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讲述:李老师,女 01 大家好,我是李老师。 今天来讲讲,由一件小事引发的教育突围吧。 事情要从五年前的一个春天说起。 那天是周一,班上一个叫郭雪的女生迟到了,捂着头站在教室门口,弱弱地喊:“报告。” 我赶紧让她进来上课。 结果,就听有同学小声问:“郭雪,你剪头啦?” 万万没想到的是,郭雪竟然当堂大哭,说自己没法见人了,再也不会快乐了。 02 我好不容易让她情绪平稳下来,接着上课。 但,平时上课那么积极发言的孩子,始终没抬头看黑板,课间操还跟我请了假。 我当时就觉得有点过了。 不就是一个发型吗?我甚至都没看出跟她之前的发型有什么区别。 但,同学的反应却比我强烈。 课间,郭雪的几个好朋友走到她身边时,跟她说:“别伤心了,很快就会长长的。”“你想想我被扔的那些海报,心情能不能好点?” 还有男生火上浇油:“郭雪,节哀顺变哈。”“郭雪,想开点,没把你削发为尼,已经是你爸妈我佛慈悲了。” 03 再看郭雪,恨不得钻地缝一样的伤心难堪,一整天都神思恍惚。 尽管我几次悄悄提醒她注意听讲,可是,她全部的心思都在发型上。 以至于我不得不仔细观察了一下那发型,也就是比从前短了,以及发尾参差不齐了一些,不影响整体形象,依然是一个好看的小姑娘。 可是,听了我的话,大滴的眼泪注满女孩的眼圈。 有句话一直滚动在我嘴边:“平时考试没考好,怎么没见你这么难过呢?” 但,我忍住了,带着一份真诚与好奇问她:“郭雪,老师想知道剪了个头发而已,你怎么反应这么大?” 以及班里这些孩子的反应也很大,这是我最好奇的所在。 结果,她再次哭了:“老师,这是我昨晚睡着后,我妈拿剪刀偷偷给我剪的。天天穿校服,发型和鞋子是我们唯一能做主的地方了,可是,这一点自由他们也不放过。” 04 谁承想,郭雪刚开了个头,哗啦啦围上一圈孩子。 “郭雪,你妈这算啥,我妈不仅偷看我日记,还在下面给我写评语你能信吗……” “老师,你看我这鞋子,爸妈为了防止我臭美,一模一样的鞋子直接给我买了三双。” “就因为我说想矫正牙齿,我妈死活认定我早恋了,审了一晚上。” …… 一时间,场面失控了。 平时发言不积极,这个时候,却都在畅所欲言。 我刚想批评他们,却无意间看到,其中一个男生说到爸爸把他的手办全部送人时,掰断了手里的铅笔。 05 而那断掉的铅笔,和郭雪一天低迷的状态提醒我,也许该倾听这些孩子们一次。 于是,我临时将那节自习变成了班会,关起门来,给他们开一次吐槽父母大会。 我的目的很简单,心里积攒不满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而且,哪个孩子跟父母有隔夜仇呢。 或许,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机会。 我,可以给他们。 同时也要他们保证,不管同学说了什么,都要为对方保密。 而且,老师也会向他们的爸妈保密。 除非,他们需要我的帮助。 06 此举,获得了同学们欢天喜地的掌声。 但很快,气氛就没那么欢乐了。 那天,最伤心的郭雪优先获得发言权。 “我妈从小就反对我留长发,逢人就说:把头发看得比命还重。昨天晚上吃饭时她心情不好,又气急败坏地数落我的头发像鬼一样。然后,趁我睡着了,居然拿剪刀把我头发给剪了。早晨起来我跟她理论,她居然说,你一个初中生天天想着怎么臭美,学习能好吗?我就不明白了,留个长发怎么就伤天害理了,初中生就不是人吗?就不能保留点自己的审美吗?”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郭雪重新委屈得满眼是泪。 看得出来,这是真的碰到伤心处了。 07 郭雪说完之后,教室里有短暂的沉默。 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你这算啥,就因为我洗脸时,多照了一会儿镜子,我爸妈审了我两小时,非怀疑我早恋了。我说没有,他们就一直逼问,最后我烦了,就说:你们说有就有吧。结果,我妈气哭了,我爸见我妈一哭,一个耳光扇过来,我现在是知道什么叫屈打成招了。” “同款爸妈。生日收到礼物,我妈挨个儿问是谁送的?其中有两个礼物是女生送的,我妈就拐弯抹角地盘问女生名字,父母是干啥的,我喜不喜欢人家。而且,只要我提到哪个女同学,她一定会敏感地问我跟人家是什么关系?真的,感觉我如果不早恋一下,都对不起我妈,如果她不是我亲妈,我早翻脸了,太污了。” 而话题一旦展开,自是滔滔不绝。 “无论是日常小考还是大考,只要我没达到90分,我妈就摔坏我一个乐高。后来,还摔上瘾了,只要我做错点事,哪怕是她喊我时,答应晚了,她就会拿着乐高威胁我。前两天,就因为我去打球,多玩了半小时,一进家门,她不问青红皂白,拿起乐高就摔。于是,我回房间,把所有乐高都给她,让她干脆都砸了。结果,她马上就给我爸打电话告状,在电话里号啕大哭,说管不了我了。然后,我爸火速赶回来,揍了我一顿。简单粗暴不讲道理,他们就是真理,这就是我爸妈。” “你爸妈算啥,就在昨晚,我做完作业玩了一会儿电话手表,我妈悄悄看到了,就把手表摔了,幸亏还能用。”一个女生说这话时,我看到好几个孩子眼泪汪汪。 而这个女孩还不忘跟那几个抹眼泪的孩子说了一句:“哎呀,哭啥呀,我都习惯了,多大点事儿。” 08 那天的“吐槽大会”是家长们的大型翻车现场。 我默默观察了一遍,就连那些我印象里,平时很注重教育方法,老师和孩子公认的“民主爸妈”也没能幸免。 父母都是学霸的周娜说,他爸妈从小学三年级,在所有亲戚朋友同事面前说起她时,都会加一句:“我闺女是正宗的学渣。” “我妈典型的公主病,每次外出吃饭,必要求我和我爸给她倒水、夹菜,如果我忘了,她就会当着所有人的面问我:就你这么自私,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指望上吗?真的,我妈哪儿都好,就这点,我如果吃东西没先让她,没帮她拧个瓶盖,她就立马觉得我是白眼狼……老师,我跟你讲……因为我妈,我现在都恐婚。”王旭的发言,让全班同学都笑场了。 09 那场班会,进行了一个小时。 接下来,是自习。 教室前所未有的安静,个个都在埋头写作业。 