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康怀远:【漫说李白读《易》(学术随笔)】(随笔之五)

 三秦文学 2022-05-13



漫说李白读《易》

文/康怀远

【题序】经笔者统计和检索,李白以《周易》象、数、理、卦辞、爻辞、系辞传、易传故事等易语入诗文,散见于166篇\首的诗、赋、序、书、记、表中,几占全集的五分之一,且把握和运用的熟悉程度实在令人惊讶。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这种经典接受和文化认同,真是不同寻常,直接滋润和涵养了李白的诗文创作。这绝对与诗仙读《易》密不可分……
■李白是盛唐时代一位传奇式的诗人。奇人读奇书,李白当之无愧。他自述青少年时在蜀中“十五观奇书。”中国上古的“奇书”,一是《周易》,称天书;二是《山海经》,称地书,三是《黄帝内经》,称人书。李白读“奇书”,肯定包括《周易》在内。
李白又是盛唐时代一位天才诗人。天才因启蒙而早慧,李白名副其实。他自诩“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手不释卷。轩辕以来的“百家”,是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士家等。“百家”学说,承载着《周易》的灵脉,在中华文化的煌煌殿堂璀璨夺目。李白“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群经之首”的《周易》,应当不会被他排除在外。
■有道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李白,“蜀中遇一良师则为大幸。”《唐诗纪事》记载:“太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从学岁余,去游成都。”李白自报“家门”说,“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巢居数年,不迹城市”。“逸人东岩子”即赵蕤,据文献记载,此人是一位颇具骨气、熟读兵书、胸有王霸大略的高人隐士。所著《长短经》,是一部阐述文韬武略、探究统御之术、糅合儒、道、法、兵、杂、阴阳诸子思想的史学和哲学著作,因为被唐代以后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悉读,遂有小《资治通鉴》之誉。书中易道思想很突出,多处引用《周易》文句,“思想骨架”诚如已故美学专家刘纲纪先生所说,“实为《易》(之)不易、变易、容易之义。”赵蕤又曾为《关氏易传》作注,《关子明易传叙》见载《全唐文》卷三五八。他在“传叙”中自称“从事于《易》,虽乱离中,未尝释卷”,并为“天命深微,莫研其极”而深感遗憾。想来能够注释《关氏易传》,若不是重量级易学人物,谁敢动手?李白师从赵蕤,蜀人皆知,“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家喻户晓。李白从师读《周易》,这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经历。离开蜀地,李白不忘师情,有诗寄赠可证。
■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大鹏赋并序》回忆说:“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司马子微即司马承祯,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号为“仙宗十友”。他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本,融合成一整套道教的修道成仙理论,在学界威望甚高。这样的道教著名人物,曾用《周易》“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等阴阳理念回答唐睿宗“理国”之问,受赐“宝琴、花帔(pèi)”的恩宠。李白崇拜司马承祯,又同为“仙宗十友”,他从司马承祯那里读得《周易》,接受易学理论,应在情理之中。

