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

 德烙 2022-05-13

芍药泻脾火;柴胡...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肺火;
芍药泻脾火;
柴胡泻肝火;
知母泻肾火;
柴胡、黄芩泻三焦火;
木通泻小肠火;
石膏泻胃火;

黄柏泻膀胱火。

中药之专病专药

《伤寒杂病论》黄芩用药总结

黄芩首载于《本经》中品:“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伤寒杂病论》黄芩用药总结

《别录》补云:“大寒,无毒,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陶弘景云:“治奔豚,脐下热痛。”《滇南本草》云:“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本经》及后本草诸书所载诸证,皆为热邪或湿热之邪为患。黄芩寒能清热,苦能燥湿。

黄芩是仲景常用之药,经方中用黄芩组成的方剂达26首。主要取其清热解毒,凉血安胎之功。

(一)用治少阳病:

少阳为胆火肆道,枢机不利之证。中景用黄芩与柴胡相须,共解少阳之热。柴胡退热,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退热,苦寒折火。其代表方小柴胡汤。

其次,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及大柴胡汤诸方均使用黄芩,亦均取其与柴胡相须,共泻少阳胆热之功。这些方剂,有的兼去阳明之里实,如柴胡加芒硝汤与大柴胡汤;有的兼破结去饮,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有的兼去痰热镇惊,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的兼解太阳之表,如柴胡桂枝汤。

(二)用于血证:

1.治疗出血证。《金匮》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本方就是利用黄芩配合大黄黄连,苦寒清降,直折其热,使火降则血自止。另外,金疮出血经方亦应用黄芩,取其清凉之性,恢复阴血主静之职,方如《金匮》中治疗金疮的王不留行散,即以黄芩配合芍药清热凉血而止血。对于阳虚不能摄血,导致出血的证候,仲景也喜欢在温阳摄血药物的基础上,反佐黄芩清热凉血。黄土汤。在白术、附子等温阳的基础上,反佐黄芩,辛温与苦寒并行不悖,相反相成。

2.治疗淤血症。黄芩能清血分之热,故对血热而淤者,仲景喜用之,其一是治疗癥痕疟母证的鳖甲煎丸,其用黄芩配大黄清血中之热,以去血热凝结之痞块;其二是治疗千血劳的大黄䗪虫丸,亦用黄芩配大黄清血中之热,协助桃仁、水蛭、䗪虫等,破血化淤。二方均取黄芩清血分之热,热结去则血易流。血流则癥瘕干血自清。此外,小柴胡汤治“热入血室”之证,亦有此意。

(三)用于脏腑热证:

《本经》说黄芩“主诸热”,仲景用其治疗多用于脏腑的热证。

1.治疗肠热下利证。大肠有热,则逼迫津液及糟粕下奔而成下利之证。清其热邪,即能坚阴止利。《伤寒论》中的葛根黄芩黄连汤即其代表。此方适用于表证误下,热邪内陷大肠而致的肠热下利证。方用黄芩与黄连相配,清热坚阴止利。黄芩并能与葛根配合,加强葛根轻清热解肌热之功。

2.治疗胆热下利证。前边所述的少阳热证,其实也是胆热证,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本经》云主“肠澼,泄利”,故以之为主药,配芍药缓急止痛,甘草大枣调中和脾。黄芩配芍药并能入血分,清除血中之热,故后世用本方专治湿热下利脓血的痢疾,被称为治痢之祖方。若兼呕吐者,是胃气上逆而致,加配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即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治疗肝热证。用黄芩治肝热者共计3方。其一是治疗肝热奔豚证的奔豚汤。此奔豚之证乃肝郁化热,冲气上冲而致,故是方以善治奔豚的李根白皮为主,清热降冲。配黄芩、葛根协助其清热平肝。热去肝平则冲气自降。另外,清热坚阴,故黄芩又能促进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柔肝。其二是当归散,适用于湿热胎动不安证。肝血虚而热生,脾不运而湿生,当归散用黄芩,一方面配合白术化湿清热;一方面配合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清肝。肝脾调和,胎儿自安,后世因称黄芩为安胎圣药。其三是侯氏黑散,治疗肝旺脾虚湿痰素盛,外风引动内风之证。其用黄芩意在配合菊花清肝之热而熄风。

