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做不到这一点,你根本就不爱孩子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0年第46本


文/装装子 


育儿书一路看过来,发现教育的核心其实都是:要爱孩子。

“爱孩子”这三个字一写出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我做到了”。但了解了它的深层逻辑,就会发现你不仅没做到,而且根本没做好。

又或者说,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做好,而只是接近于做得好而已。

因为很多人所谓的“爱孩子”,只是以爱之名的控制而已。

就像有一天送乐小宝上学,路上碰到一个满脸怒容的妈妈,她抱怨自己在厨房忙碌了一早上,结果女儿起床后什么都不吃,把她气坏了。

这个妈妈用怨毒的眼神看女儿,还禁止女儿牵她的手。小女孩大约5岁,可怜巴巴在一旁哼唧,小心讨好地跟着妈妈,样子十分委屈。

这个妈妈相信自己是爱女儿的,她生气是担心女儿早上不吃东西,身体不好。
可是,这是一种错误的爱孩子的方式。

孩子不吃早餐,就怨恨孩子,对孩子喋喋不休,用冷落来惩罚孩子——这不是爱,因为它只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冷漠和怨恨。

做不到同情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你就根本不爱孩子。



所以,你觉得只要是为孩子好,就冷落孩子、打孩子、羞辱孩子……这些都不是爱。

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体贴和理解,才是真正的爱。

就像这位妈妈,如果她能心平气和地跟女儿沟通,了解女儿不吃早餐的原因,理解孩子不吃或许是因为饭菜不合胃口,或许是因为没有饿,那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所以,简简单单的“爱孩子”三个字,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就像我说过再也不对乐小宝动手,但一个月前我又犯错了。

那次,乐小宝生病了。他一早起床就哼唧,不管是洗脸刷牙,还是吃早餐,吃药,干什么都十分不配合,还一直找茬。

譬如他非要我给他摆餐具,但不管我怎么摆,他都很生气地说“不对”。让他自己摆,他又不干。又说要玩手机游戏,不给他玩就威胁我:要丢东西、要打人。




我一直耐心配合,好言相劝,后来实在烦不胜烦,就不再理睬他的胡闹,自己吃起了早餐。

就在这时,他趁我们不注意,把整个餐盘摔了出去,饭菜撒了一地。

我“蹭”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他见我生气,继续摔了筷子。

我忍无可忍,失控地打了他的手。他还要继续抓东西扔,被我抓住手才无奈罢休,哭了出来。

一打完我就后悔了,自己率先难过起来。因为我说过不再对孩子动手,可我却没做到,我对自己失望极了!

我立马跟乐小宝道歉:“对不起,妈妈刚才打了你,是妈妈不对。妈妈说了不再打人,但妈妈又犯错了,对不起!”

乐小宝哭出来后,心情也平复了。他也跟我道了歉,说扔东西不对。

我们拥抱后,又和好如初,原谅了彼此。
 




但我并没有原谅自己。那一天,我十分懊悔、愧疚和恨自己,忍不住哭了好一会儿。

乐小宝见我情绪低落,后来都表现得很乖,还处处讨好我,甚至说了一句:“妈妈,我还在让你生气不?”

这话让我更加难过,孩子是多么单纯可爱,以及多么信任和爱他们的父母呀。即使我们作为父母是这样的不专业和不完美,他们也从来没停止过爱我们和信任我们。

我立马抱着乐小宝说:“宝宝,你没有让妈妈生气,是妈妈在生自己的气,因为妈妈自己没有说到做到。你会恨妈妈吗?”

乐小宝摇头。

我又说:“宝宝,如果下次妈妈再生气时,你一定要提醒妈妈,说'妈妈不准生气’,好不好?我们一定要相互提醒,都变得温柔,好不好?”

再一次的犯错,让我意识到:情绪真是教育的最大障碍!失控真是太可怕了!当我被情绪控制时,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妈妈,而只是一头愤怒的狮子。




现在,孩子仍然每天都有惹我生气的时候,但我们相处得更平和了。

早上,乐小宝不想上学,起床时总会对我凶来凶去。我总会先让他发一会儿脾气,耐心配合他,然后才会在差不多的时候告诉他:

“你对妈妈这样凶,妈妈真的很伤心。你说想要一个温柔的妈妈,妈妈现在是不是很温柔呀,可妈妈也想要个温柔的宝宝,怎么办?”

