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故事告诉你,为什么你成不了有钱人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文/装装子 

这两天正在读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这书写得太精髓了,不仅可以教你如何致富,更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帮我理清了自己的优劣势,让我的迷茫开始聚焦,有了一定的人生目标。

书中读到一个故事很值得分享,所以先贴出来。

这是一个关于负债成奴的故事,它会告诉那些月光族:为什么你存不了钱,而且容易负债上瘾,最后使得个人的经济状况呈现螺旋式下降,直至破产。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巴比伦人,他们到当今银行的前身——放贷人面前,放贷人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就跟现今银行家对贷款人提出的问题一样:“你有抵押吗?

巴比伦人展示出就算放在今天也通行的抵押物之外,还会展示别的抵押——他们自己。

因此,放贷业务就达到了一种繁荣昌盛的状态:每个人都具有信用价值,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拿自己作为抵押。

当一个巴比伦人不再有能力赎回自己时,他就会被当作奴隶卖掉。当时拍卖奴隶就像今天拍卖房子一样普通。

但10个奴隶中有9个最终都“死在城墙上”。

根据古典历史学家的描述,比如希腊的希罗多德,“伟大的巴比伦城墙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由巴比伦国王那波勃来萨带领扩建,城墙高度超过50米,长约18千米,其宽度足以让6匹马并排在上面驰骋”。

这座城墙是奴隶修建起来的。这项工作的艰巨程度难以想象。太阳残酷无情地烤照着正在搬运砖瓦的奴隶。自这项工作开始之时算起,每个奴隶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

每当他们因身体疲惫而昏倒在地时,监工人员就鞭打他们。如果他们无法再起身,他们就会被人从城墙上扔下去,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尸体在夜晚被运走。

这样的场景,巴比伦的居民每天都能看到。一直劳作的奴隶是个不变的事实,普遍呈现给每一个巴比伦人。

有趣的是,城墙上的奴隶中有2/3不是战俘,而是主动放弃自由之身的巴比伦人。

我们可能会问:一个人怎么可能傻到这种程度,去冒这样的险?他明明每天都看到发生在眼前的惨景,怎么还能在贷款时让自己作为抵押?

答案就是:因为人类的大脑此刻想要享受快乐、避免痛苦。未来失去自由和成为奴隶而惨死的痛苦,并不比当前的快乐更重要。

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出发,你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情况。

这样说吧,“我能够预料到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也能聪明地避免消费债”这个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发挥作用,实际上在今天也没有发挥作用。

虽然我们最终不会像古巴比伦人那样有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我们负债,我们也会陷入一种与奴隶类似的境况当中。

所以,欠什么债,都不要欠消费债,更不要把自身给抵押进去。

什么是消费债,就是你所购买的产品,并非刚需。

“今天不买,你明天就会死”的那种消费,才是刚需。如果非刚需的消费,超出了你的消费预算,那么就要把它归到延迟满足的消费之中。

很多人喜欢拿明天的收入来为今天的享乐埋单,不知不觉就把后5年、10年的收入都花费掉了。这样的金钱观念很不健康,而且他永远不可能变成富人,不管他挣钱的速度和能力有多强都不行,因为他已经陷入了财务糟糕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你能想到的很多真正的富人,比尔·盖茨、巴菲特、马克·扎克伯格……他们没有一个是不节俭的,他们珍视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挣钱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节俭和储蓄才能致富。让金钱自动为你工作,拥有一台赚钱机器,而不是成为一台赚钱机器,才能致富。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