4.治疗肺热证。《滇南本草》说黄芩“上行泻肺火”,此说首先来源于仲景的经方。经方用黄芩清泻肺火的方剂有二个。一个是麻黄升麻汤,适用于肺中郁热及脾虚下利的上热下寒证。其用黄芩的目的就是配合石膏知母等,清泻肺之郁热。因为是郁热,故又与麻黄升麻发越郁阳之药相伍,正合“火郁则发之”之意。另一个是泽漆场,适用手肺中停饮,郁而化热之咳喘参、生姜半夏等相配,共奏清热逐水,通阳化饮之功

5.治疗胃热证。《本经》说黄芩“主诸热”,《别录》说能疗“胃中热”,说明黄芩清胃热的功效甚佳,经方中用黄的清胃热的方剂也最多,达6首。

其一是大黄黄连泻心汤。本方适用于胃热“心痞”之证。方用黄芩配黄连臣大黄,用沸水浸渍,浊药轻投,清热降火而无泻下之弊。

其二是附子泻心汤。其症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兼阳虚卫气不固汗出恶寒之证,方在黄芩黄连清热泄痞基础上,肝血虚而又加附子扶阳固表。三黄仍用麻沸汤浸渍,附子别煮取汁。说明黄芩与附子同用,寒热异施,功效各奏,并行不悖,而无相制之弊。

其三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运用于胃热脾寒,上吐下利之证。其方用黄芩协黄连清胃热,千姜与人参温中健脾。此为寒热分居上下,故称上热下寒证。

其四是半夏泻心汤。此方亦适用于胃热脾寒之证,但此寒热未分居上下,而是交织在一起,故形成心下痞塞之证。因兼有胃热,故见呕吐之证,因兼有脾寒,故见肠鸣下利之证,后人称此证为呕利痞。本方亦使用黄芩配黄连清其胃热。此外,芩连与半夏相配,辛开苦降,可使相互痞结之寒热分离。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可恢复中焦升降之功。

另外,还有生姜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二方。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干姜之量,因生姜芳香辛散之力尤盛,芳香能醒脾开胃,散能散水化饮,故生姜泻心汤亦适用于呕利痞,但挟有宿永气不化者;而甘草泻心汤的药味与半夏泻心汤的药味完相同,只是重用甘草而已,故适用呕利痞而以中虚为甚者。此二方使用黄芩的目的,与半夏泻心汤完全相同。另外,由于此三方辛苦通降,能够清热化湿,黄芩黄蓝又能解毒,故仲景借其治疗湿热之毒引起的狐惑病,这也是黄芩清热燥湿解毒的具体体现和主治症候之一。

6.治疗心火过亢证。黄芩用于清泻心火,除前述适用于心火亢盛而致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外,还有一方,适用于心火过亢,肾阴亏乏而致的“心中烦,不得卧”之证,这就是黄连阿胶汤。是方用黄芩配黄连清心火而坚阴,因肾中真阴亏乏,故又配阿胶、芍药、鸡子黄添补真阴。这是清心滋肾,交通心肾的开山之方。

综上所述,经方中用黄芩组成的方剂达26首。其治疗的病证有:少阳病、吐血衄血证、便血证、疟母、干血劳、金疮、热入血室、痞证、呕吐下利证、奔豚证、胎动不安证、肝风证、肺热证、胃热证、心火证、狐惑证等。关于黄芩的配伍,《本经疏证》概括为三,云“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这并不全面。还应包括:与姜夏相配,能辛开苦降清热和胃化湿解毒;与麻黄相配,能清解肺中郁热;与

大黄相配,能清热泄痞,降气止血;与当归药相配,可养业利现代科学开作尚对载餐的研分路务·发现这有银楼黄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也是现代临床工作者的用药物。

陶弘景云:“园者名子芩,为胜;破者为宿芩。”子茶即今之条芩,宿芩即今之枯芩。条芩体重下达,善清大肠之火,枯芩体轻达上,善清肺火。今多不再区分,一般通行为黄芩。黄芩苦寒,脾胃虚弱者慎用,必须使用时,多与党参同服,以避免过度刺激胃肠。

关于中医辨火症病因简介初识:

火和热只是程度的不同,火与热常互称,火证常见热象。火为热之极,热乃火之渐,所以火是热的进一步亢盛。

外感火(热)邪,是导致急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急性传染病,中医一般叫做“温病”或“温热病”。导致温热病的致病因素,叫做“温邪”。此外,中医外科中,一些红肿热痛之症,也称为“火毒”或“热毒”。

