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1月15日县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成立。 3月3日县委农村部调查报告称:全县5109个生产队,已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有167个,占3.3%;小段包工、定额计酬有284个,占5.6%;联产到户的有946个,占18.5%;大包干的有1744个,占34.1%;分田到户的有152个,占3.0%。余者仍为生产队集体经营。 3月坪溪水库工程竣工。该工程于1977年10月动工,库容1346万立方米。 4月3日省政府口岸办公室批准柘林港为海产品出口起运点;三百门港为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4月全省沼气建设现场会在新丰公社召开。 5月15日县政府设立县司法局、县口岸办公室。 5月17日成立县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川。 6月6日县委作出《关于“两包”队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决定共10条:(1)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不变;(2)生产队的果树、工副业要加强管理;(3)一定要处理生产队的债权债务;(4)认真处理好社员存款和超支款;(5)要坚决完成国家粮、油、糖、猪等农副产品的征派购任务;(6)社员应尽一定义务工和上缴公积金、公益金;(7)妥善安排五保户的生活,烈军属的优抚,困难户的照顾;(8)合理解决民办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报酬;(9)要健全领导班子和合理解决干部报酬;(10)坚持民主办社和勤俭办队方针,实行民主理财。 6月25日三百门港与香港货运正式直接通航。 7月10日县政府公布《关于饶平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确定柘林的镇风塔、三饶孔庙等9处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18日全县实行农业大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共3720个,占生产队总数(5109个)的72.8%。 上半年县内发生“2号病”(即副霍乱)。至7月18日止,发病及发现带病菌患者210人,分布于12个公社共72个大队。县政府及时派医疗队赴病区,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8月科学良种站从上海引进良种鸡“白洛克”、“青布罗”,翌年又引进“罗斯鸡”等种鸡。 9月12日县第一台10瓦电视差转机试播成功。 9月15日凤江公社改名为“凤洲公社”。 9月21日~26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月下旬县委从县直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分别到三饶的粮田大队,浮滨的五祉大队,联饶的潮楼大队帮助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9月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到新丰公社洞泉大队、新葵大队拍摄《中国沼气》分组镜头。 10月饶平县岭头单丛茶在乐昌县召开的省茶叶会议上被定为优质高产名茶,向全省推广。 11月10日县委、县政府发布“关于开展稳定山权、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统一颁发山权林权证、社员自留山证。此项工作至1985年底基本完成。 11月23日县委书记阎福等3人应邀赴香港进行经济考察。 11月24日全县最大的黄冈至三饶12路载波农村电话工程动工架设,翌年年底竣工。 12月20日县黄冈中学复名为饶平县华侨中学。 12月20日县常委会决定在饶洋、新圩、上善、渔村、坪溪、建饶、新丰、新塘、上饶9个公社建立茶叶基地3150亩。 12月23日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党史办公室。 是年晚稻暴发白叶枯病,全县严重受害面积达3.71万亩。 是年县全面完成知青复籍安置工作。历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支经费和就业安置业务费(含盖房、购床铺、桌椅)总共360万元,拨出木材470多立方米。 1982年 1月9日县政府颁布“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的布告。 1月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县委成立5人领导小组。至4月24日,揭露各种经济案件26宗,逮捕犯罪嫌疑人4名,共追回赃款15万元。至年底,全县共揭发经济犯罪案件47宗,其中万元以上大案5宗。 2月1日县政府首次授予李香柱等17人为自然科学技术职称。 2月1日成立县基本建设委员会。 3月5日成立县环境保护办公室。 3月全县首次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参加活动11余万人次,清理垃圾5200余吨、污水沟1600多条,造林65万余株。 4月12日县长黄伍弟等3人应饶平旅港知名人士汤秉达邀请,前往香港进行经济考察。 4月23~29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参加会议1241人。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犯罪活动的决定》。并发出《关于学习林名广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决定》。 4月26日县委发出《关于进一步端正党风的若干决定》。 5月4日成立饶平县儿童福利会。 7月1日县第三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截止是日零时全县总户数137076户,总人口742064人。其中男375925人,女366139人。 8月9日在中共汕头地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海山公社、新圩公社、霞光大队分别在会上介绍发展沿海、山区经济的经验。 8月22~25日县委召开全县水产养殖工作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动员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水面实行以养为主,养殖、增殖、种殖、捕捞相结合”的方针,落实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8月县委抽调县机关干部118人,组成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组,进驻上饶、新塘、三饶、东山、汫洲、东界、凤洲等7个公社17个大队。 9月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税务登记的通告》,全县进行税务登记的工商企业共4726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72家;集体所有制企业830家;个体经济3724家。 10月6日县委书记阎福调离饶平,黄远平接任中共饶平县委书记。 11月4日省农业厅厅长曲殿魁率全省各地区农业局长及农业专家70余人,抵县参观考察发展山区经济的先进单位——新圩霞光大队。 12月11日县委批转宣传部、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定每年1月份为计划生育宣传月。 12月19日县委、县府决定成立村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吴惜鼻任组长,郑光天、郑老张为副组长。20日,县政府发布《饶平县村镇建房用地管理实施办法》的布告。 是年全县农工商各业重点户、专业户8102家,从业1.48万人,其中年总收入万元以上有138家,全县各种经济联合体3004个。 是年全县种植早稻26.11万亩,平均亩产稻谷405公斤。晚稻种植24.69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年均亩产803.5公斤,年粮食总产24.99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是年原从黄冈、三饶及沿海各地内迁、下放人员共1229户、6546人先后迁回原籍安置。 是年溁东大队谢耀琴种植的1亩责任田,早稻亩产643.5公斤,晚稻亩产667.5公斤,春收小麦亩产260公斤,全年合计亩产1571公斤,创全县亩产粮食最高历史纪录。 是年全国杂交水稻秈型三系研究获重大成果,县参加省协作组研究的许统渠、汤适平、陈运泰3人受国家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