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乡愁》课堂教学实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5-14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二)

老师:这种乡愁,表达了对家、对爱人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对海峡两岸分割的痛苦,对祖国的思念。那么,这几种感情里面,你们以为哪一种感情是最主要的呢?

(学生回答很混乱)

老师:最主要是哪一种感情?举手回答!竟然没有一人举手?同桌讨论,抓紧时间,要争取剖析出结果来。

老师:好,时间到了,还没有讨论出结果的请举手。真好,你们都讨论出结果了。

老师:这位同学,请你到前面来讲讲,其余同学用心听他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学生13: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四段。

老师:讲讲看?

学生13:因为第四段说的是分离之苦,台湾与大陆海峡分离。还有题目是“乡愁”,“乡”的意思是故乡,就是台湾与故乡分离的痛苦。

学生14:这几种情感是随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写的,应该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要。

学生15:是由自己的故乡到祖国这个大故乡的。

老师:第一,以它在诗歌最后,卒章显志,是不是啊?第二,前面还讲了小的家,后面才是大家,对吧?以小家铺垫、衬托对大家庭的情感,是不是?

学生:是。

老师:这些同学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啊?

学生:有。

老师:看来大家合作学习,真是好啊!这个乡,仅仅是指自己小的家乡吗?哪个乡最大?

学生:祖国。

老师:祖国,国家,所以前面三节是思家,后面一节才是根本的一节。爱国,由思家到爱国的情感升华,但作者有一个字很鲜明地表明了我的乡愁,重点就是分离之苦,爱国之情,哪一个字?

学生16:而。

老师:为什么?

学生16:因为这个“而”是转折。

老师:是转折吗?肯定是转折?“而现在”,“而现在”……过去,很爱自己母亲,我离家在外,想母亲。你出门在外,想不想自己的母亲啊?

学生16:想。

老师:我是一位父亲,我吃醋了。想父亲,也一样的吧?母亲是代表了?

学生16:家庭。

老师:对,后来成了家,想哪个?

学生16:想妻子。

老师:想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再后来,母亲过世了, 还是想家里呀,对呀,常回家看看。但这些还只是小家,最后作者升华到大家、国家这个层面。所以,而现在,我到中年了,这个时候,我的情感更加丰富,我考虑的不仅仅是小家了,更多的是中国这个大家庭,所以“而”应该做递进关系理解更好,范围由小到大,内涵由实而虚,由具体而抽象!如果是转折的话,就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了。事实是更深一层了。

老师:台湾和大陆,现在什么情况?

学生17:分离。

老师:分离状况?现在是2015年,大陆跟台湾是什么状况?

学生18:不是分离。

老师:不是分离,已经?

学生18:合为一体。

学生19:不是合为一体,是可以互相通往。

老师:噢,很好,过去不能“三通”,通航、通商、通邮,现在可以这么做了对不对?已经跨出一大步了,但是现在还有没有合为一体?

学生19:没有。

老师:还没有统一。那你说能不能统一啊?

学生19:以后能。

学生20:肯定能。

老师:肯定能统一,肯定能够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尽管是乡愁,但里面还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说得很有道理,请坐!

老师:既然如此,我们学习的重点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后面一节。

老师:放在后面。前面愁是对家乡的,后面愁是对国家的,愁要深入一点,同时也看到无限的希望。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再将这首诗读一遍,读出这种哀愁,同时把这种分离之痛和迫切地希望祖国统一之情也读出来。开始,读慢一点,自我朗读,开始。

(学生轻声读……)

老师:好,全体起立!《乡愁》,余光中,小时候,预备读——

(学生齐读《乡愁》全诗)

老师:读得应该是进步多了吧?

(学生纷纷点头)

老师:请坐,我们能不能读得更好呢?(出示投影)大家看一段文字——“和诗人面对面”——余光中回忆说: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我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就随同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我是22岁(1950年)时离开香港去的台湾,而《乡愁》这首诗创作于1971年,当时,我已经43岁了。20多年来,我没有回过大陆。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但是,这种思乡之情在内心已蕴藏了20多年。写完这首诗后,我已是热泪盈眶,沉吟了很久。那时,大陆还处于“文革”期间,还乡比较难,直到1992年,我才回到大陆。当时,我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很苦闷的。不过,这首诗本身倒不是那么悲愤,只是带一点哀愁。”

老师:余光中先生说过一段话: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1928年我出生在江苏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我就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离开香港去台湾。22岁到了台湾,1950年左右,而乡愁创作于1971年,他已经多大了?

学生:43岁。

老师:已经多少年没有回过大陆了?

学生:21年。

老师:他的家在大陆,但没有能够回来,因为不允许通航、通商、通邮,因为封锁海峡。

老师:他说: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所以这段情感完全在这个字面流露出来,写完这首诗之后,我也是热泪盈眶,沉吟了很久。那时大陆还处于“文革”期间 ,还乡比较难,直到1992年,我才回到大陆。所以他后来说了,他说我写的时候是苦闷的,但是那首诗的情感倒不是那么悲愤,只是带一点哀愁,但是最后哀愁可能深一点,所以我们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啊?

学生:哀愁的。

老师:对,用哀愁的语调去读。好了,我们已经清楚诗歌写什么,情感是什么。我们读诗歌还要搞清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这种情感、这种思想。

老师:(出示自学指导)下面大家用三分钟时间考虑问题,请再次品析诗歌,你认为诗歌用哪些方法表达这种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剖析,三分钟之后能发言踊跃,品析富有道理。争取至少要讲出两个习作特色,开始!

(学生自学、思考,老师巡视)

老师:记得要动笔写下来。这位同学已经写了两点,不错。这位同学写了四点,是更好了!可是有的同学只写了一点,太少了。大部分同学能写出三四点,不错!

