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说岳全传》与《宋史》中不一样的岳飞之父岳和

 江明月好 2022-05-13

岳飞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一位民族英雄,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奋勇拼杀的大无畏精神一直鼓励着后人在遇到困难时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对于岳飞的事迹我们大多数人的了解还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而不是正史记载,所以我们多数人大脑中构建出来的岳飞形象与真实的岳飞形象总是有一定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关于岳飞的父亲岳和。

岳和

岳飞的父亲是岳和,我们一般人对于岳飞的母亲印象比较深。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而名传千古(另一说法是“尽忠报国”),我们都为岳母能培养出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而对岳母充满了崇敬之情,但对于岳飞的父亲就所知甚少了。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的父亲岳和是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岳家庄人氏。岳飞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年近四旬,岳和也已经半百,岳和是中年得子。岳和在岳家庄也是一个大乡绅,家中生活很富裕,是个乐善好施的人。

只是岳飞作为英雄,他的成长必须加以磨炼才可以,于是在岳飞出生三日正过三朝的时候,一场大水淹没了岳家庄。岳母抱着岳飞坐着一个大水缸逃过一劫,被大水冲到河北大名府内黄县麒麟村才被人所救,而岳和就直接一命归西尸骨无存了。这也成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岳飞是由岳母抚养长大成人的。岳飞的成才是岳母精心教育的结果,而岳飞的父亲在这一过程中没出什么力。但这只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的岳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的岳和

历史上的岳和确实是河南相州汤阴县人,至于是不是岳家庄,《宋史》中没有记载。不过岳和生于1086年,卒于1122年,享年37岁。而岳飞生于1103年,也就是说岳和在十八岁时就生下了岳飞。所以岳和可不是中年得子,而是少年时就有了岳飞了。据说岳飞是岳和的第二个儿子,那说明岳飞之前岳和还有一个儿子,很可能夭折了。这样一来岳和可能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成婚了,这在古代社会也不是很稀奇的事儿,早婚也是很正常的。岳家本来历代为农,宋史中说岳和:

“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可见岳家即使不是大富之家,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否则也没有余财借给别人。估计岳家应该是一个小地主或者富农之家。但《说岳全传》小说中三朝就发生的洪水确实发生了,但不是三朝,而是岳飞快满月的时候发生的。岳母姚氏确实也是抱着岳飞坐于瓮中才幸免于难的,但岳和没有丧命于洪水。只是洪水毁了家业,岳家一下子成了贫苦之家。现在想想古人的生存确实艰难,岳和十七岁就碰上这样一场灾难,现在的十七岁男孩还是一个高中生呢,离讨生活还早得很。

成材

岳飞从小的生活就是贫苦的,但由于是家道中落,所以岳和夫妻的见识还是有的。于是宋史中的岳飞: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如果岳飞真的出生于一个纯粹的贫苦农民之家,恐怕每日想的都是怎么种田怎么谋得一口吃食了,怎么可能会去读《左氏春秋》,去读孙吴兵法?而岳飞能够受到这样的教育必然与岳和有着很大的关系。那时读书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没有多少人有机会读书。岳飞本人又刻苦努力,自身素质好,生有神力,还未到行冠礼的年纪,就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他的射术是向当时有名的周同学习的,周同死后,他把周同当作父亲一样祭拜。因此岳和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是一个仁义的人。

尾声

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宋辽战争爆发,岳飞应募从军。同年,岳和病卒,岳飞回乡守孝。岳和死的时候37岁,壮年而逝,但这时的岳飞已经像他所希望的大鹏那样羽翼丰满,可以自由翱翔于天空了。几年后,金军南侵,岳飞再次从军,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抵抗外辱的人生。岳和完成了他的使命,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早早地就撒手人寰。而岳飞的成才也应该是岳和努力培养的结果,至于岳母恐怕更多的还是培养了岳飞的性格,照顾了岳飞的起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