每次说完这句话,乐小宝的坏脾气就会立马消失,他会不好意思地笑,然后再乖乖地配合我穿衣洗漱去上学。

我有时候对他不耐心,说话大声时,他也会提醒我:“你不是说要温柔吗?干嘛又在凶?”我就会立马道歉,然后突然也能变得更温和了。
 
在教育上重蹈覆辙,一直都让我挺痛苦的。不过,看的每一本育儿书都在告诉我,即使是这些身为儿童教育专家的父母,他们也会时不时控制不住对孩子发脾气,重蹈覆辙,使用错误的教育方式——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在不停减少这种错误,我们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因为这世上没有100分的父母,只有接近100分的父母。



归纳一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育儿知识点:

1.一定要同情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譬如孩子不想吃早餐,一定要了解和理解他的感受:为什么不想吃,哦,原来是昨晚吃太多,所以没饿,那不吃也没关系。

总之,不能否定和轻视孩子的任何感受,譬如你认为孩子不吃早餐不好,所以必须要他吃,不吃你就斥责孩子。

这样做,就是横行霸道,并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为他好。有时候还要尊重孩子的挑食。譬如有一次老师非要乐小宝吃肥肉,结果他差点吐了。

只有你处处同情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从中学会同情你的感受,和你有更亲密和更信任的亲子关系,懂得关心和体贴他人。

2. 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

大人可能都经常使用这样的育儿手段:如果你不吃饭,待会就不让你看电视了;如果你不道歉,晚上就没饭吃了……

我们可以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但不相关的后果却不可行,因为这属于威胁。

直接后果是指,如果你不吃饭,那么你就可能饿肚子,而且到下一次开饭前,你可能吃不到任何东西;如果你做错了事不道歉,就可能让对方伤心,可能人家下次就不太愿意和你玩了。

直接后果是自然而相关的教育手段,但如果你经常使用不相关的后果,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譬如乐小宝有时就会说:“如果你不给我玩手机游戏,我就不吃饭。”这时我就会说,吃饭是吃饭,玩游戏是玩游戏,它们没有关系。

3. 别要求孩子做他的年龄办不到的事。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会出现让大人头疼的行为,大人千万不能急着改变。

譬如孩子从1岁多开始,就会有很多自主行为,并且不喜欢受到大人的控制,可能开始出现打人、抢东西、扔东西等不良行为。

这个时候,只能慢慢教导,而不能急着让孩子马上改变,因为这是他的年龄办不到的事情。

乐小宝3岁左右,特别喜欢对人动手动脚。那时,我急于改变他的行为,使用过错误的教育方式——关小黑屋。

但是他那时连道歉是什么都不懂,那是他的年龄根本办不到的事情。我到现在都后悔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还有孩子的如厕问题,早早训练如厕,孩子却还是不能自己如厕,大人也千万不能着急,认为孩子就有问题,甚至惩罚孩子——因为这很可能是他的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到那一步,大人必须更有耐心。

总之,宝宝有些头疼的行为,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我们要耐心引导、耐心等候和顺其自然。

4. 情绪是教育最大的障碍。

情绪这个问题,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必修课题,一定不能在教育孩子时失控。

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发脾气时,我们一定不能生气,要心平气和地沟通和想办法帮助孩子,而不是惩罚和打骂孩子。

只有我们能控制情绪了,孩子才能控制情绪,变成一个温柔理智的宝宝。

5.别让孩子过于依赖你的表扬。

我们不要经常表扬孩子说:“你真棒,你真厉害!”这样的表扬太空洞,而且把重心放在了“你优秀的表现主要是为了让爸妈开心”,而不是宝宝学会了本领是令自己开心。

要帮助宝宝确立自信是来源于自我成就,而不是源于他人的赞扬。

譬如宝宝学会了穿衣服,你就说:“哇,你自己穿上了衣服!你一定很开心。”譬如宝宝自己吃饭,你就说:“哇,你可以自己吃饭了。”

这样的鼓励,才能让宝宝知道,他学会了东西主要是让自己开心,而不是为了他人。

6. 多用童话故事来教育孩子。

孩子都喜欢童话,如果孩子不配合你做事时,不妨用童话来教育他。

譬如乐小宝不想刷牙时,我就跟他说,他的牙齿里住着个牙婆婆,如果他的牙齿太脏了,牙婆婆就要搬家了。(有《牙婆婆》这个绘本)

乐小宝还相信牙仙子的故事,所以有时候我也用牙仙子来当我的“助教”。譬如他必须要早睡早起去上学,牙仙子才会每天在他的枕头底下放糖果。

还有小时候孩子不愿意撒尿,可以告诉孩子说,马桶大哥口渴了,想要喝水;不想吃饭,可以说,米饭宝宝很想去他的肚子里旅行;不想吃药,告诉他身体里有个军队正在和病毒战斗,但他们打得很吃力,需要药物这个援兵助力;早上没睡醒赖床,告诉他可能是瞌睡大王在攻击他,然后用手当手枪假装帮他消灭了瞌睡大王……


ps:《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边界,才自由》,《正面管教》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四本书最值得一读的还是《正面管教》,因为其他3本在我看来其实是它的副本,核心还是正面管教。

譬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它只是把“正面管教”这个概念换成了“情感引导式育儿”,但核心其实一点没变,还是要爱孩子,尊重孩子,正面引导孩子,不能打骂孩子、羞辱孩子、控制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