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在泰兴的古镇黄桥曾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镇上的裕泰和是药房,药是苦的,所以说苦不过老泰和;同泰和是镇上的杂货行,卖糖,故而说甜不过同泰和;丁泰和是布庄,卖布用尺来量,要算到寸的,自然“小气”不过了;裕泰和主营茶叶,这里的茶叶色泽好,言之出色不过最为恰当。 说到裕泰和茶庄,就要说到中国徽商的发祥地之一安徽绩溪的茶庄世家胡氏了。因为泰兴黄桥古镇的裕泰和茶庄和泰兴城的“原源泰”号茶庄、“胡源泰”号茶庄、“胡震泰”号茶庄都是茶庄世家胡氏创办的。胡氏茶庄世家的开创人是胡沇源。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胡沇源出生于安徽绩溪赢洲乡大坑口,系胡氏第44代。12岁时,胡沇源因家境贫寒,由亲戚带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开办的裕泰和茶叶店当学徒。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极受老板器重。没几年,胡沇源担任茶叶店的水客先生,负责采购、储运茶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茶叶行情。因当时交通以乘船为主,故名水客。水客在茶号的地位较高,待遇也比较好。这期间,胡沇源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也积蓄了一些资金。清咸丰三年(1853年),22岁的胡沇源独资收购了东台裕泰和茶叶店,同时以他多年的个人积攒和店东给予他担任“水客”的酬金,首创“胡源泰”茶号于姜堰。据史料记载:泰州地区茶业经营者多来自徽州等地的茶叶产区的茶商,至清代时规模较大的就有25家,而“胡源泰”茶号就是其中之一。此后十多年,胡沇源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由此开创了胡氏茶庄的百年基业。 正是由于胡沇源继承和发扬了徽商“察行情、权时宜”的经营经验和“徽骆驼”一般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他很快地就将“胡源泰”茶号扩展到泰兴、靖江、上海等地;同时,“胡源泰”茶号以经营茶叶品种多、质量好、价格公道而深得“三泰”地区(泰州、姜堰、泰兴)顾客的好评。胡沇源祖孙四代,历经百余年商海沧桑,尝尽艰辛、坎坷与劫难,不畏艰险,力挽商机,先后开设茶号、茶庄十二家,为徽州茶商在三泰地区开辟了一方天地。 同治年间,胡沇源到泰兴增开了“原源泰茶号”,并将此店交给儿子树铭经营。树铭干练精明,信誉卓著,不到十年店业扩大一倍,又在泰兴十字街口增开胡源泰茶叶分号。1876年,羽翼渐丰的胡沇源携子树铭与同乡洪、王二姓到泰兴黄桥再开拓,创办了裕泰和茶叶店。后因生意清淡,两同乡动议拆股,胡沇源审时度势,毅然买下他们的股份,改合资为独资。 1898年,胡沇源逝世,享年80高寿。正当一家人扶柩奔丧时,店中伙计勾结盗贼偷走茶号里大部分货物,致使损失惨重。此时,作为长子的胡树铭,在忍受着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的同时,抖擞精神重新打理“胡源泰”茶号的生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终于使“胡源泰”茶号再度成为三泰地区的名店。在胡树铭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再度走向繁荣。 胡树铭在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也继承了徽商“亦商亦儒”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培养教育下一代读书。树铭生二子:炳衡(一作恒)、 炳华,分别考取文武秀才后,因晚清时局不稳,灾患兵燹连年,遂放弃举业,也随父亲当了茶商。他们秉承祖父沇源公遗训,经营以仁义为先,又以孔夫子《论语》哲理化入经商之道。观察市场变化,筹算进取,生意蒸蒸日上,人称为"儒商"。光绪末,兄弟俩曾发起倡建了泰兴新安会馆,参与同乡会会务。民国初年,胡树铭不幸病故。包括黄桥裕泰和在内的茶号均由其次子胡炳华、四子胡炳衡执管。民国6年(1917),兄弟二人继姜堰胡震泰茶号后,又在泰兴东大街增开了胡震泰茶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