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漾水注》考略(9)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2-05-13

A12

白水又东南,清水左注之。庚仲雍曰:清水自祁山来,合白水,斯为孟浪也。水出于平武郡东北,瞩累亘下,南迳平武城东,屈迳其城南,又西历平洛郡东南,屈而南,迳南阳侨郡东北,又东南,迳新巴县东北,又东南迳始平侨郡南,又东南迳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趑趄。信然。故李特至剑阁而叹曰:剑氏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小剑水西南出剑谷,东北流迳其戍下,入清水。清水又东南,注白水。

清水按《四川省水利志》:清水即今四川广元下寺河(亦名清水河)。按此注文清水左注之”当校正为“清水注之”。

平武郡,北魏末置,治所在平武县,按郦注所述约位于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一带南朝梁时废。

 平洛郡平洛郡,杨守敬推测平洛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北”《水经注疏》第1718页。“又西历平洛郡东南,守敬按:《涪水注》亦云,建始水发平洛郡西溪,而《地形志》脱此郡,当在今平武县东北”

南阳侨郡,具体不详。

新巴县北魏置,属广苌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境。废。

始平侨郡南朝宋置,为侨郡,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水经·漾水注》:清水“又东南径新巴县东北,又东南径始平侨郡南,又东南径小剑戍北”。后废。

小剑戍,按方位考量即小剑城址,该城址位于四川剑阁县下寺镇修城村,系三国蜀遗存。《水经注》:“小剑城去大剑城三十里。”唐《元和都县志》利州益昌县(古昭化):“小剑故城在西南五十里。”位于下寺镇清江河畔西北岸大仓坝。因位于小剑山东麓,故名小剑城。三国蜀汉于此屯兵,两晋南北朝于此置小剑城,唐代称“小剑故城”,治所大仓坝,西南距剑门关20公里。元明后废。城址沿清江河冲积坝带状分布,面积约150万平方米。2002年秋出土一批人字纹钱币汉砖。城址西北有江神庙、李翰府、李榕墓等遗迹。

剑阁 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两崖峻拔,地形险要,为川陕间的主要通道。 

小剑水方位考析即今四川剑阁县门关景区小剑门奇石瀑布所在的那条清水江支流

 白水又东南,迳吐费城南,即西晋寿之东北也。东南流,注汉水。西晋寿,即蜀王弟葭萌所封,为苴侯邑,故遂名城为葭萌矣。刘备改曰汉寿,太康中又曰晋寿。水有津关,所谓白水关。善风角,弟子归,元章封筒药授之,曰:路有急难,开之,生到葭萌,从者与津吏诤,打伤,开筒得书,言其破头者,可以此药裹之。生乃欢服,还卒业焉。亦廉叔度抱父柩自沈处也。

吐费城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土基坝。

西晋寿北魏改晋寿郡置,治所在晋寿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水经·漾水注》:白水东南流,注汉水,西晋寿,即蜀王弟葭萌所封,为苴侯邑,故遂名城为葭萌矣。刘备改曰汉寿,太康中又曰晋寿。后移郡县于今市西北。后废。

水有津关所谓白水关,此处所谓白水关,未知所凭也,显然按方位考量位于青川县刘家乡朱家坝村的古白水关遗址距此远矣。故此处校正为葭萌关较妥贴,葭萌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北5里的土基坝,剑门关东北约20公里处。现存葭萌关为明清时代的建筑遗址,只有一个轮廓,砖砌的拱形关门,屹立在条石垒成的关墙之上。关前关后,山峦重叠,危岩峭壁,树木萧森。一条石阶小道,曲曲折折通到关上。葭萌关因地处葭萌县而得名。葭萌古时为苴侯国,是蜀王弟弟葭萌的封地,秦灭蜀后在此置葭萌县,治所在今昭化南。三国时代,蜀汉改葭萌为汉寿,晋统一全国后,又改汉寿为晋寿。东晋时分晋寿县为晋安和益昌县。隋代改晋安为葭萌,复用秦汉旧名。宋时改益昌为昭化,元代时撤葭萌县,并入昭化县

善风角风角一种依据风的方向、强弱、状态和声音来占验吉凶的方术。《后汉书·郎顗传》李贤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观察风的文字记录。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不同风向的风名记载。善风角”前缺失主语,有脱文,应补入“段元章”。(备注:段翳,东汉方士。字元章,广汉新都(今四川广汉北)人。《后汉书·方术列传》载其习《易经》,明风角。时有就其学者,虽未至,必预知其姓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