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热论》汇讲 | 第一条

 九劫涅槃 2022-05-14

第一条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这一条是本论的重点,它概括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及温病与伤寒的异同。

温邪上受
“温邪上受”四字,在学术上它划清了温病和伤寒在病因上的界限。
谈到温病的病因,中医历史上一直存在“伏寒化温”的争议,叶天士则开篇明义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温邪”是温病的病因,与伤寒的病因截然不同。并且它还指名了温邪温病的感邪途径——多“上受”,华岫云“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这也区别了伤寒病多“外受”——从皮毛而入。
赵绍琴在《温病浅谈》中说“温为阳邪,蒸腾而上,肺是娇脏,其位最高,邪必先伤。伤寒乃寒邪阴凝,外伤皮毛,太阳受病,其主一身之表,故曰表证。温热病与伤寒虽同属外感病,二者迥然不同。咽为肺卫之门户,温病热盛伤阴,故咽红肿口干舌红。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其受邪则郁闭,宣发肃降失常,因之咳嗽为必有之症”也是这个意思。
这在临床上极大的提示了邪气性质不同,入侵途径不同,作用病位也不尽相同,恰如《金匮》所言“五邪中人,各有法度”。反过来,正是因为邪气对病位的亲和性,症状部位确定了,有时也能提示病因(概率性鉴别)。如治疗痹症急性期,下肢关节疼痛一般要考虑“湿”,上肢关节疼痛,一般要考虑“风”。
此外,这启示了临床上对于外感疾病,一定要分清“上感”与“外感”。因为同样的邪气外受、上受,症状各异,治法也有区别。“上受”之邪多见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流泪、恶心呕吐等症,治法多是微辛微苦(即叶天士说的“微辛以开之,微苦以降之”),如辛苦偏温的杏苏散,辛苦偏凉的葱豉桔梗汤、加味栀豉汤。“外受”之邪多见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或汗出或不汗出等症,治法多是以辛散之,如辛凉解表的银翘散,辛温解表的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
当然,在临床上也不能拘泥于“温邪上受”与“寒邪外受”,叶氏提出的只是一般性规律。那么从经典看来,寒邪既可从毛孔侵入体表,而现恶寒发热、无汗、诸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的麻黄汤证;也可从口和鼻侵入现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的小青龙汤证等。温邪既可从鼻侵肺或从口侵胃,而现“但咳,身不甚热,微渴”的桑菊饮证或“喘咳息促,吐稀涎”的麻杏石甘汤证;也可从皮毛侵入,而现发热恶寒、汗出、口微微渴、脉浮数的银翘散证。
还需要指出的是,外感之邪有可能同时有上受的表现及外受的表现,如麻黄汤可见“喘而胸闷”,银翘散可见咽痛。因为人体阴阳失调,不能适应天地之气的变化,而给外邪以可乘之隙时,其邪是无孔不入的。人身孔隙虽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皮毛之孔和口鼻之孔。这些孔隙,无论寒邪或温邪都可入侵。

首先犯肺
为什么首先犯肺?因为上受之邪,而“肺位最高,邪必先伤”(《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语)。那么这个犯肺的温邪,一般认为是风热之邪(因为“夏暑发自阳明”,而湿热多内应脾胃,而少犯肺),而多见“但咳,身不甚热,微渴”,治疗如桑菊饮。
其实也不尽然,湿热病邪也能犯肺,如《温病条辨》的杏仁汤证(“舌白渴饮,咳声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湿热条辨》的杷葶六一散证(“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宁,甚至喘而不得眠,暑邪入于肺络,宜葶苈、六一散、枇杷叶等味”)。就笔者观察,湿热犯肺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或恶寒,咳嗽,咳声急促而闷,无明显痰声,或喘,或胸闷,口渴或不渴,舌质红,苔黄腻。主症的机理是湿热犯肺,热邪上迫,肺失肃降,故可见咳嗽,且咳嗽多有急迫之势,又湿邪闭阻,故咳声不扬而闷。此外,肺能宣发卫气,今湿热邪气郁闭,故可见寒热症状。此类咳嗽,一般是干咳为主,或可咳出少许粘液样痰,因湿热无无形之邪,凝聚为有形之谈尚需时日,慎不可因为干咳而用滋腻之品。
【案例】吴某,女,45岁。2021年08月19日就诊。咳嗽10余天。10余天前出现咳嗽,于某医院查胸部CT:左下肺结节;抗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阳性。予以输液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现:咳嗽,白天咳嗽为主,咳声重闷、促、深,无明显咳痰,有时咳甚带喘。咽干无咽痒,胸闷;近来汗出较多,上半身为主;口干,略有口苦;乏力,觉身重;无明显恶寒、发热。食欲可,大便正常。寸脉浮,余偏细;舌质淡胖尖红,苔黄腻;
桑叶12g,苦杏仁10g,白豆蔻8g(后下),枯黄芩10g,青连翘15g,茯苓15g,滑石10g(包煎),炙枇杷叶10g,炒葶苈子10g,生甘草6g,7剂。患者服至5剂时随访,咳嗽明显缓解。3月后患者介绍其他患者前来就诊,诉其尽剂后咳嗽几除。
 还需指出的是,“犯肺”还需要明确所犯肺的部位,是肺之所在还是所系亦或是所属。以《温病条辨·上焦篇》的治肺三方而言,有治疗肺之所属所系的辛凉平剂银翘散(如见肺系症状咽痛、鼻塞流涕等),有治疗肺之所在的桑菊饮、白虎汤(如见肺脏症状咳嗽)。

