轿车,人们按喇叭可就按得此起彼伏了。

驾驶员对经济车主可没什么耐心。这说明啥,人还真有点看身份行事啊。

所以有的人要满身大牌、穿金带银的,因为这会不自觉改变周围人看Ta的眼光,改变对Ta的行事态度。

说白点,就跟你去一家商店,你满身大牌,店员立马用肉眼就能扫描出你的身价,并首先服务于你,而不是满身地摊货的我。

运用到商业上就是,现在很多品牌推出的商品即使不好看,你还是会买是为什么?因为那是商品吗?那是身份的象征好伐?

譬如之前某大牌出的打工包包,好看吗?不好看!买吗?买!因为那不是一个包的事儿,是身份象征的事儿!

七、稀缺

G. K切斯特顿说:“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晓得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了。”这就是稀缺原理。

稀缺原理可以从时间有限、货品有限、竞争来讲。

1. 时间有限

商家最喜欢玩的把戏就是这个了。“五折优惠,最后一个小时了啊,快点的!”“动物园只在周六开放啊,要看的赶紧买票啊!”……

还有像我们熟悉的双十一、圣诞节折扣等活动,运用的也是时间有限的稀缺原理。因为过时不候,我们很可能就会更想要做出行动,然后掏腰包了。

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

另外,像股市里的追涨杀跌行为,我觉得也很像“时间有限”的稀缺原理,因为害怕错失时机,就会有失智行为。

2. 货品有限。

数量有限、限量版,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某个商品因为买不到、不好买,对我们来说就更具吸引力了。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就连我们的大脑似乎也是为保护我们免遭损失而进化的:阻挠着眼于损失所作出的明智决定,要比阻挠着眼于收益的决定难得多。

所以很多店员可能在你看中了某款产品的时候告诉你:“哎呀,这个呀,店里没得了。”

当你一脸遗憾时,店员可能又会说:“不过你真的要买么?你要买的话,我想办法给你弄。”

在这个时刻,也许你并不是特别想要,也可能会当真答应购买。得到你的承诺后,店员马上就会找到货品来找你付钱了。这时你不想要也不行了,因为你答应了要买啊——这儿又运用了前面说的“承诺和一致原理”。

3. 竞争

一件商品本来不值啥钱,你也不那么稀罕,但通过竞争拍卖的方式,很可能你就想要了,这就是竞争带来的稀缺原理。

拍卖的原理就在于,让顾客知道:你不买的话,别人就买走了。你快要失去它了,这会让你觉得它很值钱。

书中讲到,作者的哥哥卖二手车很有一套,会把几个看车的顾客在同一时段叫来。然后1号顾客在看车的时候,2号、3号、4号、5号就陆续来了。

然后作者的哥哥会给2、3、4、5号每个人都说:“你等一下哈,1号(或2、3、4号)看完不买就给你看。

本来1号还犹豫不决,但当2、3、4、5号来了之后,就会莫名有购买压力:哎呀,我得尽快做决定,犹犹豫豫不买的话,就永远失去它了!

而等候的2、3、4、5号同样有压力:哎呀,这个车这么紧俏啊,要是前面的买走了就没我的事儿了,一会儿看车的时候,如果将就的话,就赶紧买了!

靠着这样的手法,作者的哥哥总是很快就以理想的价格,把车妥妥地给卖掉了!

高手啊高手!!

4.在生活中如何用?

这些稀缺原理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本来你对爱人不咸不淡的,但察觉出某个家伙觊觎你的爱人后,你就会着急了:不行,我的爱人是我的,谁也不能爱,不能抢!

所以记住:越是稀缺,越是让人想要!

我们还可以反过来运用,譬如教育孩子的时候,你觉得他老是吃零食不吃饭,那么零食你就备足,饭弄少点。

久而久之,他会觉得零食太易得了,而且吃多了不香了,然后可能就去吃饭了。而且你要命令他:饭不能吃多了,一顿只能吃半碗!吃多了老子弄你!

稀缺原理还涉及到国家统治等问题,真的太智慧了,作者太优秀了!

譬如你看历代造反的,都很少是完完全全的穷鬼出身,都可能是有点出身和地位,吃过螃蟹的人。

为啥呢?因为穷鬼的资源有限,一辈子都是粗茶淡饭,没吃过好的、享受过好的,也就不容易有意识去反抗,甚至去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吃过螃蟹的人,突然被打入落魄的境地,那他就不爽了,然后就有可能去反抗了。

书中说: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而这就是稀缺原理在作祟。跟一贯的稀缺比起来,一样本来有后来没有了的东西,会叫人更想要。

ps:连续三天的文章你都看完了吗?看完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吧。

作者简介装装子,一个喜爱学习思考,希望每天都进步、每周能看一本书的人。

上一篇《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一)

《影响力》:骗子为什么都是心理学高手(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