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经纶满腹,却不善言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侃侃而谈,却提笔忘字;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奋笔疾书,却木讷内向。如果联系我们竞技体育的话,就知道为什么有些运动员平时的训练、考核成绩卓著,但是,赛场之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其实,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读书有读书的思维、演讲有演讲的思维、写作有写作的思维、竞技也有竞技的思维。 锻炼你的读书思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此,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呢?我认为,“边读、边思、边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无论是他老人家读过的书,还是看过的报,在其空白处都有大量的批注与修改,及时将自己在读书看报时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从而真正将所学习的知识,深深的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养成这样的习惯,你就拥有了读书思维,在读书学习时就会更有质量、更有收获。 锻炼你的演讲思维。记得在南政学习演讲课程的时候,教授讲的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要学会站着讲话,学会在站着讲话中的思维。我想这其实就是演讲思维。在生活中,我们躺着、坐着、站着的思维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是在躺着的时候思维更活跃一些,这也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对于在站着演讲中的思维,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初次登台的时候,往往是紧张的脑子一片空白,即使在后来为了练习演讲,每天清晨站着朗读报纸的时候,刚开始也不晓得自己到底读了些什么,而经过三四个月的练习之后,就慢慢的锻炼出了自己在站着演讲中的思维。 锻炼你的写作思维。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会见到很多能说会道的人,却往往发愁于写不出东西,这其实是很正常的,那是因为他在“写”的方面下的功夫少,没有开发出自己的写作思维。其实,对我个人而言,每次撰写文章之前,头脑之中也是一片茫然,但是,往往在两手放在键盘上以后,就能很轻松、很舒服的写出一些东西,慢慢的这种感觉令我形成了一种自信——坐下来就知道怎么写了,后来,我总结这可能就是一种写作思维。而为磨练自己的写作思维,我曾坚持写了三年的日记,才有了今天的一点点写作思维模式。 锻炼你的竞技思维。在运动队中可以说存在着很多的“训练王、考核王”,而在赛场之上却成了“遗憾王”,就在于没有形成自己在赛场中正确的竞技思维。特别是射击项目,完全是自己与自己的竞技,自己与自己的战斗,如何确立一个正确的竞技思维导向就更加重要,亦如巴沙姆所言:很多人参加比赛只是希望自己是冠军,而我每一次都是确信自己是冠军。所以说人与人之间自信的差别就在“希望”与“确信”两词的选择定向之间。还有,我们是否能够把每一场比赛都当作一场生死之战,是否能够像当年楚霸王一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从而置之死地而后生。确立什么样的竞技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竞技结果,当然,我们如果没有那份实力,也不必痴心妄想,而当我们拥有了那份实力之后,却又总是畏畏缩缩,瞻前顾后,一次次败下阵来,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的那份付出了。 什么都是练出来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我们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建树,有所擅长,就必须经过反复的锻炼与磨练,才能逐步形成我们在这一领域成功的思维模式,达到我们理想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