火虽属六淫之一,但在临床上,很少把它看作一种直接致病的外邪,实际上火多是在体内化生的。外感风、寒、暑、湿、燥五邪,都能化火,故有“五气皆能化火”之说。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悲哀働中,则火起于肺;醉胞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虑过度,则火起于心;此火出于人为。

而各种精神活动过度(指七情所伤)也能化火。故有“五志化火”之说。七情能使五脏生病,然七情之动,出于五志。

《内经》云:“心为喜,肝为怒,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恐,此为五志”。五志过激,则火动,火动则血随火而溢,影响脏腑气血正常运行,而成为致病的因素。

医籍曰:“火之为病,不独在五脏十二经中,凡气有余,莫非火也。”

火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

火的主要见证:

火的性质与特点:火为热极,其性炎上,消灼津液,迫血妄行。凡五气所化之火,或五志之火,多为实火。,容易灼阴动血,有耗气伤津的特性,故其致病有如下特点:

1火性炎上,其症状常以不同脏腑而异,如心火上炎,可见心烦不眠,口舌糜烂等;肝火上炎,可见头痛易怒,目赤肿痛,口苦等;胃火上炎,可见齿龈肿痛,吐血,衄血,呕吐等;如表邪入里化火,以胃、肠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秘等。由此可见,火邪伤人之后,多有上炎的症状表现,此外,亦有五志之火,兼有五气所化之火。故有“火曰炎上”之说。

2火属阳邪,其性急迫,容易动血。火邪动血之后,则气亢动速,气迫血妄行,血随气溢而外出,即可以发生出血症状,如吐血、衄血皮肤斑疹等。故《血证论》说:“气迫则血走。”又说:“火升则血升,火降则血降。”

3火邪易于伤阴动风。故火证多见高热烦渴,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阴伤的症状。若进一步发展,筋脉失其阴液的滋养,可见抽搐、角弓反张等证候。这就是“化火动风”的征象。

4实火表现:多直接感受邪热(外感),或它邪化火而成。病势急,病程短,多壮热。

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三焦火动也,柴胡主之。

火在上焦,症见咽干、面赤目赤,头胀,心烦懊憹,咽喉肿痛,牙痛。喜冷饮,甚者狂躁,谵语,神昏。唇焦,苔黄燥。

火在中焦,消渴、善饥;

火在下焦:症见小便赤涩,大便闭结等。

五志化火:

1】心火:诸痛疮疡,口舌生疮,烦心,掌热,口舌糜烂,心火动也,黄连主之;黄连甘草、导赤散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癃闭淋沥,赤白带浊,小肠火动也,木通主之;

2】肺火:诸气愤郁,干咳鼻衄,咳血,咽干,鼻干,鼻衄,肺火动也,栀子、黄芩主之;黄芩泻肺火;舌苔喉痛,便秘不通,大肠火动也,黄芩、大黄主之;

3】肝火:诸风掉眩,头胀,多怒,目赤,胁痛,肝火动也,柴胡、黄连主之;柴胡、黄连,白芍泻肝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胆火动也,柴胡、黄连主之。

4】脾火:诸湿肿胀,口疮口臭,能食,嘈杂,口唇赤肿;脾火动也,芍药主之;石膏泻胃火;牙疼齿龈宣,颧腮颐肿,胃火动也,石膏主之;

5】肾火:遗精梦泄,赤白便浊,骨弱,尿赤淋浊,梦遗。肾火动也,知母主之;知母泻肾火;知母坚肾,黄柏补肾,泽泻泄肾;小便不利,小腹作痛,膀胱火动也。黄柏主之。黄柏泻膀胱火;阳事频举,精溺不止,命门火动也,黄柏主之。凡此皆苦寒之药,但能泻有余之火耳。

5辨火的要点:

1)火有各种热的症状。有干燥的症状,因火性上炎,故火象现于头面部较多。火盛最容易伤津动血燥阴,消耗真气,克伤肺金。火症一经发病,一般多在很短的时间内,酿成燎原之势。

2)辨火应先区别实火与虚火的不同。实火多系先火旺而后水亏,其来势急,即实火有明显的火盛症状但阴伤的症状不明显。一般实火舌苔多黄或黑,干燥或起芒刺,脉多洪数有力。虚火则多系先水亏而后火旺,其来势缓。而虚火则阴伤症状明显,并带有虚热症状。

3)辨火应了解火与温、热的关系,三则异名同类,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一般以温热之邪属外感,火气属内生。

4)辨火证,应分辨其部位和有无兼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