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石器时代考古(二)

 梦想童年594 2022-05-13
文章图片1

劳动创造人类

第一章 劳动创造人

文章图片2

北京人头骨复原

在地质学上的第四纪,人类的历史开始了他的最初阶段--猿人时期。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的祖先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的范畴呢?这个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之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拉马克就提出“一切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 其它物种传下来的。”从而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早期类人 猿的意见。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进化论的基本观点,一八七一年又发表了《人类原始及其类类择》一书,确立了人类起源于低级猿类的学说,认为人类是从旧大陆的某种古猿发展来的 这些学说对长期以来宗教界和唯心主义者所宣扬的“上帝造人”的反动谬论是一个沉重的。丁击。科学的发展以铁的事实表明,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造上帝。由于达尔文所处的阶 级地位的局限性,只能把人类由猿演化为人看做是单纯的生物进化过程,没有认识到人和动 物的本质区别以及社会作用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因而不能解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根本问 题。

文章图片3

人类自力行走的过程

一八七六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了当时的科学,充分论证了从猿到人的历史过程,发表了光辉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伟大真理,从而彻底粉碎了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一切反动谬论。

文章图片4

泛亚大陆人类变化过程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认为,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来的,劳动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决定性条件。恩格斯指出:“在好几十万年以前,在地质学家叫作第三纪的地球发展阶段的某个还不能确切肯定的时期,据推测是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在热带的某个地方--大概是现在已经沉入印度洋底的一片大陆,生活着一种特别发达的类人猿。”大量人类化石的发现充分证明人类确实起源于第三纪后期的拉玛古猿,一九五六年在我国云南开远小龙潭村西北第三纪煤系中发现的五颗牙齿化石,便属于这种古猿的一种,被认为是距今1500万年--1000万年前的人类前驱。

文章图片5

人类的演变

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由于阿尔卑斯山和喜玛拉雅山的升起,导致气候的巨大变化,引起中亚细亚和非洲许多地区相当大程度的干旱,引起荒漠地区的扩展和热带森林面积的缩小。这就使得一些处于树居生活方式的古猿一部分因不能离开树林到地面生活而灭亡,而另一部分则随着森林南移,同时也促进那些具有直立姿势和能够过适应地面生活内因的古猿由树居生活转为地面生活,这种转变对于人类的出现有重大的作用,这是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内因所起的决定作用。正象毛主席所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在南非和东非发现的大量古猿材料可以确证,南方古猿已由树居生活转为地面生活,特别是它的髋骨明确表明南方古猿不但具有直立姿势,而且用两腿走路。恩格斯在谈到直立姿势时提出:“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但是,尽管这一步如此重要,可是它还不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

文章图片6

非洲类人猿

人类社会区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因此我们说,能制造 具的是人,否则就是动物,制造工具是人的特征。下到地面来的古猿为了采摘果实、捕捉动 物、挖掘块根……做为食物,以便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它们的前肢便愈来 愈多的受到了锻炼,特别是在防御野兽进行自卫的过程中,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天然的木棒,石块等做为武器。这些活动开始只是出于本能,还不能算是劳动。经过很长时期的发展 当他们学会用两块石头互相打击而制造出有一定用途的东西的时候,工具就产生了。尽管 现在看来这种动作如此简单,而这种石器又是如此原始,但是,这却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开始 是制造工具的开始,也是我们的祖先脱离动物界进入人的范畴的标志。因为“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猿的手尽管很灵巧,也会使用“工具”,可却不会 制造工具。所以说是劳动使人类最后的脱离了动物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前肢受到了更多的锻炼,猿的前肢逐渐变成了人的手。因此:“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 物。”

文章图片7

达尔文物种起源

从制造工具开始 入类在自然界面前就开始有了主观能动性,所以他们也再用不着象动物那样以改变自己的器官来适应自然界,而是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支配自然使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 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文章图片8

中华大地的原始人类

手的发展不是孤 立的,它势必引起整个身体的变化。“人手的逐渐灵巧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脚适应于直立行 的发展,由于这种相关律,无疑地也要反过来作用于机体的其它部分。”在从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手的发展……,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音调的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出一个个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清晰的音节。”于是,语言便从劳动中并且和劳动一起产生了。在人类形成的过程口中,有声语言起了很大的作用。斯大林指出:来,结合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与自然力量做胜利斗争并达到“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从动物界分化出我们今天所有的进步的力量之一。”

文章图片9

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的实践中,客观外界的情况不断地通过各感官反映到头脑中来,因此便需要从脑子和感官方面不断地加以控制,劳动活动促使智力得到经常的锻炼,又由于语言的交流,促使脑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随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生物学的解剖完全证实了恩格斯这一光辉论断。大脑皮质区的大小反映着身体器 的发达程度,猴子的大脑皮质区上,手与足的皮质区大小约相等,而人的大脑皮质区,手区远大于足区。因此人类的大脑也和人一样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 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文章图片10

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

马克思说:“人也具有意识,但是人类并非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意识。我们祖先体质的发展,不但说明人脑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也说明在人类体质发 展过程中,脑子并不是脱离自然和社会独自发展的,而且在整个机体中也不是最先发展的。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尽管身体各部分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就拿 北京猿人来说吧,他的整体完全像人,可是头骨却残留着更多的原始性,是什么造成人类发 展过程中的体质特征呢?是劳动,是实践。手在实践过程中与劳动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 最广泛,所以发展最快,而头骨与劳动的联系没有手那样直接,那样密切,因此它的发展 更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所以也就保留着较多的原始性。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体各器官在劳动中所担负的作用不同,因而发展速度也不同,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这一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便不会有人类,也不会有人类社会,因而更谈不上什么天才不天才。因此人的知识(包括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不参加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社会实践,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决定人类才能和智慧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什么精神。

文章图片11

原始人类的居住环境-原始地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