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三针笔记 | 如何同时处理多个症状?

 中医药方便 2022-05-14

作者   张三针   黄帝内针公众号

喉咙干、嘴巴干、鼻子干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怎么办?张三针老师详解如何运用内针法则'并联”处理多种症状的诀窍,供学人参考。

抓住重点症状

01

有一个叫“荷叶”的读者问:

“晚上1点多干渴,任脉、胸部这块干,喝水会减轻一点,有时影响睡眠。影响情绪,焦虑不安。流口水,带血,早晨起来唾黄褐色水。精神状态差,揉哪里合适啊?”

这一段描述,有几个点可以“抓症”: 

干渴的部位在“任脉、胸部”这一块,可以考虑任脉同气、厥阴经同气。“流口水”,“面口合谷求”,可以考虑阳明经同气。

这两个点抓住了,其他症状可以先放放。干渴等症状缓解了,焦虑不安、精神状态差等可能也会好转。 

给“荷叶”的参考建议:在列缺穴、内关穴、合谷穴附近按揉,同时注意内针手法操作的一些细节。 

喉咙干、口干、鼻干

02

第二天,“荷叶”回复:“昨晚12点多喉咙干嘴巴干鼻子干,一会一喝水还是干,严重影响睡觉,翻看老师文章按揉列缺,阳溪,神门,大陵。

慢慢的感觉喉咙干有所减轻,嘴里有点唾液出现,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睡着了。早晨起来精神状态还不错。

另外多种症状出现能一起调吗?比如眼睛干涩,喉咙干,咳嗽。”

“荷叶”看了哪篇文章,我没问。但是按揉的同气穴位,基本符合其所描述的症状。 

列缺是求任脉同气,阳溪是求阳明经同气,咽喉部位同气找它们自然没错。神门、大陵分别是求少阴经、厥阴经同气,喉咙及口腔部位均有这两条经脉的循行。

按揉的结果是“慢慢的感觉喉咙干有所减轻,嘴里有点唾液出现”“早晨起来精神状态还不错”。

从这个描述来看,“荷叶”的症状在按揉前后有了变化。内针重点要看的是阴阳有没有变化。 

从法则运用来看,喉咙干、嘴巴干、鼻子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喉咙干,涉及经脉循行可考虑任脉、阳明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 

嘴巴干,涉及经脉循行可考虑阳明经、厥阴经、任脉、少阴经、太阴经。 

鼻子干,涉及经脉循行可考虑督脉、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 

三个部位同时涉及的经脉是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任督二脉是最大一对阴阳,在任脉求同气也可看作是与督脉的阴阳倒换。

因此,对上述三个症状可以“并联”操作,分别在任脉列缺穴,阳明经阳溪穴或合谷穴,太阴经太渊穴或鱼际穴,厥阴经大陵穴或劳宫穴附近求同气。

眼睛干、喉咙干、咳嗽

03

“荷叶”随后又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另外多种症状出现能一起调吗?比如眼睛干涩,喉咙干,咳嗽。” 

可不可以呢?读完上面对喉咙干、嘴巴干、鼻子干的处理思路,其实答案也随之有了。 

内针至简至深,至简体现在其技法上,至深则体现在其理法上。所谓至深其实也就是至简,症状千变万化、千头万绪,四总则不变。

眼睛干涩,涉及的经脉循行可以考虑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以及厥阴经、少阴经。 

咳嗽,涉及的经脉循行可以考虑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 

如前述“喉咙干、嘴巴干、鼻子干”那样梳理一遍,是不是有了下手处呢?这个“作业”,留给“荷叶”去做啦。 

尾声:三点建议 

04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除了“荷叶”所述的症状表现,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也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尝试处理。 

再提醒一下,别忘了在按揉等操作的同时,注意感受患部症状变化,比如可以做一些吞咽口水的动作,可以吸吸鼻子,可以闭目养神,总之吧,把飘忽不定的心领回来,别到处乱跑。 

以上一些个人建议,仅供需要者居家保健参考使用。若遇施治无效或反复等情况,请及时请教专业人士或就医治疗。

照片来源/张三针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