老师:时间到了,我发现这个同学写得不错,来,请你到前面,说说用了哪些方法。……面对着大家,不要怕。

学生21:我写的是……

老师:你写得很棒,与大家分享一下,不要怕。

学生21: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老师:打比方?

学生22:不是打比方,那是说明方法。 

老师:那在诗歌赏析中叫什么?

学生22:比喻修辞。

老师:你认为他纠正得对吗?

学生21:对的。

老师:用比喻修辞,将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21:将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

老师:还有吗?继续!

学生21:将乡愁比作一张船票,比作一方坟墓、一湾海峡。

老师:很全面了,邮票、船票、坟墓。有了邮票可以跟谁相见啊?

学生21:跟母亲相见。

老师:有了船票可以跟谁相见?

学生21:可以跟新娘相见。

老师:而现在,我想念母亲的话,只能到哪儿去?

学生21:坟墓前。

老师:到那儿去,似乎可以看到母亲的音容笑貌,可以听到母亲的谆谆教诲。还有海峡,你看,海峡是隔不断我们的爱国之情。好的,这些就是比喻修辞。

老师:作者将乡愁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物体上,诗歌中这些具体形象的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体叫做什么呢?请记住两个字,叫意象,诗歌中的意象很重要。今天老师不具体讲,你们课后可以查字典,了解什么是意象。以后学诗歌,可以接触到很具有深刻内涵的意象。

老师:好的,你继续,还有吗?

学生21:没有。

老师:他虽然就考虑一点,但也不简单,坐下后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同学来补充?除了比喻修辞还有什么方法?来,请你说!

学生22:我感觉还有个衬托的作用,因为第一个是表达母子之情的,然后第二个是怀念……是夫妻之爱,然后第三个是丧母之痛,由这三种感情,最后衬托出来对祖国的分离之苦。

老师:前面为后面奠定基础,这就是衬托对不对?

学生22:对。

老师:很好。也就是说想表达深厚的感情,我可以先写细小的感情,然后慢慢地加深,情感不断地推进,是吧?这种手法叫做衬托,不是衬托的作用。你分析得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22:我还有一个,他整首诗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老师:你讲讲看。

学生22:就是说每一小分段的最后两句,都是说“在这头”“在那头”,然后呢,他整篇文章最后两小句,形式相同,根据这个手法,可以判断为排比。

老师:用排比的手法,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诗歌中,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吟唱,抒发情感,渲染氛围,增强音乐性,这叫重章叠句,这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诗经》中很多的诗歌就是这种手法。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学生,还有吗?

学生22:没有了。

老师:没了?老师想问问你们,有个细节是不是很值得研究。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你说?

学生23:我觉得他应该以化虚为实的手法。

老师:讲讲看?

学生23:乡愁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然后他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

老师:好,你还是讲的还是意象,我刚重点突出的几个词你们听清楚了吗?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你说?

学生24:我认为这是对比。首先乡愁抒发了诗人想回大陆的这个情感,而这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描写,都是不起眼的,所以这是一处对比,浓浓的乡愁用这些微小的东西进行对比。

老师:哎哟,他注意到小小的、浅浅的、矮矮的,浅浅的,诗人就是用这种不起眼的东西表达了他的思乡爱国之情,是不是?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在赏析诗歌的时候,我们还有注意诗歌的用词,其中的叠词,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我问大家,海峡浅不浅?

学生:不浅。

老师:不浅,很不浅,很深的,但是作者眼里浅还是不浅?

学生:浅浅的。

老师:本来很浅的东西,最后却越不过去,是不是?这是人为的因素,所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一种期盼,期望海峡真的很浅,希望台湾和大陆真的能够融合统一,是不是这样啊

老师:运用叠词,可以使描绘的景物或者人更加形象,可以使表达的情感更充沛,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更加音律和谐,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巧妙运用叠词。

老师:由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里面用了多种方法,仅是这几种方法吗?……不是,还有很多很多……,自己课后继续研究好不好?因为用一堂课是研究不了的,别看文字这么短小,其实内涵很丰富。这首诗歌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分析有几页纸?5页纸,5页纸还没有分析完哪!这首诗歌太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啦!假如我们现在读的话,还会那么轻视它吗?不,我们会走进诗歌,走近诗人,真心读。请坐!

老师:好了,同学们,我们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终于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下面我们进行课堂练习——请在正确把握诗歌情感和理解诗歌特色的基础上,再品味、赏析诗歌。两分钟后,比谁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老师:全体起立,争取脱离教材!好,速度快一点,有感情,把感情充分表露出来,读吧!

(学生起立后,自由感情朗读,有些学生摇头晃脑。)

老师:好,我们齐读一下,预备齐!

(学生齐读)

老师:好,请坐!同学们齐读时,可能顾及别人的语速、看法,所以你们读的情感可能不充分。下面听老师读读吧!

老师:《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学生掌声……)

老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因为我的天资本来比你们高吗?不是,是我把握了情感,就读得更有感情了。你们读,似乎也有些感情,但是你们还没有完全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还没有完全把握他的爱国之情,所以,你们情感自然不太到位。下面我们不妨来听听诗人自己的朗读。

(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诵的《乡愁》……)

老师:好,余先生跟我这位刘先生读的还不一样,是不是啊?为什么呢?他朗诵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写这首诗时是四十几岁,我现在40多岁,所以对诗人的心境只能说是多少还有一些感受,但是大家还没这样的生活阅历,所以体会感情不会很深刻,我们只能靠想象。“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期的人读,也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当我们想象自己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之下,思乡爱国之情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想象,全体起立!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余光中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乡愁》,余光中先生们,准备好了吗?预备齐!

(老师、学生齐读《乡愁》)

老师: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

-全文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