就连那些平时不守纪律,必须看管的孩子都格外自律。 在那空前绝后的寂静里,我眼角微湿,因为我突然明白一件事:生命或许有时最怕的不是误解冲突,而是怕不被看见与理解。 他们十几岁的生命也会有不能承受之重,也需要倾诉与被倾听。 父母有父母的不易,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也会有他们的苦衷。 作为老师,我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树洞,做家校之间那个绿色缓冲带。 10 打那之后,我在班级门口放了一个小信箱,就叫树洞。 我让孩子如果心里有任何不痛快,每天早晨来学校时,就写成小纸条,丢进树洞里。 我会在早自习时打开信箱,然后送给他们一个安慰的眼神。 是的,有时候,一个被看见的眼神就够了。 何为少年? 少年就是哪说哪了,少年就是没有隔夜仇,少年就是雨过即天晴。 11 那些纸条,相当有意思。 “今早,我妈的公主病又犯了。” “因为一张卷错了五道题被罚做了两张卷,下半夜一点才睡,明天终于有往树洞里吐槽的东西了。” “又挨揍了,其实一点都不疼,明显感觉他力气没那么大了,心里也不再怕他了,反而觉得他挺可怜的,打已经不好使了,还能用啥招?” “本来挺生气的,拿起来往纸上写这事的时候,突然就消气了。老师,就跟你皮一下:)” 大人每天被各种情绪左右,孩子又何尝不是? 渐渐地,树洞里不仅仅有孩子们对父母的吐槽,他们会把各种各样的烦恼丢进树洞。 而我,也能因此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更多时候,我不能教育他们的父母,面对来自家庭的暴政,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帮他们排解,用一个眼神,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去抚慰。 12 那个头发被生生剪短的郭雪后来去理了一个齐肩短发,上学时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感觉头轻了不少,做题思路都清晰了呢。” 我问她:“妈妈看了什么反应?” 她嘿嘿一笑:“我妈都哭了,跟我爸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太夸张了。” 说着,她抓了抓自己的短发,说:“老师,其实,爸妈真的挺好哄,对我要求挺低的……以后,我再也不为这样的事跟他们较劲了,犯不上。” 13 这话,我一字不差地转达给了郭雪妈妈。 那么干练的一个职场女性,站在我面前时眼圈都红了。 我也很感慨。 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总是有时差的。 在他们这个年纪,往往很难体会。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给他们耐心与时间,让他们去成长。 而在青春期的关口,他们常常会把父母、老师当成假想敌。 所以,为他们情绪的子弹找一个靶芯。 树洞,成了最好的去处。 渐渐地,我发现这些孩子因为被理解、被看见而变得平和了许多,开朗了许多。 我和他们之间的相处,用一句他们的话说“变得丝滑了许多。” 14 有一天早上,我进教室时,将一张纸条塞进了树洞。 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纷纷问我:“老师,你怎么也有不开心的事啊?” 我看着他们说:“当然啦,老师也是人类啊。” 然后,他们特别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事能让老师都找树洞了。 于是,我打开信箱,拿出自己的纸条,给他们念了一下:“被儿子气冒烟了,要不是碍于自己老师的身份,真想以武力解决算了。太生气了,决定至少一天之内不理他。” 那时,我儿子正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学生们都知道的。 听我读完写给自己的信,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同情与关心,纷纷劝慰我:“老师,你今晚下班回去,他就会跟你道歉的”“老师,连最难对付的我们你都能应付,弟弟自然不在话下”“老师,你可千万别对他动手啊……” 看着那一双双关切的小眼神,我所有的烦恼都九霄云外。 15 有人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一点,我承认。 但我在那一刻深信,当我们的烦恼被别人了解且共情时,我们终将夺回对自己情绪的掌控权。 那一刻,我感谢这个神奇树洞的存在。 因为我深信,未来的未来,当这些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无论他们拿到什么样的学历,但至少,他们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学会了安放自己的不开心,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做啥,都不会太差。 16 时至今日,这个神奇的树洞还在我的班级里延用,百试不爽。 有些委屈,如果不被释放,就会成为暗伤,要么伤人,要么伤己。 成长无小事,让孩子们大胆吐槽,手写烦恼,给他们的情绪一个出口,是让他们养成健康人格的关键。 怨恨的末端,沟通开始的地方,爱才会发生。 希望这招,能在大家的日常生活里,也派上用场。 成长无止境,我愿意和大家、和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一起,做一个终生学习者。 那么,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
|
来自: 新用户2341xVZB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