逆传心包
这四个字阐述了温病的传变趋势。这一点争议相对较少,看法比较集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胃肠,逆传心包”,如《温热经纬》言“盖温邪始从上受,病在卫分,得从外解,则不传矣。第四章云∶不从外解,必致里结,是由上焦气分以及中、下二焦者为顺传。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然则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杨云∶肺与心相通,故肺热最易入心,天士有见于此,故未言顺传,而先言逆传也。而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
那么,上受之温邪为何会逆传心包呢?从正邪双方而论,一方面是患者心气或心阴不足,正气不足以抵抗温邪而内陷,或患者厥阴素有痰热或瘀热为之内应,恰如叶天士说的“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感邪过盛或误治。一些烈性传染病热邪猖盛,燔灼气血,直犯心营;以及临床误诊,寒热不分,本为温邪辨错寒邪,投以辛温,火上浇油而使邪犯心包,这两种情况学者易知;尚有一种本为卫分证(或卫气同病)医者不循前后缓急之法,旦见热象动则清热解毒,美名其曰截断扭转,尚有寒凉冰伏邪气,逼热入营血的弊端。此皆人祸所致,学者不可不慎。
图片
【赵绍琴医案】华某某,男,30岁。
初诊:身热6~7日,体温39℃,头晕目沉,面色淡白,胸中满闷不舒,周身酸楚乏力,大便略溏,小溲短黄,腰际酸沉,夜寐不安。经某中医治疗,先服银翘解毒丸,后又服汤剂,甘寒清气热,以生地、元参、知母、沙参等为主。药后大便溏泄,身热加重,周身乏力,舌白滑润,根部厚腻,两脉沉濡,按之无力,近似迟缓,小溲短少,口淡无味。
病属素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欠佳,外受暑湿之邪,留连不去,误服甘寒之品,湿邪增重,气机受阻,三焦不利。湿重于热,故面色淡白,唇口不华,脉象亦为寒湿遏阻中阳之象,拟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以畅胸阳。俟湿化阳复,气机宣畅,则三焦通利,病自渐愈。忌食甜、粘及有渣滓食物。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陈香薷1.5克(后下),焦苍术4.5克,厚朴4.5克,白蔻仁3克,杏仁泥10克,川连2克,半夏10克,陈皮4.5克,鲜煨姜3克,冬瓜皮20克,二付。
二诊: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8.5℃,头晕沉重渐解,胸闷渐轻,胸部头额略见小汗,大便仍溏,小溲赤短,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苔白滑腻,根部略厚,两脉弦滑力弱,按之濡缓。此为暑热湿邪互阻不化,且过服甘寒,脾阳受遏,三焦不通,气机不畅,再以芳香宣化,通阳祛湿。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香白芷6克(后下),白蔻仁4.5克,杏仁10克,半夏12克,厚朴6克,炒薏米12克,焦苍术4.5克,川连2克,煨姜3克,茯苓皮12克,二付。
三诊:叠服芳化通阳祛湿之剂,自觉遍体潮润,已下至两腿,胸中满闷大减,气分亦畅,头部沉重渐解,小溲通畅色深,体温37.8℃,大便今日已渐成形,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舌苔白腻略厚,脉象已转濡滑,较前有神。暑湿互阻不化,连服芳香宣解,湿邪渐减,热象亦轻,再以宣化上、中二焦,希图三周热退为吉。
白蒺藜10克,香豆豉12克,嫩前胡3克,香青蒿4 5克,制厚朴4.5克,焦苍术6克,焦薏米10克,制半夏10克,白蔻仁3克,煨姜2克,杏仁泥10克,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二付。
四诊:身热已退净,体温36.6℃,头部尚觉徽痛,大便通畅,咳嗽痰多,口淡无味,舌苔白腻,两脉和缓有神,湿温三周而解,遍体潮润,唯胃纳欠佳,脘闷仍不思食。再辛泄余邪,调和阳明。病虽向愈而正气未复,由虚涉怯,意中事也,饮食寒暖,备宜小心。
白蒺藜10克,香青蒿4.5克,粉丹皮4.5克,厚朴花4.5克,川连2克,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范志曲12克(布包),香稻芽10克,新会皮3克,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三付。
三付之后,诸恙皆安,停药后一周而饮食二便皆正常,遂渐康复。
