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理Sori Yanagi: 用即是美
生于1915年的柳宗理是日本民艺运动重要人士柳宗悦之子,1915年出生于东京,1936-1940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他传承了实用至上的“用之美”,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耶设计事务所派来日本参与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融合西方现代主义与日本民艺文化,坚持探索生活器物的手作温度,发展成独一无二的“柳氏美学”。 他将民间艺术的手作温暖融入到冰冷的工业设计中,是较早获得世界认可的日本设计师。 【生平简述】 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柳宗理是“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之子。柳宗悦发起的民艺运动,其子柳宗理深受其影响,因此成为日本“现代工业设计之父”。其设计思想大多延续父亲的理念。柳宗悦的民艺理论主要三:首先是实用,其次是工艺精良,再次是价廉。柳宗悦于1936年创办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 柳宗理于1936-1940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埃设计事务所派来日本参与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1954年任金泽工艺美术大学教授。1977年起任东京日本民艺馆总监。柳宗理虽受到包豪斯和柯布西埃的影响,但他在主持日本民艺馆时他的主要兴趣仍在日本乡土文化上。在他看来,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他坚持自己对现代设计的独特见解和创作个性。 【风格简述】 作为设计师的他主张要排除一切,追求在生活中最舒适最有机能性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才是设计哲学的最高境界,没有希奇古怪,引人注目的设计,随着时间的流失,在和宗理的作品的不断接触中,让你越来越感到他那体贴入微的细小设计,这正是对于设计的最高理解。 (1)美是有用的,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表现出日本的特色。 (2)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 (3)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好的设计如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1956年他设计的弯曲胶合板加金属配件的蝴蝶凳,即是功能主义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 (4)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他批评当代设计中存在的唯物质条件论和屈服于时尚趣味等不良倾向。他自己的产品设计能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法则和日本民族情感于一体。 代表作品:
▲蝴蝶凳(1957):两片弯曲定型的榉木片通过一个轴心连接,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像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大象凳(1954)全球第一张一体成型塑料椅,宽厚的凳脚取自象脚的形象,沉稳地承载人体的重量,并具有可叠落的功能性。
▲真正使用过柳宗理设计的锅具的人,才能理解“形随机能而生”的设计精髓。
贝壳椅(Shell Chair) 椅身与椅座整片合板一体成型,椅角为钢管所构成的小巧单人椅,四支钢管椅角从坐面向外呈放射状伸出,加上贝壳型椅背在近腰部的镂空设计取得巧妙的平衡,整体线条流畅降低视觉上的不安定感,乘坐平稳且安全,关键即背部镂空部位的形状。丙烯材料,以利于环保。
Stacking Chair 柳宗理83岁高龄的设计大作,足以证明大师宝刀未老,椅背和椅面构成有机三度空间,整体呈现桃花心木般的红褐色,虽然造型朴实看似北欧寻常餐椅,但是最大的特色在于椅背的大幅度弯曲以及坐面沿着膝盖呈现弧度,有助于提升人们坐下时背部与脚部的舒适度
没有华丽的外表,简单利落的设计风格却能呈现出最优质的美学风格。这就是日本大师——柳宗理独创的设计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