■“酒中八仙”之一的崔宗之写他见到李白的深刻印象是“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余”;李白评价诗友崔宗之也是“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其中“玄谈”或”谈玄”的“玄”系指“三玄”,即魏晋时期人们对《老子》、《庄子》、《周易》的总称。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中有关于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tuó)”的记载。颜师古注《汉书》,说是“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中唐诗人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说明槖和囊就是古人用来装书或其他物品的袋子。李白“担囊”,囊中少不了《周易》。李白既与诗友谈论《周易》,又行不离《周易》,独钟之情可以想见。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若仙居。”这是李白的夫子自道。他所“看道书”,清代乾嘉时龙门派道士刘一明撰有《道书十二种》,查其类别,易学类也收入其中。刘氏“以道解易”,将易学理论与道教思想熔为一炉,断言“《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一乘,在道谓之金丹”; 并认为,“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儒家易学与道教丹学是合二而一的。一方面刘氏把《易经》作为丹经加以阐释,另一方面又视《易经》为丹经祖书。据此,不难想见,李白“闭南楼看道书”的“道书”肯定有易学之类的典籍。
■唐代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虽然儒释道并行于世,但易学盛行,为李白读易提供了极其宽松的社会环境。《周易》对唐代的教育、文化、学术和科技的影响举足轻重,此期正是李白生活的盛唐。
◎清代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提到唐代以“九经取士”,唐代文人“多习”《周易》,蔚成风尚。受“多习”风尚的影响,唐代文人(包括士人)读易、讲易的习惯比较普遍。宰相张说(yuè)说他“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诗人韦应物说他“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李白赞友人“少君读易,时作于小文”,就连自己“名与字”,更是“咸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应该说,唐人引用《周易》辞句写诗论文已经司空见惯。而且从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诸诗句中,我们大可分享诗人在幽闲生活中静养读易的那种惬意。
◎许多帝王的年号,都可以追踪到《周易》文之本源[1]:贞观(唐太宗李世)、咸亨(唐高宗李治)、乾封(唐高宗李治)、太极(唐睿宗李旦)、文明(唐睿宗李旦)、先天(唐玄宗李隆基)、乾元(唐肃宗李亨)、永泰(唐代宗李豫)、元和(唐宪宗李纯)、贞元(唐德宗李适)、永贞(唐顺宗李诵)、太和(唐文宗李昂)、开成(唐文宗李昂)、咸通(唐懿宗李漼)、天复(唐昭宗李晔)、乾宁(唐昭宗李晔)、天佑(唐昭宗李晔和唐哀帝李祝)等。这些年号分别取自《周易》卦名、卦辞、传辞,朝政重视的程度于此可见。  
◎易学研究,学者众多,成果丰赡,各种论著约达50部,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孔颖达《周易正义》和李鼎祚《周易集解》,尤以《周易正义》为最。李鼎祚精于经学,博通象数易学,擅于筮占,经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唐玄宗幸蜀,李鼎祚进《平胡论》,后召为左拾遗;肃宗乾元年间仍官左拾遗,推演六壬五行,写成《连珠明镜式经》十卷,奉于朝廷;唐代宗登级,时为秘书省著作郎,又献《周易集解》,仕至殿中侍御史。孔颖达深于易理,以“仲尼为宗”,调和象数和义理两大流派,受诏领衔编撰《五经正义》之一的《周易正义》,卷首题辞阐发了系统的宇宙变化思想,揭示了《周易》的变化之道,援易入儒,力主“易兼三义”,提出“易兼有无”的命题;他采用《汉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力挺“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的古训。所有这些,不仅对唐、宋易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因为对于天道人事结合的强调,与史学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增强了彼时诗歌的时空意识、人生担当以及永恒与流逝之间难以消解的紧张感,给文学(尤其诗歌)带来了新变[2]。宋人张唐英赞叹说,孔颖达《周易正义》行于世,“观其发明三圣之旨,通贯万化之蕴,其深于易乎!”
◎具有鲜明特色的历法,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到唐代走向成熟和规范。其中以《大衍历》颁行时间最长(729—762),影响极为深远,历代沿用至明末达八百年之久。经过验证,《大衍历》比祖冲之的《大明历》、刘焯的《皇极历》、李淳风的《麟德历》等要精密、准确得多。它作为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历法,相继传入日本、印度,两国曾沿用近百年。编制该历法的僧一行,本名张遂,聪敏好学,博览经史,是唐代杰出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二十岁时通晓西汉扬雄所著《太玄经》的要旨,撰写《太衍玄图》、《义诀》各一卷,有“后生颜子”的美誉。一千多年后,为纪念这位出色的中国唐代天文学家,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一颗星星命名为“一行小行星”。《大衍历》亦称“开元大衍历”,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这是《周易》的光荣和骄傲。
注:
[1]刘新万《<周易>与唐代帝王年号关系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6.
[2]刘顺《<周易正义>对唐诗的影响》,《江淮论坛》2007-05.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康怀远,1946年出生,陕西岐山人,高校退休教师。长期从事李白研究,偶或写些散文、随笔和自由体诗歌以抒性灵。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康怀远:【读《周易》,长智慧】(随笔之一)

【三秦文学】康怀远:【读《周易》,长智慧】(随笔之二)

【三秦文学】康怀远:【读《周易》,长智慧】(随笔之三)

【三秦文学】康怀远:【长江文化的一张名片】(文化随笔<下>)

【三秦文学】康怀远:【三峡:长江文化的一张名片】(文化随笔<上>)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处  寒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莲  生     喝    茶

查   爱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