按:湿温乃感受湿热之邪,胶固难解,缠绵难愈。因其高热不退,医者往往执寒药以疗之,每致误事。此案前医不知湿温初起当芳香宣化透邪外出,反用寒凉之剂,湿邪遇寒则凝,阻塞气机,三焦不利,邪无从出,其身热更甚,恐将昏蒙矣。故初诊即重用芳香宣化,疏调气机,其方用藿香,不用佩兰,以佩兰性寒不利于湿重故也,炒山栀、川黄连等清热之药用量极轻,其余诸药皆为芳香化湿宣展气机之用。俟三焦畅、气机行则邪可透出矣。药后微汗出从头至颈胸,乃邪透之标志。此后数诊,皆宗此法进退,终至汗出至下肢,乃断其三周退热,果不其然。先生常曰:治湿温症必得微汗遍及周身,至双脚趾缝中亦似潮润,斯为邪透尽之征。若误用寒凉滋腻,则湿邪愈盛,邪不得出矣。湿温虽禁发汗,然必得汗出,乃得邪解。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这10个字可参考《孟澍江温病学讲稿》,引述如下:“叶氏提出“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这是由于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一身之气,与卫气相通,卫行脉外,有卫外功能;心主一身之血,营行脉中,营气通于心。肺与心同处于上焦,与卫气营血的生成、运行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从生理上分析肺心与卫气营血的关系。但不可认为卫气的病变只与肺有关,而营血的病变只与心有关。例如,脾胃为人身的生化之源,与气的形成、输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脾胃气分的病变也很常见。又如《素问·痹论》说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肓膜,散于胸腹”,肺主皮毛,与卫气相通,脾胃主肌肉,亦与卫气相通。所以陈平伯说:“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也提出湿热病起于脾胃,初起也可见“湿遏卫阳之表证”,并认为:“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可见并非只有肺经才有卫分。我们习惯上常把肺卫并称,所以容易误解为只有肺才有卫分。同样,营血分的病变与肝、肾等脏也有密切的生理与病理上的关系,所以不能误解为营血分病变仅与心有关。”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营卫气血为人身本有的基础物质。无论寒邪或温邪侵入人体,其抗拒邪气的正,大都不外营卫气血。而营卫气血在人身的作用,一般来说,卫气属阳主外,营血属阴主内。故病邪浅而在表、在阳分的,多关卫气;病邪深而在里、在阴分的,多关营血。这种依据营卫气血辨别其病部位的表里浅深的精神,则是基本相同的。
此外而论,《伤寒论》中有没有卫营气血传变的体现呢?如读者细心体会,仲景也有启示,只是未系统提出而已。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初起,卫分为主)。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邪壅气分);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温病误治,伤津耗液,入营血分)。”再如太阳病篇顺序,从桂枝汤(12条)、葛根汤(31条)、麻黄汤(35条)等卫分证开始。而后有大青龙汤(38条)的气分证;其间因为误治,也可以见白虎加人参汤(26条)、葛根芩连汤(34条)、麻杏石甘汤(63条)、调胃承气汤(70条)、栀子豉汤类方(77—80条)等气分证。再而后桃核承气汤(106条)的营分证,抵当汤(124条)抵当丸(126条)的血分证,通过同一经的条文顺序对比来看,不难发现气分证到血分证的变化。又譬如素有阳明起手三法的上越(栀子豉汤,卫气同病)、中清(白虎汤,气分证)、下夺(气营同病),也符合温病的营卫气血传变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叶天士《温热论》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基本框架,大多数学者据此认为卫四者的浅深关系为:卫→气→营→血。以此看来,营分证的病位较气分证深,当属里证无疑了。现行教材基本持这种看法,并认为营分是由气入血的一个间期。教材关于营分证和血分证的主要鉴别点在于舌绛的深度、神识的清蒙情况以及斑疹出血的多寡,其界限也是不清晰的。故金寿山指出“一般说来,营分证和血分证无明显界限”,郭谦亨则更为直接,认为“营分证是温热毒邪进入血分的轻证”。
但是索查经典及温病学相关著作,不难发现,营分证多属表证叙述。以《伤寒论》言,有学者总结太阳病三纲为“卫中风用麻黄汤,营伤寒用桂枝汤,营卫俱中伤风寒用大青龙汤”,此三纲方证(一为伤营,一为伤卫)俱与表有关毋庸置疑。再如《温病条辨》银翘散的病机为风热袭卫,而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方则认为风热袭营,两方简单的加减跨越了气分证的鸿沟,也不符合情理。如果不打破营分主里的观念,则以上三方(麻黄汤、银翘散、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似乎没了注脚。再如临床医家治疗皮肤病多用清热凉血类药物,但仔细推敲其医案,似乎病位也未深入到温病教材“营分证”、“血分证”的地步。营分证要有独立意义,区别血分证而存在,尤需打破目前温病教材观点。这也有益于更好的将卫气营血辨证运用于杂病,拓展其运用范围(如之前推文侍诊一得 | 从营分表证论治皮肤病一则,其实营卫气血辨证除用于外感病,也可用于杂病的辨治,又广阔的挖掘空间)。具体论述,可参考吾师相关论文《寒温沟通论营分》、《温病营分表证论》。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因为温邪与寒邪性质迥异,故而治疗大不相同,这一点不再赘述。

图片

《温热论》汇讲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